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人力资源角色定位仍需改善
近些年来,随着先进管理理念的引入和人才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人力资源职能开始发生转变,从原来的人事管理,到职能辅助,慢慢过渡到现在的业务伙伴,但达到企业战略支持和变革先锋的角色地位,仍然任重道远。根据众达朴信调研数据显示,只有16%的参与调研企业把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定位在战略合作伙伴,外资企业该数值为75.4%;超过半数的企业把人力资源管理者定义为人事管理和职能辅助。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着将会面临着从事务性管理逐渐向真正的资源管理和战略支持角色过渡的挑战;随着企业招聘工作难度增加,培训需求的不断提高,直线部门管理者对人力资源工作逐渐重视,近三分之一的企业认为业务伙伴是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角色定位,这一比例近三年以来不断提高。
二、 内外资薪酬差距明显
未来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找到一个优秀的高级人力资源管理人才是在这场人才竞争战中抢占先机的重要条件。目前,60%以上的具有行业资深经验、掌握丰富管理技能和经验的人力资源管理者都选择在外资公司工作,较高的薪酬福利待遇是吸引人才的主要因素之一。从薪酬水平的角度可以看到内外资企业对待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不同态度。调研数据显示,以一类城市为例,中国本土外资公司人力资源总监年度总现金中位值为568042元,而民营企业该岗位的年薪中位值为286884元,相对差距近2倍;内外资薪酬差距体现在各个层级上,人力资源经理外资与民营的年薪收入中位值分别为284534元和155342元,相对差距在1.8倍以上;此外,人力资源主管的内外资薪酬差距在2倍以上,可以看到,内资企业对于基层人力资源管理者的定位很低。内外资企业对中高级人力资源管理者的需求将会越来越大,人才市场供不应求的局面短期内难以缓和,所以这类人才的薪酬福利水平将持续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