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财会考试 > 会计职称 > 复习指导 >

2013会计职称《中级财务管理》强化提高知识点二十(1)

2013-05-03 
读书人网精心为大家整理了2013会计职称《中级财务管理》强化提高知识点,希望对大家2013年的考试有所帮助!


  知识点五:投资方案类型与投资决策方法


  一、投资方案及其类型


  


  1.投资方案分类表


分类标准 类别 
投资方案的数量 单一方案 
多个方案 
方案之间的关系 独立方案 
互斥方案 
组合或排队方案 


  2.独立方案

  (1)定义:

  是指在决策过程,一组互相分离、互不排斥的方案或单一的方案。

  一组完全独立的方案存在的前提条件

  ①投资资金来源无限制;

  ②投资资金无优先使用的排列:

  ③各投资方案所需的人力、物力均能得到满足;

  ④不考虑地区、行业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影响;

  ⑤每一投资方案是否可行,仅取决于本方案的经济效益,与其他方案无关。符合上述前提条件的方案即为独立方案。

  (2)决策原则:

  在独立方案中,选择某一方案并不排斥选择另一方案。

  3.互斥方案

  指互相关联、互相排斥的方案,即一组方案中的各个方案彼此可以相互代替,采纳方案组中的某一方案,就会自动排斥这组方案中的其他方案。因此,互斥方案具有排他性。


  二、财务可行性评价与项目投资决策的关系


  1.区别

  不得将投资决策方法与财务可行性评价指标的计算方法混为一谈,二者存在以下区别:

  (1)作用不同

  开展财务可行性评价,其结果是作出该方案是否具备(完全具备、基本具备、完全不具备或基本不具备)财务可行性的结论。

  投资决策就是通过比较,其结果是多个方案中作出了最终的选择。

  (2)在时间顺序上,可行性评价在先,比较选择决策在后。

  2.联系

  (1)评价每个方案的财务可行性是开展互斥方案投资决策的前提

  对互斥方案而言,评价每一方案的财务可行性,不等于最终的投资决策。

  只有完全具备或基本具备财务可行性的方案,才有资格进入最终决策;

  完全不具备或基本不具备财务可行性的方案,不能进入下一轮比较选择。

  已经具备财务可行性,并进入最终决策程序的互斥方案也不能保证在多方案比较决策中被最终选定,因为还要进行下一轮淘汰筛选。

  (2)独立方案的可行性评价与其投资决策是完全一致的行为

  相对于独立方案而言,评价其财务可行性也就是对其作出最终决策的过程。从而造成了人们将财务可行性评价完全等同于投资决策的误解。


  三、项目投资决策的方法


  1.投资决策方法定义

  指利用特定财务可行性评价指标作为决策标准或依据,对多个互斥方案作出最终决策的方法。

  2.投资决策的主要方法

  (1)投资决策的主要方法包括:

  净现值法、净现值率法、

  差额投资内部收益率法、

  年等额净回收额法和计算期统一法等。

  (2)静态投资回收期和内部收益率是财务可行性评价指标,但是不是投资决策方法。


  四、项目投资决策的主要方法介绍


  1.净现值法

  (1)净现值法定义

  是指通过比较所有已具备财务可行性投资方案的净现值指标的大小来选择最优方案的方法。

  (2)适用条件

  适用于原始投资相同且项目计算期相等的多方案比较决策。

  (3)决策原则

  净现值最大的方案为优。

  2.净现值率法

  (1)净现值率法定义

  是指通过比较所有已具备财务可行性投资方案的净现值率指标的大小来选择最优方案的方法。

  (2)适用条件

  适用于原始投资相同且项目计算期相等的多个互斥方案的比较决策。

  (3)决策原则

  净现值率最大的方案为优。

  【注意】

  在投资额相同的互斥方案比较决策中,采用净现值率法会与净现值法得到完全相同的结论;但投资额不相同时,二者可能会产生矛盾的结论。

  


  3.差额投资内部收益率法(△IRR)

  (1)差额投资内部收益率法定义

  是指在两个原始投资额不同方案的差量净现金流量(记作△NCF)的基础上,计算出差额内部收益率(记作△IRR),并与基准折现率进行比较,进而判断方案孰优孰劣的方法。

  (2)适用范围:

  该法适用于两个原始投资不相同,但项目计算期相同的多方案比较决策。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