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考频道 > 高考资讯 >

异地高考催使高校再“扩招”?(1)

2012-09-02 
“异地高考”要真正落地并取得预期的效果,尚有不少瓶颈亟待突破。

  8月31日,国家政府网站公布“异地高考”工作最新进展:由教育部等部门提交的 《关于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工作的意见》已经国务院同意,并转发要求贯彻执行。令人关注的是,此次公布的《意见》明确:对符合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条件的随迁子女净流入数量较大的省份,教育部、发展改革委采取适当增加高校招生计划等措施,保障当地高考录取比例不因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参加当地高考而受到影响。

  专家认为,这仅是推进中搬开的 “第一块砖”。“异地高考”要真正落地并取得预期的效果,尚有不少瓶颈亟待突破。

  关键词一:门槛

  各地“异地高考”方案年底前出台已是板上钉钉。究竟哪些人能考,哪些人不能考,“门槛”如何,广受关注。若“门槛”太高,受益面太窄,新政策的初衷可能难以实现,若太低甚至“零门槛”,流入地有限的教育资源也难以承载。对此,专家建议,可以通过积分制来取得平衡,但不应仅仅“拼爹”。需考虑学生实际情况,那些在人口流入地出生,并多年在当地接受义务教育的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可以获得更多“评分”权重;同时考虑父母情况,包括在当地纳税记录、缴纳社会保险情况等。

  关键词二:计划

  《意见》明确,“采取适当增加高校招生计划等措施,保障当地高考录取比例不因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参加当地高考而受到影响。”那么增加的高校招生计划从何处来?是专为此在全国大盘子上做的增量,还是从人员流出地“借”来的计划?更值得深思的是,我国人口变化周期对教育领域有很大影响。以上海为例,不到十年间,户籍人口高考人数从10多万下降到今年的不到6万;但出生人口连年保持18万左右的高位。而“异地高考”带来的考生人数这一“变量”,更需尽早纳入通盘考虑。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