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职业资格 > 外销员考试 > 辅导资料 >

中欧经贸关系克服波折走向深化

2011-07-01 
中欧经贸已经令双方受益良多,并将给双方带来更多的利益,但这决不意味着中欧经贸关系就是一帆风顺没有任何波折。
编辑推荐:

安格利亚鲁金斯大学
哥伦比亚大学
加州理工学院

  在发达国家中,欧盟是与我国关系最为稳定、成熟的贸易伙伴。自从1975年中国与欧共体建立外交关系以来,中欧关系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尤其是1995年欧盟通过有史以来第一份全面对华政策文件--《中国与欧盟关系长期政策》报告以来,双方关系发生了质的飞跃。中欧关系定位从“长期稳定的建设性伙伴关系”而上升为“全面伙伴关系”,进而成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中欧关系的世界性影响也日益凸现。除了单纯的双边问题之外,双方展开协作的领域已经延伸到气候变化、联合国改革、世贸组织多哈回合谈判等十足的全球性问题,以及国际热核聚变试验反应堆项目(ITER)这样的全球性科技合作项目。

  经贸利益是构筑中欧关系基础的重要因素。在贸易领域,2004年,中欧贸易额已达1773亿美元,占当年中国外贸总额的15.4%,是1975年双方建交时的74倍;2005年又猛增22.6%,达2173亿美元。2006年1~4月,中欧贸易额达786亿美元,同比增长20.5%。欧盟是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和累计最大的技术引进来源地,双方技术合作层次之高,在中国与发达国家中绝无仅有;中国则是欧盟第二大贸易伙伴。

  就投资而言,欧盟是全世界名列前茅的重要对外直接投资净输出地。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统计,1995~2004年,全球十大对外直接投资净输出国排行依次为英国、法国、日本、瑞士、荷兰、西班牙、加拿大、德国、美国和意大利,欧盟国家占有6席。欧盟是中国重要外资来源地,截至2005年10月底,欧盟累计在华投资设立企业22076家,合同外资金额847亿美元,实际投入467亿美元,是我国累计第四大实际投资方。2005年全年,欧盟对华直接投资项目2846个,合同外资金额115.3071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金额51.9378亿美元。而且,欧盟对华投资多在技术含量较高的生产领域,平均规模大,其对华直接投资项目平均规模是在华所有国家(地区)外商直接投资项目平均规模最大的,相当于在华全部外商直接投资项目平均规模的两倍多,质量和效益良好,磁悬浮列车、空客飞机和核电站等项目已成为中欧合作的标志性项目。欧盟已经连续多年保持我国累计最大技术供应方地位。

  中欧经贸又是互利的关系。正是依靠来自中国的廉价消费品,欧盟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通货膨胀压力才大大减轻。中国商品对抑制欧盟通货膨胀率贡献之大,以至于近期英格兰银行行长提出要注意英国、乃至整个欧盟通货膨胀压力上升的可能性,因为中国正在努力普遍提高工人工资,提高的劳动力成本最终将体现在中国出口商品的价格上。就投资而言,在长期内,由于以下原因,欧盟也必须继续扩大对外投资,向外转移部分产业,而中国正是生产转移的首选。

  1.欧洲已经成为当前全世界第一个出现人口净减少的地区,尤其是欧盟,已经步入深度老龄化阶段,预计在职人口与退休人口比例将在10~15年从当前的1.5∶1转为1∶1.5,整个社会保障体系有崩溃的危险。如果剔除外来移民,“真正的”欧洲人人口老化程度更高;但如果继续扩大引进外来移民,又有可能改变欧洲社会的民族构成和社会文化特征,蕴藏着巨大的社会风险。解决上述问题的出路之一就是发展对外投资,分享世界其他地区、特别是经济增长最迅速的东亚地区经济增长的成果。

  2.欧盟劳动力市场过分僵化,为了降低畸高的劳动力成本,需要向海外转移部分丧失竞争力的产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产业。

  3.东亚、尤其是中国市场增长迅速,欧盟企业必须就近接触其消费者。目前国际上市场导向型的国际直接投资越来越多,国际投资者在选择投资地点时不仅是在选择低成本的生产地点,而且越来越多地是在选择接近庞大的消费市场,换言之,人口众多且国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的国家更能够得到外资的青睐。

  中欧经贸已经令双方受益良多,并将给双方带来更多的利益,但这决不意味着中欧经贸关系就是一帆风顺没有任何波折。相反,中欧贸易发展中从来就不乏摩擦和波折,在20世纪70年代,欧共体曾经率先对中国出口商品发起反倾销;到目前,欧盟也是与我国贸易争端最多的国家(地区)之一,2005年的纺织品争端、延续至今的鞋类反倾销案、汽车零部件争端……都在中国社会激起了强烈的反响。

  争端之所以发生,一方面是因为中欧贸易失衡确实存在,且规模不断扩大;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欧盟经济发展不平衡,其南部成员国劳动密集型产业遭到了来自中国的越来越激烈的竞争,这些产业又缺乏自我提升效率的决心,而是习惯性地诉诸保护主义措施,纺织品、鞋类、家用电器……都是如此。与此同时,欧盟内部决策机制的缺陷提高了发生贸易争端的风险概率,正是这些缺陷使得几个南欧、东欧国家小小的纺织和制鞋业就能够“绑架”整个欧盟,强迫整个欧盟的消费者、进口商、零售商和对华出口商为他们“买单”。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