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旅游业基础知识
第一节 旅游活动
一、旅游业发展简述
(一)古代旅游活动
旅游是人类最古老的活动之一,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原始社会末期,私有制产生,出现了剩余产品,有了进行商品交换的必要,于是就有人外出旅行经商。随后又出现了非经济性的旅行活动,例如,中国古代的帝王巡游、策士们的政治游说、学者们的学术考察、士子们的漫游以及宗教旅行、航海活动等。由于经济落后、交通不便、社会不安定等因素的限制,古代旅游活动的规模有限,参加人数很少,活动范围不大,而且“游”还不占主要地位,因而还不能称之为严格意义上的“旅游”。
(二)近代旅游活动
18世纪末,英国的产业革命使人类社会的经济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19世纪上半叶相继出现了轮船和火车,从而使人类旅游活动的规模、范围和内容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变化。
1841年7月5日,英国传教士出身的托马斯.库克(1808--1892)以包租火车的形式组织了一次团体旅游活动,因其具有广泛的公众性,被世界公认为是一次划时代的旅游活动。近代旅游活动就此开始。
1845年,托马斯.库克旅行社在英国莱斯特正式挂牌营业,这是世界上第一家旅行社,标志着近代旅游业的诞生。
托马斯.库克为后人创下了许多组织旅游活动的成功模式,世人公认他是世界近代旅游业的创始人。
(三)现代旅游活动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国际政局相对稳定,各国经济迅速恢复、发展,国民,带薪假期增多,交通工具迅速现代化,旅游活动进入了“现代旅游”新阶段。
现今,旅游已是人民大众的社会活动,旅游业已成为世界第一大产业,成为经济领域内的重要支柱产业,旅游活动的形式广泛多样,内容日益丰富,范围扩及全球。
二、旅游的概念
(一)旅游的定义
1991年6月25日,世界旅游组织在加拿大召开的“旅游统计国际大会”上对旅游基本概念作出了新的定义:旅游是指“人们为了休闲、商务和其他目的,离开惯常环境,到其他地方访问或停留,但连续时间不超过一年的活动”。
(二)“旅”和“游”之间的关系
旅游是旅行和游览两者相互结合的活动,一般而言,游览是旅游的目的,旅行则是达到目的的手段。处理两者关系的正确原则应是“旅速游缓”。
(三)旅游和旅行
旅游和旅行之间的区别有二:一是旅游必须离开惯常住地,而旅行则无此规定;二是旅行的主体一般在访问地通过活动获取报酬,而旅游的主体不以此为目的。
旅行的主体为旅行者,旅游的主体则为游客,旅行者包括游客和非游客。
三、旅游活动的种类
旅游活动的分类方式多种多样,下文只就三种分类方式作简单介绍。
(一)按地理范围分类
按旅游者到达目的地的地理范围划分,旅游活动可分为国际旅游和国内旅游。
1.国际旅游
国际旅游是指跨越国界的旅游活动,分为入境旅游和出境旅游。
入境旅游是指他国公民到本国进行的旅游活动,出境旅游是指本国公民到他
国的旅游活动。
2.国内旅游
国内旅游是指人们在居住国内进行的旅游活动,包括本国公民在国内的旅游活动,也指在一国长期居住、工作的外国人在该国内进行的旅游活动。
从旅游发展的历程看,国内旅游是一国旅游业发展的基础,国际旅游是国内旅游的延伸和发展。
(二)按旅游性质和目的分类
按旅游性质和人们出游的目的划分,旅游活动可分为六大类:
1.休闲、娱乐、度假类
属于这一类旅游活动的有观光旅游、度假旅游、娱乐旅游等。
2.探亲、访友类
这是一种以探亲、访友为主要目的的旅游活动。
3.商务、专业访问类
属于这一类的旅游活动有商务旅游、公务旅游、会议旅游、修学旅游、考察旅游、专项旅游等,也可将奖励旅游归人这一类,因为奖励旅游与游客个人职业及所在单位的经济活动存在紧密关系。
4.健康医疗类
主要是指体育旅游、保健旅游、生态旅游等。
5.宗教朝圣类
主要是指宗教界人士进行的以朝圣、传经布道为主要目的的旅游活动。
6.其他类
上述五类没有包括的其他旅游活动,例如探险旅游等。
(三)按人数分类
按参加一次旅游活动的人数划分,旅游活动可分为团队旅游和散客旅游。
1.团队旅游
团队旅游是由旅行社或旅游中介机构将购买同一旅游线路或旅游项目的10名以上(含10名)游客组成旅游团进行集体活动的旅游形式。团队旅游一般以包价形式出现,具有方便、舒适、相对安全、价格便宜等特点,但游客的自由度小。
2.散客旅游
散客旅游是由旅行社为游客提供一项或多项旅游服务,而由游客自行安排旅游行程、零星现付各项旅游费用的旅游形式。散客旅游的特点是预订期短、规模小、要求多、变化大、自由度高,但费用较高,游客较辛苦。
还有,人们不经过旅行社,完全由自己安排旅游行程、按个人意愿进行活动的旅游形式,例如背包旅游。这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自助旅游,特点是自由、灵活、丰俭由人,但更为辛苦。
四、旅游客源地和旅游目的地
(一)旅游客源地
旅游客源地是指产生游客的地区或游客居住地区,在国际旅游中则称旅游客源国。
旅游客源地大多是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和地区。
(二)旅游目的地
旅游目的地是指游客到访地区或旅游接待地区,在国际旅游中则称为旅游目的地国。
旅游目的地一般由游客根据自己的旅游动机和经济实力自由选择。
客源地的功能是产生游客,而目的地的功能则是接待游客,两地之间则由交通来连接,即由交通部门为游客提供往返旅游客源地和目的地的交通工真。
第二节 旅游活动的主体和客体
旅游活动的三要素是指旅游活动的三个基本因素:一是游客,旅游活动的主体;二是旅游资源,旅游活动的客体;三是旅游业,旅游活动的介体。本节只介绍旅游活动的主体和客体。
一、旅游活动的主体——游客
没有游客就没有旅游活动,更不能使旅游活动成为社会现象,从而也就不会有旅游业。
(一)游客的成因
一个人能否实现旅游活动,成为游客,往往取决于多种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对自费的消遣旅游者而言,主要的客观因素有二:一是可自由支配的收入,二是余暇时间。此外还有主观因素:是否有旅游需要(主要是生理、心理方面的需要)和旅游动机(想不想旅游、到何处旅游、进行什么样的旅游活动)。当然,身体状况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二)游客的分类
1.旅行者和游客
(1)旅行者是在两地间进行旅行的人,包括游客和非游客。
(2)游客是指离开惯常环境,不以谋生为目的到异国他乡访问、停留,持续不超过12个月的人。
游客包括旅游者和一日游游客:
(1)旅游者是指在一地停留时间超过24小时、不足12个月的游客,又称过夜游客。
(2)一日游游客是指在一地停留时间不超过24小时、不过夜的游客。
2.国际游客和国内游客
(1)国际游客 国际游客包括国际旅游者和国际一日游游客。
(2)国内游客 国内游客分为国内旅游者和国内一日游游客,没有国籍的限制,即国内游客可以是本国公民,也可以是长期侨居该国的外国人。
二、旅游活动的客体——旅游资源
(一)旅游资源的概念
旅游资源是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游客产生吸引力,使之产生兴趣,可以为发展旅游业所开发、利用的各种事物和因素。
旅游资源是发展旅游业的基本条件。我们讲的旅游资源一般是指经过开发的、对游客具有有效吸引力的旅游资源。
开发旅游资源必须考虑资源的“效益”功能,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
为了旅游业的持续发展,我们要重视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更要强调对旅游资源的保护。我国对旅游资源的保护原则是:以“防”为主,以“治”为辅,防治结合。
(二)旅游资源的分类
旅游资源的范围广、种类多,但一般可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大类。
1.自然旅游资源
自然旅游资源是天然形成的,是旅游的第一环境。
2.人文旅游资源
人文旅游资源是旅游的第二环境,是古今人类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结晶,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历史性和艺术性。
我国的风景名胜区大都是以自然旅游资源为基础,渗透着人文旅游资源的综合体。我国多数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一般都具备三大特点:一是优美的自然风光;二是丰富的人文景观,显示民族艺术的创造;三是先人的遗迹和文人墨客的遗风余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