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建筑工程 > 注册城市规划师 > 规划知识 >

武汉城市圈:七道坎,七重门

2011-07-14 
探索城乡统筹发展机制,实现城乡协调发展。重点是推进户籍、就业、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改革,促进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编辑推荐:

考试焦虑的防治
比你拼命的人多的是
2011托福语法挑错经验

作为新型城市化的改革试验,武汉城市圈如何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实现1+8>9,将成为中部崛起创造战略高地,也为全国区域经济一体化探索科学发展之路。如何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当地有关部门和专家详解武汉城市圈有七个方面的的体制机制性障碍需要破解,综合配套改革将从建立七个方面新的体制机制着手。
“一体化”效应初现
武汉城市圈是指以武汉为圆心,周边黄石、鄂州、黄冈、孝感、咸宁、仙桃、潜江、天门8个城市构成的区域经济联合体。面积不到全省三分之一的武汉城市圈,集中了湖北省一半的人口、六成以上的GDP总量,不仅是湖北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也是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
自2003年湖北省委、省政府作出建设武汉城市圈的重大战略决策以来,“1+8”城市协调发展的各项工作一直在扎实推进之中,区域一体化的发展态势已经形成,其带动辐射作用日益增强。
根据省政府审定通过的《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 “十一五”至2020年期间,武汉城市圈发展的战略定位是以长江经济带为主轴的东西部互动发展的关键接力点和加速器,内陆地区的先进制造业高地和现代服务业中心,促进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重点是实现“五个一体化”,即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产业发展与布局一体化、城乡建设一体化、区域市场一体化、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一体化。
武汉通往圈内各城市的8条高速出口公路等一批重大项目将相继续建成。2005年武汉钢铁集团与鄂州钢铁公司实现了资产重组,成立武钢集团鄂州钢铁公司;大商业企业则以连锁经营为依托,设点布店,发展迅速,目前武汉市商业企业在周边八市发展连锁经营网点92个。产业发展上出现了“双迁模式”,即生产基地迁往周边,周边地区“总部”迁往武汉。
市场一体化的“聚群效应”初步显现。据统计,武汉城市圈四年来带动全省经济发展的“龙头”作用初步显现。去年武汉城市圈实现生产总值达到4598.94亿元,比上年增长13.5%,高出全省平均速度1.4个百分点,占全省生产总值的61.3%。
融城破壁“七道坎”
武汉市发改委主任龙正才说,经过几年的探索,武汉的龙头作用日益显现,武汉城市圈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但进一步发展也面临着诸多矛盾,体制机制性障碍尚未实质性破除。
一是在产业发展方面,结构性矛盾突出。由于地方政府考虑到GDP、财政收入及担心税收流失等等,产业一体化尚有不少困难。城市圈内存在一定的低水平竞争,产业结构上既重复布局,又缺乏配套性、延伸性,区域内难以形成大的优势产业链。
二是自主创新方面,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科教资源整合和科技成果转化的机制、风险投资机制,以及高新技术企业的成长促进机制,都有待进一步建立和完善。
三是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城市圈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体制有待创新,城际公共交通、电信运行机制等还有些体制障碍需要突破,比如过去曾设想在武汉城市圈推行城际公路交通收费“一卡通”,9市的电话通信实现“一个区号”等,都因为涉及到一些部门利益、人员安置等问题,到目前还没有落实。
四是资源节约、环境保护方面,压力增大。武汉市及周边部分城市属于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偏重型化,经济增长方式较粗放,能耗较高,排污压力较大,节能减排的任务重。
五是在城乡发展方面,武汉城市圈内城乡二元结构比较明显,在户籍、就业、教育、医疗等方面还存在城乡分割现象。
六是在区域协调合作方面,武汉城市圈差异性大。武汉市“一城独大”,周边城市经济实力普遍较弱,短期内还难以与中心城市形成分工协作关系,地方利益的影响,使区域协调机制必须进一步强化和完善。据统计,2006年武汉国内生产总值超过2590亿元,其他8市合计只有2007亿元,没有一个超过400亿元。
七是建设统一市场存在体制障碍。在金融、土地、劳动力、产权转让等方面还难以形成区域统一的大市场。
两型社会“七重门”
湖北省在初步拟定的城市圈综合配套改革框架方案中,提出试点的总体目标是通过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消除影响武汉城市圈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整体协调,为此试验区改革将完成七大任务:
--探索建立统筹区域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重点是优化产业布局,改善产业配套环境,建设一批特色产业基地,形成产业链和产业体系,实现产业一体化发展。
--探索建立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体制机制,完善区域创新体系。重点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使区域科技创新优势变成强大的经济发展优势。
--探索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体制机制,优化区域经济结构。重点是转变思想观念,放宽市场准入,消除体制机制障碍,突破性发展金融、物流、信息、服务外包等现代服务业。
--探索建立基拙设施共建共享和公共资源合理配置的体制机制,完善区域公共服务功能。重点是推进现代城市规划、建设、营运、管理体制创新,加快城市公用事业管理体制改革,努力实现区域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探索建立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体制机制,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重点是完善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管理体制,加强制度约束,加大环保投入,建立健全节能减排、环境治理的市场运作机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完善城市圈土地资源管理体制,探索节约和集约用地的新型城市化发展模式。重点是统筹工业化、城市化进展,加大土地管理体制改革力度,建立工业用地、城市建设用地增加与人口转移、农业农村用地减少平衡机制,促进集约用地。
--探索城乡统筹发展机制,实现城乡协调发展。重点是推进户籍、就业、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改革,促进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