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为什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实行宏观经济调控?
宏观调控是指国家从经济运行的全局出发,按预定目标通过各种宏观经济政策、经济法规等对市场经济的运行从总量上和结构上进行调节、控制的活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必须建立和健全宏观调控体系,其客观必然性是:第一,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是建立在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之上的,客观上要求由政府进行宏观调控,以使国民经济按比例协调发展,避免和减少由于生产盲目的无政府状态而带来的损失。第二,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客观要求。市场机制在社会资源配置中,能有效地发挥作用,但它不是万能的,也有其弱点和不足,即“市场失灵”,这需要由国家进行宏观调控来解决。第三,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客观要求。首先,是公有制经济的要求。它要求国家通过宏观调控,在全社会范围内有效地使用人力、物力和财力发展生产,并引导公有制经济的活动在总体上符合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其次,是加速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我国是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我们要走出一条较为自觉的快速发展道路,必然要求国家对促进经济发展发挥作用,这也是社会主义的优势所在;最后,是实现共同富裕的要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实现共同富裕,体现社会公平,只有依靠国家的宏观调控来实现。此外,在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历史时期,加强宏观经济调控有其特殊的必要性。
12、试述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及科学回答这一问题的重要意义。
(1)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邓小平反复思考和强调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理论。建国以来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所经历的曲折和失误,归根到底,就在于对这个问题没有完全搞清楚;改革开放过程中遇到的一些疑虑和困扰,归根到底也在于对这个最基本的理论问题没有完全搞清楚。搞清这一问题,是为了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认清社会主义的本质。
(2)在总结多年来离开生产力抽象谈论社会主义的历史教训的基础上,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对社会主义本质作了总结性的理论概括:“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3)根据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和中国国情的思考,邓小平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形成了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路线,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4)邓小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的科学回答,反映了人民利益和时代的要求,廓清了不合乎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模糊观念,摆脱了长期以来拘泥于具体模式而忽略社会主义本质的错误倾向。它对于我们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上推进改革,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13、为什么说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1)邓小平理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开拓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2)邓小平理论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地揭示了社会主义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的水平。(3)邓小平理论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对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成败,发展中国家谋求发展的得失,发达国家发展的态势和矛盾,进行正确的分析,作出了新的科学的判断。(4)邓小平理论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涵盖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民族、军事、外交、统一战线、党的建设等方面,第一次系统地、初步地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党的领导和依靠力量及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形成了新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
14、为什么要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公有制主体地位如何体现?怎样认识改革以来所有制结构的变化?
(1)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中,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这是由公有制的性质和它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决定的。具体来说,是由于:①社会主义公有制与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同社会发展方向一致;②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特征,是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③公有制经济控制着国民经济命脉,拥有现代化的物质技术力量,控制着生产和流通。它是国家进行建设的主要支柱,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物质基础;④公有制经济占主体是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目标的切实保证;⑤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生产资料是实行按劳分配原则的经济基础,是实现劳动人民经济上政治上的主人翁地位和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富裕的不可缺少的物质保证。(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这是就全国而言,有的地方、有的产业可以有所差别。公有资产占优势,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注重质的提高。(3)改革开放以来,在改革和调整所有制结构的过程中,公有制经济的比重有所下降,非公有制经济有较快的发展。公有制经济比重下降,是消除过去那种超越阶段的错误观念和政策的必然结果。公有制的比重虽然有所下降,但它们对社会资产的控制力和影响力并没有根本变化,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并没有动摇。为了进一步消除过去所有制结构中不合理的对生产力发展的羁绊,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加快经济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还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特别是一些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将在一定时期内成为当地重要的经济增长点。
评价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不能抽象地以公有化的程度为标准,而是要看它是否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是否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促进的程度,是否有利于社会全面进步。既然多种所有制经济有其存在和发展的客观必然性,对社会经济发展又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我们就要允许、鼓励和促进其发展。
15、为什么说世界发展的多极化趋势有利于世界和平、稳定和繁荣?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标志着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动、大分化、大改组的历史时期。(1)美、苏垄断一切的两极格局已经终结。旧格局已经打破,新格局尚未形成。美国是当今世界惟一的超级大国,想建立一家独霸的单极格局力不从心。(2)欧洲和日本在国际政治中的份量大大增加。欧洲联盟的建立,加快了经济、政治一体化进程,成为国际经济、政治中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俄罗斯现有的实力,决定它仍会在国际舞台上发挥重要作用。日本正积极努力,争取由经济大国向政治大国迈进。(3)第三世界的崛起,必将在世界事务中发挥愈来愈大的作用。特别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综合国力逐步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国际影响不容低估,中国正变成多极中的重要。一极。世界局势这些急剧变化,表明世界和平力量的增长超过了战争力量的增长,国际形势总体已趋向缓和,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避免新的大战是可能的。争取一个良好的国际和平环境来发展经济是可以实现的。所以说,多极化趋势的发展有利于世界的和平、稳定和繁荣。符合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和迫切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