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经济法主体是指依据经济法而享有权力或权利,并承担相应义务的组织或个人。关于经济法主体资格的取得,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调控主体与受控主体取得经济法主体资格的法律依据是完全相同的
B.接受调控或规制的企业等市场主体资格取得主要是依据反映主体平等精神的民商法
C.经济法主体资格的取得具有差异性或多源性
D.调控主体和规制主体资格需要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特别是专门的组织法的规定才能取得
教材第8页,经济法主体资格取得
2.从经济法主体行为的层级性来看,在财政法领域,国债的发行行为属于( )。
A.基础性行为
B.高层次行为
C.市场对策行为
D.抽象行为
教材第15页,经济法主体行为的层级性
3.对于经济法主体的行为,从行为效果角度作出分类的是( )。
A.单方行为和非单方行为
B.自为行为和代理行为
C.抽象行为和具体行为
D.积极行为与消极行为
教材第13页,经济法主体行为从行为效果角度分类
4.经济法主体的行为可以分为基础性行为和高层次行为。对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经济法主体行为的层级性,在经济法中具有特殊性
B.国债的发行行为是基础性的行为,国债的发行与偿还中体现的调控是高层次的行为
C.税收的征收行为是基础性的,税收调控行为是高层次的
D.货币的发行行为是基础性的行为,而通过货币供应量的变化而实施的调控行为,是高层次的行为
教材第15页,经济法主体行为层级性
5.由于接受调控和规制的主体主要是市场主体,因而其权利可以统称为“市场对策权”。对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在通常情况下,对于市场主体的“市场对策权”一般是不加限定的
B.国家实施的宏观调控和市场规制,在一定程度上会构成对“市场对策权”的限制
C.从一定意义上说,“市场对策权”本身也是经济自由权的一种体现
D.“市场对策权”不存在于平等的市场主体之间
教材第21页,市场对策权
1.国家调整银行存款利率的行为,属于( )。
A.非单方行为
B.单方行为
C.调控行为
D.市场主体的对策行为
考核经济法主体行为分类的理解
2.关于接受调控和规制的主体要承担经济法所规定的相关义务,这些义务主要有( )。
A.对于那些具有法律约束力、强制执行力的调制行为,不能从事违法的博弈活动
B.在其行使竞争权的过程中,不能采取不公平的方式,或者不正当竞争的手段,去损害其他竞争主体的利益
C.不得从事违反诚实信用、公序良俗和公认的商业道德的行为
D.消费者个人一旦从事经营性活动,同样也要依法竞争
教材22页,考核接受调控和规制方的主体义务
3.各类调控主体和规制主体在享有宏观调控权和市场规制权等职权的同时,也要履行相应的职责。这些职责主要包括( )。
A.贯彻法定原则
B.依法调控和规制
C.不滥用或超越调制权
D.不得弃权
教材20页,调控、规制主体的职责
“市场对策权”的主体仅针对企业,不包括消费者。( )
教材第21页,市场对策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