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布雷顿森林体系
(一)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的背景
二战后,为重建国际货币体系,1944年联合国主持召开了“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
凯恩斯计划
怀特计划
最终,会议形成了以怀特计划为基础的布雷顿森林协定,成立了布雷顿森林体系
(二)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内容
建立一个永久性的国际金融机构——IMF
以黄金为基础,以美元为最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实行黄金—美元本位制
实行固定汇率制
基金组织为逆差国提供辅助性储备供应来源
取消外汇管制
(三)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实际运行
战后,美国以外的西方各国经历了美元荒→美元泛滥→美元危机的过程
美元危机发生以后,又经历了爆发→拯救→再爆发直至崩溃,这个过程就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过程。
1、1960年第一次美元危机
1960年,美国对外短期债务首次超过了它的黄金储备额,人们纷纷抛售美元,抢购美国的黄金和其他经济处于上升阶段的国家的硬通货,如马克。
为挽救美元,IMF先后采取一系列措施
互惠信贷协议
借款总安排
黄金总库
2、1968年第二次美元危机
受越南战争、1967年英镑危机等的影响,1968年爆发了第二次美元危机。
1968年3月,美国实行了黄金双价制
1969年创建了SDR
3、1971年第三次美元危机
1971年美国对外短期债务与黄金储备的比率已经达到战后历史上最高点,引爆了第三次美元危机
美国中止美元与黄金的兑换
十国集团签订了史密森协议
4、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评价
布雷顿森林体系对于结束国际金本位制度崩溃后的国际混乱局面及促进各国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这个体系是战后国际货币合作的一个比较成功的事例,为稳定国际金融和扩大国际贸易提供了有利条件。
5、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缺陷
汇率制度——固定汇率制度限制了汇率对国际收支调节作用的发挥
货币本位——特里芬难题
二、牙买加体系
(一)牙买加体系的主要内容
浮动汇率合法化
黄金非货币化
用特别提款权本位取代美元本位
扩大对发展中国家资金融通
(二)牙买加体系的实际运行
美元仍是最主要的国际货币,但其地位在下降
以浮动汇率为主的混合汇率体制得到发展
国际收支调节是通过汇率机制、利率机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干预和贷款、国际金融市场、有关国家外汇储备变动等因素综合进行的
(三)对牙买加体系的评价
国际储备多元化缺乏统一的货币标准,导致国际经济混乱
汇率频繁浮动,给国际贸易、投资和各国经济带来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