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张某与王某是同村村民,二人约好一同外出打工,但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只好返家。途中在某火车站转车时, 二人身上所带钱已所剩无几, 看到车站附近有一杂货店, 顿生邪念,商量去抢杂货店, 就用剩余的钱买了二把匕首。 深夜, 二人手持匕首去敲杂货店的门, 店主开门后,二人即往店内挤,店内有数人在打麻将,见有陌生人来,即喝问“干什么的”?张、王只好连声说“对不起”,后被送到派出所。对本案的评价,错误的是()
A.张、王的行为构成抢劫罪未遂
B.张、王的行为只构成非法进入住宅罪,不构成抢劫罪
C.张、王的行为构成抢劫罪和非法进入住宅,应当数罪并罚
D.张、王的行为构成抢劫罪预备
2.下列哪些属于教唆未遂,应以犯罪未遂论处()
A.甲教唆乙杀人,乙拒绝实施杀人行为
B.丙教唆丁杀人,丁尚未来得及实施杀人行为,即被抓获
C. 张三教唆李四杀害王五, 但在此之前, 李四早已接受田某的教唆, 已有杀害王五的决意,事后果然杀死了王五
D.周某教唆卢某入室盗窃,卢某却强奸正在房间里睡觉的女主人
3.关于此罪与彼罪的区分,错误的说法是()
A.甲使用暴力绑架乙之后,直接向乙索要财物的,构成敲诈勒索罪
B.张三开办了一个砖瓦厂,其夜间也将工人长时间关闭在车间内强迫其劳动的,构成非法拘禁罪
C.李四因受刑讯逼供无法忍受痛苦而跳楼自杀的,逼供者构成故意伤害罪
D.丈夫与妻子吵架,在其极端愤怒时,剥光妻子的上衣,使其当众出丑的,构成强制侮辱妇女罪
4.下列关于共同犯罪的表述,错误的有()
A.钱、赵二人共谋去某商场行窃,赵某留在商场外观望,钱某撬门进入,窃取了价值数万元的物品。 钱某认为, 放把火可以破坏现场。 于是, 在离开前用打火机点燃了商场内的服装。后钱某把放火一事告诉了赵某。二人都应构成盗窃罪、放火罪
B. 张某、 李某经共谋后于深夜蒙面携带管制刀具进入一狭窄街巷抢劫。 张某叫李某把住街口, 防止其他人进来, 自己深入街巷, 持刀抢劫了一妇女现金3000元。 张某欲独吞此款,与李某会合时,对李讲:“这妇女身上一分钱都没有。”李信以为真。李不构成抢劫罪
C. 被胁迫的人, 在身体受到强制, 完全丧失意志自由时实施某种危害行为的, 不成立胁从犯
D.李某教唆精神病人王某杀人的,不成立共同犯罪,而属于间接正犯
5.关于自首中如实供述的说法,哪些是错误的()
A. 犯罪嫌疑人自动投案后, 如实交代自己的杀人行为, 但是拒绝提供凶器藏匿地点的,不成立自首
B.犯有数罪的犯罪嫌疑人自动投案后,仅如实供述所犯数罪中部分犯罪,并一直主张自己是正当防卫的,仍然成立自首
C.主犯只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对其他同案的共同犯罪事实拒绝陈述的,不能认定为自首。
D.犯罪嫌疑人自动投案并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后又翻供的,但在二审判决前又如实供述的,应当认定为自首。
6.关于自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自首又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B.已宣判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尚未掌握的罪行,只有与司法机关已掌握的或者判决确定的罪行属不同种罪行的,才成立特殊自首
C.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中犯罪较轻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可以免除处罚)
D.被采取强制措施的被告人,如实供述司法机关尚未掌握的罪行,与司法机关已掌握的或者判决确定的罪行属同种罪行的,仍然属于自首
7.下列与犯罪故意有关的表述,错误的是()
A.防卫过当时,行为人的罪过不可能是直接故意
B.假想防卫的情况下,行为人应该有过失,不可能无罪
C.甲试图故意伤害乙,由于乙躲闪,匕首刺中了丙并导致其死亡。对乙而言,甲成立故意伤害罪;对丙而言,甲成立过失致人死亡
D.甲欲盗窃枪支,但只取得一般财物的,仍应成立盗窃罪
8.下列情形中,不属于累犯的有()
A.甲犯1991贪污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1998年被假释,1999年犯强奸罪,应处8年有期徒刑
B.乙因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1999年刑满释放,2003年因交通肇事应判处有期徒刑1年
C.丙因盗窃罪被判处拘役5个月,1999年7月刑满释放,又于2002年5月犯抢劫罪,并将被害人打成重伤
D.丁犯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刑满释放后第4年犯故意杀人罪
9.甲先后犯三罪,一罪被处拘役;一罪被处有期徒刑5年,并处罚金1万元;一罪被处死刑,对其数罪并罚时()
A.只能判处死刑
C.体现了吸收原则
B.应当判处死刑并处罚金
D.体现了并科原则
10.下列关于犯罪中止的表述,错误的是()
A.王某(男)与周某(女)长期通奸。王为达到与周结婚的目的,与周共同谋害其丈夫赵某。王向周提供毒药准备好,但周没有按约定的办法实施毒杀行为,而是将毒药抛弃,王某、周某都属于犯罪中止
B.犯罪分子自以为能将犯罪进行到底而自动停止犯罪,但客观上该犯罪不可能进行到底,不是犯罪中止
C.抢劫罪犯认为犯罪条件不成熟而停止犯罪的,是犯罪中止
D.基于杀人的意思对他人实施暴力,见被害人流血不止而心生怜悯,将其送到医院,被害人经治疗仍然受重伤的,行为人不是犯罪中止
11.下列情形中,哪些符合偷税罪客观方面的要求()
A、纳税人偷税数额占应纳税的10%以上不满30%,偷税数额在1万元以上不满10万元的
B、扣缴义务人因偷税被税务机关给予两次行政处罚又偷税的
C、扣缴义务人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的10%以上且在1万元以上的
D、偷税数额占应纳税额的30%以上并且偷税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
12.下列有关走私犯罪的表述,错误的是哪几种()
A、武装掩护走私的,构成武装掩护走私罪
B、以暴力、威胁方法抗拒缉私的,属于牵连犯,应择一重罪处断
C、逃避海关监管将境外固体废物运输进境的,构成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
D、走私普通货物、物品,偷逃应纳税额5万元以下的,不构成犯罪
13.下列行为中构成故意杀人罪的是()
A.甲在实施抢劫之后,为了灭口,将被害人杀死
B.乙强奸某女,引起某女自杀
C.丙与丁通奸多年,某日,丙要丁杀死其夫,丁不同意。丙毒打丁,并砸毁其家中物品,扬言如果丁2日内不能杀死其夫,就要丁自杀,丁走投无路,自杀身亡
D.某男与某女相约自杀,欺骗某女先自杀后,该男逃走
14.下列哪些行为构成强奸罪()
A、拐卖人口者奸淫被拐卖的妇女的
B、收买人强行与被拐卖的妇女发生性关系的
C、运送他人偷越国(边)境,对被运送人有强奸行为的
D、利用从属关系以胁迫手段奸淫现役军人妻子的
15.下列关于经济犯罪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甲购买假币后使用,构成犯罪的,应以购买假币罪、使用假币罪并罚
B.乙出售、运输假币构成犯罪,同时有使用假币行为的,应从一重罪处断
C.丙实施抗税行为导致税务机关工作人员死亡,应构成故意伤害罪
D.丁与扣缴义务人共同实施抗税行为的,以抗税罪的共犯论处
16.下述案例中,哪些行为构成绑架罪()
A、甲借2万元给乙购买毒品,但事后乙始终不归还此款,甲以索取债务为目的绑架乙
B、张三为迫使法院修改对己不利的民事判决书而绑架法官作为人质
C、李四以勒索财物为目的偷盗婴幼儿
D、王五以出卖为目的绑架妇女、儿童
17.甲乙共谋伤害丙,进而共同对丙使用暴力,导致丙身体的某一部位受重伤。但是,不能查明该重伤由谁的行为引起。对此,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
A、由于证据不足,甲乙均无罪
B、甲乙成立故意伤害罪的共犯,都应对重伤结果负责
C、由于证据不足,可以考虑认定甲乙成立过失致人重伤罪
D、由于证据不足,甲乙成立故意伤害(致人轻伤)罪的共犯,但都不对重伤结果负责
18.下列那些情形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A、私自架设电网致人伤亡
B、破坏矿井通风设备
C、盗窃城市中道路上的下水井盖9个,销赃得款300元
D、在人群密集处驾车撞人致使多人伤亡
19.甲、乙共谋次日对丙实施抢劫。次日由于甲的妻子的坚决阻拦,甲没有前往犯罪地点,乙独自一人抢劫了丙价值5万元的财物。关于本案,以下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甲、乙构成抢劫罪的共犯
B、甲、乙不构成抢劫罪的共犯
C、甲成立抢劫罪预备,乙成立抢劫罪既遂
D、甲、乙都属于抢劫罪既遂,都应对被害人5万元的财产损失承担刑事责任
20.被害人甲在火车站购票处买好车票后匆忙赶往入站口,但将提包忘在售票大厅。5分钟后乙进入大厅发现此包, 即高声询问“谁忘了拿包”?但无人理会, 乙迅速将包拿走隐藏。15分钟后被害人返回寻找,发现财物已丧失。乙不可能构成()
A.侵占罪
B.盗窃罪
C.诈骗罪
D.抢夺罪 三、不定项选择题
甲欲强奸在偏僻的小路上行走的乙(女,28岁) ,上前抓住乙的手不放,乙为摆脱犯罪人的纠缠,只好编造事实说自己“有性病”。甲于是只好说“那就算了,我害怕传染”。但甲并未独自离去,仍然尾随在乙身后,突生抢劫财物的歹念而对乙实施暴力,但是乙强烈反抗。甲无奈只得请求站在不远处的丙(12岁)帮忙按住乙的脚,然后自己将乙打成重伤。此时,甲的好朋友丁路过现场, 明知甲要抢劫乙的财物, 而与甲一起将乙的钱包拿走。 二人分赃不久,丁待甲离开后,自己回到刚才的犯罪现场,见被害人因为受惊吓、伤害等原因,还躺在地上不能动弹,就心生怜悯之情,将被害人送到医院。被害人经治疗3个月后,身体恢复正常。
问题:1.对甲为抢劫财物所实施的一系列行为的评价,错误的是()
A.抢劫罪
C.抢劫罪的教唆犯
B.故意伤害罪
D.抢劫罪,但是要对重伤结果负责
2.在乙说自己“有性病”之后,甲说“那就算了,我害怕传染”,甲的行为()
A.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C.成立强奸罪中止
B.成立强奸罪未遂
D.应当免除处罚
3.对与丙有关的行为的分析,正确的是()
A.丙成立抢劫罪的帮助犯
B.丙不构成犯罪
C.甲是间接正犯,应对丙实施的行为负责
D.教唆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依照刑法第29条的规定,应从重处罚
4.关于丁抢劫乙财物这一行为的判断,错误的是()
A.丁是抢劫罪的帮助犯
B.丁是抢劫罪的共同实行犯
C.丁应当对乙重伤的结果负责
D.丁构成抢劫罪既遂,但不应当对重伤结果负责
5.对丁将乙送到医院的行为的讨论,下列哪些观点是正确的()
A.属于犯罪中止
B.只属于有悔罪表现
C.属于自动投案
D.不影响抢劫罪既遂的成立
四、案例分析
(一)甲因为生活琐事和邻居丙发生口角纠纷后,相互打斗。甲使用暴力故意伤害丙,并致其轻伤,丙随后被送往医院。丙在医院治疗时,由于医院发生火灾,丙被烧死。在司法机关对甲的行为进行追究以前,丙的妻子乙多次找甲评理。甲极其愤怒,欲杀乙,在山崖边对乙连砍了5刀,乙重伤昏迷,甲以为乙已经死亡,遂离去。但乙在自己苏醒过来后,刚迈了两步即跌下山崖摔死。
问题:1.甲的伤害行为与丙的死亡结果之间是否有因果关系?(5分)
2.就乙的死亡而言,甲构成何罪?(5分)
(二)2003年5月19日下午,S与W共同协商外出购买毒品吸食,W便与J等人预谋乘机抢劫S财物。后W将S带至其居住的出租房内等候出售毒品的人员,并先行通知了J等人。J等人闯入该房, 令W离去, 并对S进行殴打, 当场劫得S手机及银行存折等物。J等人逼迫S说出存折密码, 但因当天银行放假而未取成。S在威逼之下与其亲友通电话, 谎称在外地与人打架,自己把他人打成重伤,急需3万元为他人支付医疗费。次日中午,该笔钱汇入指定的银行账户内,J等人将该款取走,S在被关押25个小时之后被释放。
问题:
1.J某等人非法关押S25个小时的行为,是否应当以非法拘禁罪定罪量刑?(4分)
2.被告人J逼迫被害人S向其亲属要钱的行为,构成敲诈勒索罪、绑架罪还是抢劫罪? (6分)
3.被害人J的行为最终应如何评价?(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