然而王文良就这样不分昼夜地整整忙碌了一个月,跑细了腿,磨破了嘴,起色却不大,月底领提成时,别的同事少的拿到3000元,多的拿到5000元,只有他才拿了不到600元钱。看着相差巨大的收入,王文良陷入了沉思:我为什么不能做到最好呢?从此,他更加勤奋,别人工作一个小时,他就忙上三个小时;别人跑一个地方,他最少跑三个地方,常常他忙活两天,便是其他推销员一个星期的工作量。可王文良如此费劲巴拉地干了一段时间,业绩还是与老推销员差一大截。
王文良从上学开始就愿意动脑筋,面对现状,他开始了认真思考。他先是注意观察同事们的推销对象和方法,然后整理归类,进行分析,经过一段时间的分析、思考,一天他突然有了新的想法:现在同事们的眼睛都盯在餐饮行业上,这样竞争肯定激烈;而北京大型企业和国家部委云集,每天多则有上万,少则也有几百人在职工食堂用餐,为什么不向他们推销呢?这个想法一冒出,他豁然开朗,情不自禁地拍着大腿大叫了一声好!说干就干,第二天,王文良就带着认真准备好的产品合格证、化验单等一应资料跑到首钢,经过一番努力,最终拿下了一份一次购买数百桶食用油的定单——这个数量是王文良在与餐馆、饭店打交道时连想都不敢想的。由此王文良信心大增,瞄准这个方向,连连出击,业绩突飞猛进地大增,直到有一天,他这个曾梦想着进入外交部、做一位著名外交家的人,竟成功地将食用油推销进了外交部食堂。进入外交部的那一刻,王文良望着巍峨的大楼颇为感慨,沉思良久总结出一条经验——工作光靠勤奋是不够的,还要学会聪明地思考。
正是凭着这种勤奋和聪明的思考,王文良迅速在推销员中脱颖而出,先后担任了顶新集团特供科科长、上海分公司负责人、中国六大区业务负责人、北京营业所长,每到一个岗位,他都能创造出骄人的业绩,短短几年时间,便成为了销售领域中令人瞩目的人物和各大国际公司争夺的对象。1998年王文良离开顶新集团,相继受聘于美国汇联、加拿大格林柯尔等多家全球著名跨国公司,出任销售总监一职,紧接着他总结多年销售工作经验,于2003年推出了《王文良销售全集》一书。此书一出,立即在业界引起轰动,各路媒体更是争相报道,纷纷称这部书是中国第一部销售学全书、第一部将跨国公司经验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的销售学全书,将为全国6000万销售人员提供巨大帮助。不久,他又总结亲身经历和人生感悟写了一本《北大毕业等于零》,出版发行后,更是震撼了无数青年,尤其那些从象牙塔里走出来的年轻人,成为轰动全国的畅销书。直到现在,王文良每到一地讲课,大家依然对这本书表示出浓厚的兴趣,很多人都会好奇地问王文良:“《北大毕业等于零》这个书名,是否会让人感到你对母校‘不敬’?”每到这时王文良都会微笑着回答:“其实我原先给这本书起的名字是《我北大毕业等于零》,主要要表达的意思是——大学生走上社会后,就不应该再顶着读大学时的光环,而应重新开始。结果出版社给改成了现在这个名字。我想他们是想更好地抓住那些正在象牙塔中和刚刚走出象牙塔的大学生们的眼球吧!”
如今,王文良在销售学上独树一帜的贡献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他不仅被美国阿兰斯医药集团、日本大志电器、北京鸿腾伟业集团等国内外很多跨国或500强知名企业聘为销售顾问,经常做客中央电视台《对话》、《我们》等栏目,还被北大、清华等一大批著名高校聘为客座教授,成为享誉全球的“中国高级营销经理培训师”,并赢得了“营销大师”的美誉。现在每当谈到自己的成功,王文良都会颇有感触地说:“成功对于其他工作来说,也许在别人还不太勤奋的时候,你努力一把,就会取得效果。但对于销售工作而言,就得要在别人想都不愿想的时候,你就起早贪黑、披星戴月,用十倍甚至百倍的努力去工作!而且这种工作,给人的最大痛苦,不是榨干你所有的智慧,不是高强度的体力付出,而是一次次毫无情面地粉碎你的自尊,让你和一些智力、学历与你有天壤之别,平日里你根本瞧不起的人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一起出发。你没有优势,要想胜出,要想成功,只有从精神到身体,豁出一切,别无它途。”
王文良成功了,他的成功告诉人们一个道理:一个从象牙塔里走出来的人,无论曾经是状元还是精英,都要回到社会这所大学学习生存之道,千万别总沉浸在耀眼的光环中。
更多成败故事请访问 http://www.reader8.com/gushi/cb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