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求职误区,找到合适工作
找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既讲究求职方式,也需要求职技巧的运用,还有求职心态的把握。刚刚离开校门走进社会的大学毕业生,充满了理想、充满了抱负。但是到社会上,巨大的落差、残酷的现实,让他们感到措手不及、彷徨无奈。
当前,毕业生找工作艰难,不仅有社会、学校的原因,也有自身的原因。如果走进了求职的误区,就找不到事业发展的方向。对于每一个求职者来说,找工作都是人生中必须面临的一门课程。在这门没有教材和教室的大课堂上,毕业生将面临多少求职误区?你将如何走出误区,进入求职快车道?我们怎样才能找到合适的工作?应该抱有怎样的就业观?你是否树立符合实际的择业和就业观?
对职业的选择直接影响到个人的长远发展,它将决定一个人的收入、社会地位、成功机会、朋友社交圈甚至配偶的选择,因此必须慎之又慎。主要选择五个方面:薪酬、发展空间、生活方式、企业文化、信任感。每个人对这五个方面的排序是不同的,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的排序也是不同的。
调查显示,中国有69-80的大学生对未来没有规划、面临就业感到压力。目前横亘在企业与大学生之间的三道鸿沟:企业与人才信息的不匹配、期望的不匹配、要求与能力的不匹配。所以,大学生感受到择业压力是正常的,适当的压力将成为大学生择业的动力。
误区一: 留恋大城市北京要四城区
“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意向”调查显示,在选择就业地域时,68.6%的人首选北京,排在第二位的是经济发达的大中城市,占17.5%,而选择小城镇的比例仅为1.56%。但人事局统计同样表明,要求在四城区工作的人,占想留北京工作的人的83%,而实际能如愿的仅占15%。
因此选择与己匹配是明智之选,对年轻的求职者而言,确立符合实际的择业观和就业观是成功的关键。要能透过大城市优越的工作和生活条件,看到其在促进人才成长的现象中,不利的一面。同时也要对自己的实力和优势有个正确的评估,也就是“衡外情、度已力”,谋定而后动。面对就业压力巨大,毕业生要想办法加速跑入“职道”。
误区二:“大、名、公、外”、首选目标
在选择企业时,“大企、名企、公务员、外企”仍是毕业生的首选目标。宏威职业顾问调查显示:目前毕业生中,多数人更愿意到政府机关工作,占37.5;选择到私企、外企工作,占32.1;选择到大型国企工作,占22.9;选择自己开公司的占7.5。这就造成了毕业生就业难的现实问题。跟风盲从、“扎堆”外企、实力不够、硬冲死拼,结果大都碰得头破血流、丢盔卸甲。
青睐外企、名企并无不当之处,公务员的待遇也令人向往,从积极的一面看,它反映出当代大学生敢于挑战挑战、冲击严峻的可贵品质。从尊重毕业生职业选择权的视角看,此种现象无可厚非。但就业是现实问题,它受多种因素牵制,因此消极面亦十分明显:对于多数毕业生来说“大、名、公、外”则如同水中月、镜中花,可望而不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