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
1.本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1~2页,包括7小题,共21分;第Ⅱ卷3~8页,包括6小题,共59分。全卷共80分,考试时间70分钟。
2.答第Ⅰ卷前,务必将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上。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ABCD)涂黑,如需改动,必须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
3.答第Ⅱ卷时,用蓝、黑色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4.考试结束,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相对原子质量:H一1 C—l2 O—l6 C1—35.5 Ca—40 Fe—56
第Ⅰ卷(选择题共21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在自然科学领域,下列关于物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物质是所有客观存在的物体和各种场的总称
B.物质都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
C.物质都是看的见、摸的着的
D.物质是可被认知的
2.下列关于化学史方面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最早发现电子的是英国科学家汤姆森
B.最早用湿法炼铜的国家是印度
C.最早通过实验得出空气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是法国化学家拉瓦锡
D.最早发现元素之间存在联系并排列出现代元素周期表的,是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
3.一密闭容器内某物质的粒子能够自由运动、充满空间、互相不接触(因运动发生碰撞除外),当改变外界条件,该物质的状态转变为粒子间能够相互接触,且能够自由运动,化学上把这个过程叫做
A.凝结B.结晶C.蒸发 D.升华
4.材料是时代进步的重要标志。下列有关材料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塑料属于有机合成高分子材料
B.玻璃属于硅酸盐材料
C.开发使用可降解塑料能有效解决“白色污染”问题
D.玻璃钢属于金属材料
5.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开发使用新能源,是解决城市大气污染问题的根本途径。下列与新能源有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研制、使用氢燃料电池汽车,能真正实现“零排放”,是解决汽车尾气污染的有效措施
B.晶体硅不仅是电子和信息工业的基础材料,也是研制太阳能电池的基础材料
C.核能不属于清洁能源
D.风能、水能、地热能均属于清洁能源
6.下列鉴别物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A.用闻气味方法鉴别:NH3和O2
B.用酚酞试液鉴别:稀盐酸和氯化钠溶液
C.用沉淀法鉴别:Na2SO4溶液和NaNO3溶液
D.用燃烧法鉴别:H2和CO
7.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溶液中各部分性质相同,是一种高级混合物
B.氢氧化钠溶液能导电,是因为溶液中含有自由移动的离子
C.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通过蒸发溶剂或加溶质的方法都可以达到饱和状态
D.20 ℃,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则20 ℃时100g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含有氯化钠36g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9分)
二、填空与简答(本题包括4小题,共37分)
8.(13分)化学物质的多样性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都是由化学元素组成的。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自然界中存在的和实验室合成的物质超过三千万种,并且化学家还在以每年近百万种的速度继续发现更多的新物质。请你运用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在下表空白处填上适当的内容:
物质名称物质组成
(用化学式表示)构成物质的微粒
(用符号表示)物质中各元素的质量比
氧气O2
臭氧O3
过氧化氢mH:mO=1:l6
铜Cu
熟石灰Ca(OH)2
Na+、CO32-mNa:mC:mO=23:6:24
蔗糖mC:mH:mO=72:11:88
食盐水
(2) 由于物质的多样性,化学上通常用分类的方法认识物质。请你根据物质的组成,把(1)中8种物质分类,要求用框图的形式表示,层次分明。
(3)你认为造成物质多样性的原因有哪些?请选择(1)中物质说明(答三种即可):
原因① ,举例: ;
原因② ,举例: ;
原因③ ,举例: 。
9.(12分)地球“发烧”了
材料l.空气的成分
空气是多种气体的混合物。空气的成分可分为恒定成分和易变成分两类。恒定成分是指在空气中含量大,在任何地方含量几乎不变,包括78.06%氮气、20.94%氧气、0.94%氩等稀有气体,合计约占99.94%。易变成分是指在空气中含量很少,但因季节、地域等自然因素和人类的活动而引起相对含量的较大变化,甚至某些成分急剧增加或减少。下表中列出了大气中几种易变成分:
易变成分(浓度cm3/m3)变化的原因
二氧化碳 约300(约占空气的0.03%)
水蒸气约290(约占空气的0.03%)
甲烷约1.0~1.2t天然气泄漏
氮的氧化物约0.52化石燃料的燃烧
臭氧0.01~0.04含氟化合物的使用
硫的化合物:二氧化硫、硫化氢等化石燃料的燃烧等
一氧化碳汽车尾气等
合计:0.06%
材料2.自然界中碳循环
试回答下列问题:
(1)从地球上动植物生命活动所需要的物质角度看,为什么空气如此重要?
(答出3条即可)
(2)大气中多余的二氧化碳从何而来?
从上述材料可以看出,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正遭受空前严重的破坏。二氧化碳作为一种主要的温室性气体,含量增加导致气候变暖、地球“发烧”、灾害频发,成为当前威胁人类生存发展最严重的问题。分析材料2,你认为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的直接原因是(写出两条即可)
在②中,以石灰石为例,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⑧中,消耗二氧化碳的过程叫做___________________。在⑨中,消耗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④中,以天然气为例,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何除去大气中多余的二氧化碳?
据统计,大气中每年新增CO2约为l85~242亿吨,而其综合利用还不足l亿吨/年,仅靠碳的自然循环来平衡大气中二氧化碳已不可能。为了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化学家们正想尽办法用化学反应的手段使二氧化碳“变废为宝”。
①火电厂用碱液吸收产生的二氧化碳,获得化工产品碳酸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日本科学家研制成功一种新型催化剂,在常压、300 ℃条件下,CO2和H 2反应生成甲烷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用三甲基膦做催化剂,在高压、极低温度条件下,CO2和H 2可以高效合成甲酸(HCOOH),并实现了工业化生产。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7分)应用广泛的金属
没有金属,生活是难以想象的。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只要观察一下你的周围,你就能理解金属是多么有用。在一百余种元素中,金属元素的种类比非金属元素的种类________。由于金属具有特殊的组成和结构,决定了金属具有优良的物理性能。你认为金属比较重要的两种物理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代社会以各种金属为支撑,其中用量最大、应用最广泛的金属是_________。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金属是__________。
(2)尽管金属有非常优良的物理性质,但应用金属经常遇到的问题是大多数金属化学性质活泼,易与其它物质发生反应。例如,大多数金属暴露在空气中易被腐蚀,这是因为金属易与氧气发生反应,该反应的实质是_________反应。从金属的原子结构看,你认为金属易与其它物质发生反应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开始炼铁、应用金属铁。请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化学反应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