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医药考试 > 执业医师 > 临床医师 >

2013年临床助理医师考点梳理——呼吸衰竭的相关介绍(1)

2013-01-29 
呼吸衰竭的概念、分类、发病机制、病因、临床表现、治疗原则的相关介绍。

  呼吸衰竭的概念

  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严重障碍,以致在静息状态下亦不能维持足够的气体换气,导致缺氧伴(或不伴有)二氧化碳潴留,从而引起一系列生理功能和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征,称呼吸衰竭(简称呼衰)。在海平面大气压下,于静息呼吸空气条件下,若动脉血氧分压低于60mmHg,或伴有二氧化碳分压高于50mmHg,并排除心内解剖分流和原发心排血量降低等因素,即为呼吸衰竭。

  呼吸衰竭的分类

  按照发病急缓分类①急性呼衰:由于某些突发致病因素,使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迅速出现严重障碍,在短时间内引起呼吸衰竭,如严重肺疾患、创伤、休克、电击、急性气道阻塞等;②慢性呼衰:指一些慢性疾病,造成呼吸功能的损害逐渐加重,经过较长时间发展为呼吸衰竭,如COPD、肺结核、间质性肺疾病、神经肌肉病变等,其中以COPD最常见。

  呼吸衰竭的发病机制

  1.肺通气不足 肺泡通气量减少会引起缺氧和CO2潴留。是Ⅱ型呼衰的发病机制。

  2.弥散障碍 因二氧化碳弥散能力为氧的20倍,故弥散障碍时,通常以低氧血症为主。

  3.通气/血流比例失调 正常成人每分钟肺泡通气量约为4L,肺毛细血管血流量约5L,通气/血流比值约为0.8。一方面当肺毛细血管损害而通气正常时,则通气/血流比值增大,结果导致生理死腔增加,即为无效腔效应;另一方面当肺泡通气量减少(如肺不张、肺水肿、肺炎实变等)肺血流量正常时,则通气/血流比值降低,使肺动脉的混合静脉血未经充分氧合而进入肺静脉,形成肺动一静脉样分流或功能性分流,若分流量超过30%,吸氧并不能明显提高PaO2。无论通气/血流比值增高或降低,均影响肺的有效气体交换,可导致缺氧,而无二氧化碳潴留,是Ⅰ型呼衰发病的主要机制。

  急性呼吸衰竭的病因

  急性呼吸衰竭是指原呼吸功能正常,由于某些突发的致病因素,使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迅速出现严重障碍,在短时间引起呼吸衰竭。

  1.呼吸系统疾病 严重呼吸系统感染、急性呼吸道阻塞、急性肺水肿、胸廓外伤、自发性气胸等。

  2.颅脑损伤 急性颅内感染、颅脑外伤、脑血管病变等。

  3.其他 脊髓灰质炎、重症肌无力、有机磷中毒等。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