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考频道 > 备考指导 >

名师指导:中考重点科目高分得分技巧(1)

2010-10-26 
面对紧张的中考,请经验丰富的老师来给考生一些可操作的建议。
推荐阅读:

  语文

  [名师点睛 ]阅读材料也是写作素材

  考前更重要的是静下心来,认真地梳理一下自己的思路,看看还有哪些知识点没有搞清,哪些题型自己还没有掌握好,看看哪些地方还是最薄弱的地方,自己能不能解决;不能解决就要找老师彻底弄清,绝不能放过。

  中考作文占据着试卷的“半壁江山”,考生除了跟随老师的进度进行有计划的各种类型的作文复习外,还得挤出一定的时间多读些书。此时的读书,一定要有目的性,就是看哪些内容可以作为作文素材,可以作为哪一类的作文素材,把它三言两语地记下来,使自己作文时有米下锅。杂志、报纸、电视、网络,都是考生获取材料的重要途径。别忘了,做试卷练习时的阅读材料也是有许多素材的,一定不要在考试时摘抄范文,这样会被扣分。

  名篇名句的背诵默写实际是送分题,建议考生在考前这段日子把要求背诵的篇目巩固加强,达到滚瓜烂熟的程度。特别是把平时默写时容易出现错别字的整理出来,一一改正,牢记正确的书写。

  记住常见病句类型。因为中考对病句的考查不会很难,都是考生平时练过的类型,所以对常见病句要非常熟悉,这样,在考场上一眼就能发现病句。

  [应考秘诀 ]合理驾驭作文字数

  1.语文考试150分钟,一般用一小时时间来答前面几个板块的试题,再用十多分钟思考作文,写作文用一小时左右,最后剩下的时间检查试卷。

  2.尽量不要空题。拿不准题目可根据理解尽量做,语文试题不存在无从下手的情况。空白不答的试题,老师想给你分都无可奈何。

  3.语文考试虽不会设置纯知识性或概念性试题,但对知识点一定要清楚,不可张冠李戴。比如问修辞方法,你却答成了表达方式;此外,同一修辞手法在不同文体中,其表达术语也不同:如“比喻”的修辞手法,在记叙类文章中,它是一种修辞手法,答案是“比喻”;在说明文中,说明文讲的不是描写而是说明,它就不再是比喻,而是“打比方”;在以论文中,它就成了“比喻论证”。若不分清文章特点,表达术语不到位,答案自然不得分。

  4.答题不可笼统模糊。比如问说明文的某种说明方法有何作用,若只回答“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或科学性”,这样空洞无物的答案,肯定要扣分,甚至不得分。所以,答题时一定要注意答出具体内容。

  5.答题要有条理。在回答问题时,要根据题干要求,注意把自己的观点分条罗列。如:试题中有几问,问题中有几点,答题时都能按点标出①②③或用“首先”“其次”等序数词,让人一目了然,也便于阅卷老师批阅。阅卷老师最烦的就是看到答案黑压压地写成一片,得分点很难找到,这样也就很难得高分。

  6.作文分数高低决定了语文成绩的优劣。中考作文字数一般都要求在600字以上,如果字数太少,会给阅卷老师一种不好印象,认为该考生作文能力差,思路展不开,内容不充实,描写不生动(记叙文),论证没分量(议论文),判为低分在所难免;如果文字过多,超过800字,可能会让阅卷老师觉得你架构文章的能力欠佳,语言啰嗦等,而且作文字数过多会占用更多时间,很有可能影响到其他题的思考时间。

  另外,作文别忘写题目,开头和结尾要下点功夫,尽量能吸引住阅卷老师眼球。如果对材料作文没有十分的把握,不如写其他类型的作文,如半命题作文、命题作文等,而且最好写成记叙文。

  7.注意分值,答全要点。平时做正规练习时应仔细观察试卷各题的赋分,对照答案,你会发现,题目的分值和你所答答案要点一般应是相符的。比如4分题,一般常规来说,你所答的要点要么是两点,一点2分;要么是四点,一点1分。通过这种方式也可对自己答案是否完整做一种检测。
 

  历史

  指导教师:西大附中 曹菊香

  [名师点睛 ]注意14个新增考点

  历史学科是开卷考试,历年来的中考命题几乎都可以在课本中找到影子,只要考生熟悉课本,对基本历史知识和基本历史线索掌握较好,便可从容应对。

  曹菊香建议最后备考阶段的全面复习,考生应依据《中考说明》历史部分的命题范围,深刻透彻地复习94个考点内容,查漏补缺、不留死角。但要侧重其中新增加的14个考点,这部分内容出题的可能性较大,因为它和往年试题重复撞车的可能性小。

  [应考秘诀]繁杂题干和材料中找出关键词

  学生目前普遍感到开放性理解运用题难度较大,其实只要考生在认识记忆的基础上认真阅读理解试题所给的材料和信息,从繁杂的题干和材料中找出关键词和核心知识点,经过理解思考进行归纳整理,再运用唯物主义观点分析比较解决实际问题就可以拿到高分。

  例如07年中考试题中非选择题第十试题第三问,“结合新文化运动的作用,谈谈该运动对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建设有什么启示?”其关键词是“启示”,其核心知识点是“新文化运动的作用”。什么是“启示”?就是新文化运动的历史作用对今天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建设有用的、能够受到影响的、从而使人们得到启发受到教育的因素。无非就是吸收人类优秀思想文化成果;解放思想、不断创新;追求真理、崇尚科学等内容。这道试题就是引导考生从认识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入手,引申到新文化运动的历史作用,再深入到运用其作用找出对今天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建设的启示。层次分明,逻辑性强。从考查考生基本历史知识开始,由表及里,层层递进,逐渐深入,使考生能够把所学的历史知识运用到解决现实问题的方法上来,以提高考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共8分,前两问6分,都能在课本中找到答案。考查能力的题仅占2分,是本道试题的升华部分,从本道试题来看,它充分说明冲刺阶段回归课本熟悉教材的重要性。

  数学

  指导教师:西安交大附中 张国权西安市高新一中 高小宁

  [名师指导]中等生考前提分有方法

  高小宁认为,数学复习进入最后阶段不宜再做大量的模拟套题,要把重点放在梳理、整合知识的环节上来。一是要把初中数学三大领域《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的知识再过一遍,防止由于复习拉的时间长而产生遗忘和死角,特别要把主要概念、公式、法则、定理记准记熟,还要关注课本中的典型例题和习题,每天睡觉前有计划地回想;二是要把做过的练习题进行整理和梳理,把掌握较好的题型放下,将错题和好题精选出来集中复习,找准自己在知识点和技能方法上的薄弱环节,并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这一环节对中等生尤为重要,做好了往往会提高10~20分。

  [名师点睛]别让小问题成为“绊脚石”

  去年参加“中考质检”的张国权发现,看似不起眼的一些小问题也可能成为考生成功路上的“绊脚石“。

  1.审题不全,匆忙作答

  有些同学为了节省时间,忙于答题,拿到题目粗略一看,自认为一目了然,断然得出结论,结果使本来会做的题目也做错,追悔莫及。

  2.解题思路单调,耗时费力

  有些题目单从正面或按常规方法解题,往往不易求得结果,有时要用逆推法,分析综合法,才能达到目的,所以考试时,应避免思路单调,要从多渠道、多面探求解题思路。

  3.不做全面分析,盲目模仿

  由于同学们在考前已做过很多练习,见过很多题目,难免拿到题目一看和以前做过的某些题目相类似,就匆忙下笔,往往丢这落那,考虑不全而造成过失失分。

  4.张冠李戴,混淆相似概念或公式、法则

  例如代数中的相反数和倒数、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等,几何中的平行四边形、矩形和菱形等,如不加区别,容易造成解题的错误。

  5.解题书写不规范,次序混乱

  很多同学都有这样的一个体会,考完试后,和其他同学一对答案,认为自己能得的分数与考得的分数有相当大的差别,甚至有这样的现象:明明是答案、解法都正确,为什么却得不着分呢?这里面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书写不规范,造成了过程不完备而丢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⑴计算题不写“解”就解,证明题不写“证明”就证明,解应用题时,该设未知数的不设,而在解题过程中又出现了未知数,计算结果该写单位的不写,该写答语的不写等;

  ⑵填空题应该直接填写最后的答案,而写上计算或推理的过程等;

  ⑶作图题不按要求,作图不规范,不工整等;

  ⑷部分解答题应先回答再解释或证明;

  ⑸几何证明题跳步书写导致丢分。

  6.填空开放题答案过繁

  解答填空题的开放型试题时,答案不够简单明了过于复杂,导致阅卷老师很难在短时间内领会其意图而丢分。

  7.解题方法过于独特

  有些同学在完成一些解答题时,总想追求方法上的新颖和独特,此时,此题这样的想法很不可取。

  8.难题太难,自信不够,写写停停,草草收场

  [应考秘诀]稿纸要合理利用

  1.中考题一般都是按从易到难的顺序编排,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可以达到思维的顺畅和调节,能使你发挥出最大的潜能。遇到生题和不会做的题可以先放一放,千万不要因为一道题思考时间过长而没有时间做会做的题,一般来讲填空、选择题平均每题2分钟,一道解答题的思考时间给自己限定为10分钟左右。

  2.分段得分。近几年中考数学解答题有“入手容易,深入难”的特点,第一问较容易,第二、三问难度逐渐加大。因此,解答时要注意“分段得分”,步步为营。首先拿下第一问,确保不失分,然后分析第一问是否为第二、三问准备了思维基础和解题条件,力争第二问保全分,争取第三问能抢到分。

  3.草稿纸书写要有规则,便于回头检查。草稿纸可以折叠成几层,逐层使用并记上题号,以备检查时使用,这样可以避免从头再来而浪费时间。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