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陈述】
“八路军战士”像撕鱿鱼片一样徒手将敌人撕成了两半,“鬼子”血肉横飞,英雄凛然一笑。“八路军女战士”被一群日军侮辱后,腾空跃起,数箭连发,几十名“鬼子兵”接连毙命。绣花针、铁砂掌、鹰爪功、化骨绵掌、太极神功轮番出现,取敌人首级如探囊取物……一段时间以来,如此种种荒诞不经的情节接二连三出现在抗日题材电视剧中,已经成为电视荧幕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气势铺天盖地,颇有一统荧屏的风范,令观众咋舌。网友戏称“手撕鬼子”为“横店名菜”,戏称此类作品为“抗日神剧”,有的还调侃道,“鬼子坚持了八年真不容易!”
【成因分析】
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灾难深重的一页,抗日战争这段历史被改编为影视作品无可厚非。把抗日故事搬上荧屏,也有利于对这段历史的集体记忆形塑,毕竟比起干巴巴的教科书文字,影视作品更能深入人心。尽管没有谁规定抗日题材文艺作品只能用现实主义手法来讲述,但毕竟那段切肤之痛的历史相去不远。尽管中国取得了八年抗战的最终胜利,但我们的前辈也付出了极为惨烈的代价。这种代价因为侵略者人性中的恶,也因为中国近代以来在文明上的落伍。我们的胜利是用巨大的牺牲换来的,这是我们认识那段历史的基本理性,而这类神剧的本质不是战争,不是民族大义,而是粗制滥造。上述所有这些离奇的情节都折射出眼下抗日历史题材影视剧的“武侠化”、“玄怪化”、“言情化”……简而言之,就是娱乐化,而它的同义词是庸俗化。
这类现象的出现,究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广电总局等部门加大了对电影电视剧的审查力度,古装剧过审越来越难,涉案剧等类型已不能在黄金时段播出,抗日剧既能满足部分观众的娱乐宣泄心理,又容易通过审查,在市场调节下,资本越发向抗日题材剧流动。主管部门设置这些红线及审查机制的初衷,是为了让中国的影视文化产品弘扬和传递正确的价值观。而由于审查机制时松时紧,红线相对模糊,使得出现在荧屏上的电视剧走到了这种初衷的反面。
媒体以及投资人一味追逐利益。抗日神剧的出现并不是孤立现象,此前宫斗剧、婆媳剧、穿越剧都曾先后泛滥,而且越来越“神”,挖空心思营造奇观吸引眼球,只追求收视率、追求低投入高回报而忽视了对于产品的质量的要求,编剧以及导演为了迎合投资方批量产出电视剧,而其背后是粗制滥造、意义浅薄的现实。
神剧的存在不仅是亵渎文艺创作、侮辱观众智商,更是在贬低自己的民族,使先烈们的流血抗争变得毫无意义,更将对下一代国民的历史观产生负面影响。批量低端化的产出“神剧”对文化产业的创新极为不利,同时,电视剧作为最贴近群众的文化产品,更直接影响到了科技文化知识的传播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