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学生品德的培养(案例)
(论述/简答/案例分析)
道德品质的培养主要表现在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的形成和发展方面。
(一)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能力。
道德认识始终贯穿于品德形成的各个方面,学生道德认识水平的状况对品德的形成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体验。
道德情感即道德感,是伴随着道德认识而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它是人类特有的最高级情感,是促使认识转化为行为的桥梁。
(三)加强学生道德意志的锻炼
道德意志是人为了实现预定目的,在行动中自觉克服困难的心理过程。它是调节道德行为的内部力量,在品德教育的四要素的互动关系中起关键作用,在道德认识、情感向道德行为的转变中起保证作用。
(四)注意学生的道德行为训练
道德行为是个体道德意识的外在表现,是实现道德动机的手段,是个人品德形成和发展的标志。
六.学生品德不良的矫正(案例)
(案例分析/论述/联系实际的)
所谓品德不良,是指经常违反道德准则或犯有严重的道德过错而又尚未达到违法犯罪的地步,通常表现为故意违反纪律、恶作剧、好打架、无礼貌、爱撒谎、小偷小摸等(多选)。
(一)青少年品德不良的原因(多选 08试题)
1.青少年品德不良的客观因素。青少年的不良品德是社会大环境和教育的不良影响通过其内部心理活动产生的,是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的结果。造成青少年品德不良的客观因素主要包括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多选/填空)。
2.青少年品德不良的主观因素:
(1)缺乏正确的道德观念。(2)意志力薄弱。
(3)好奇心。(4)偶然失足到养成不良习惯。
(二)青少年品德不良的矫正
(08论述 ①什么是 ②矫正是指 ③品德不良的概念 产生的原因/案例分析)
青少年品德不良的矫正是指改变学生的不良品德,使其转化为良好品德的过程。青少年世界观尚未定型,可塑性很大。对品德不良的青少年的教育需要学校、家庭积极配合,共同努力。在教育过程中要考虑他们的心理特点,采取有力的教育措施。
1.学校应尽量创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首先,端正办学思想。其次,树立良好校风。再次,要提高教师的思想素质和理论水平。
2.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应从小重视孩子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的教育培养,不能只盯着孩子的分数。
3.青少年自身应加强主体意识的培养。
4.社会各方面都应关心青少年的健康,进一步消除有不良影响的坏风气,为他们创造适合其年龄特征的精神食粮,加强社区教育,促进教育社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