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考频道 > 高考资讯 >

高考时评:异地高考呼之欲出,几多梦想能够成真?(2)

2012-07-21 
异地高考呼之欲出,几多梦想能够成真?

  个别省市探路,京沪审慎行事

  今年早些时候,山东、福建等省相继出台异地高考试点方案。山东省将从2014年起稳步推进,规定凡在省内高中段有完整学习经历的非户籍考生均可就地(即就学高中段学校所在地)报名参加高考,并与本省考生享受同等的录取政策。

  不过,具有代表意义的北京和上海,“有关方案”仍在酝酿之中。

  北京市教育部门有关人士近日对记者说,当地一直就异地高考政策问题进行研究,目前尚无结果。异地高考是涉及随迁子女“小升初”“初升高”及高考全流程在内的系统性改革。

  上海市教委主任薛明扬在今年早些时候表示,正在酝酿的异地高考方案,涉及高考指标、技术操作等环节,还要放大到进城务工人员的社会管理和公共资源配置等领域进行统筹协调。

  审慎行事的背后,是一个不得不面对的现实。目前,北京常住人口已达1900多万,上海更是达到2300万人。作为中国最大的人口流入地,同时也是教育资源最发达的地区,京沪针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异地高考”政策,将“牵一发而动全身”。

  北京理工大学教授杨东平分析,在明显的城乡差距和大城市人口压力下,相关改革应做好充分准备,包括冲击部分当地生源利益时该怎么办?

  教育部门表示,改革涉及教育和升学资源的再分配,不同户籍学生的利益,将会通盘考虑。

  “异地考、异地录”或将成现实

  针对“异地高考”相关政策,教育部日前会同国家发改委、公安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研究制订了《关于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工作的意见》。

  权威人士分析,将根据不同城市的功能定位、产业结构布局、城市资源承载能力和进城务工人员及其随迁子女有关情况,因地制宜确定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的具体条件,制定具体办法。

  记者从京沪教育部门了解到,异地高考一旦“开闸”,将实现“异地考、异地录”,但这一改革可能是渐进式的,各地将以不同方式进行调节,例如参考家长在务工城市工作及生活情况等。

  根据“因地制宜”原则,山东、福建等地已公布的标准,以“学生高中段完整的学习经历”为条件。上海正在酝酿的方案,在原则上拟参考随迁子女家长即进城务工人员的情况而定,例如家长在上海有固定的工作岗位,交纳了社会保险等。

  一些参与制订政策的京沪专家分析,参照目前我国一些大城市居住证申领的“积分制”。异地高考门槛也很可能与随迁子女家长的“积分”挂钩,此外,高职、专科、本科,分梯度推进招生录取的可能性也很大。

  也有业内人士担忧,各地方案推行后,一些大城市有可能通过某些限制条件将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挡在门外。

  杨东平认为,异地高考是一个“知易行难”的问题,理论和实际一定存在落差,这一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

  复旦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于海认为,异地高考的制度设计是以户籍改革与发展为依托的,可能会要求进城务工人员满足一定条件。从长远看,解决这一难题,通过“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高考改革,形成面向广大随迁子女的、更加多元化的社会流动渠道。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