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各种考试,考生们都希望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方法,以下是三位顺利取得注册税务师执业资格证书的“过来人”的经验之谈,希望能够给读者以借鉴。
经验一:大网撒、重点抓
张先生原本是“门外汉”,对财务会计和税法一窍不通,要由浅入深、由点到面,再到融会贯通掌握,的确有一定的难度。他把自己的学习方法戏称为“大网撒、重点抓”的点面结合法。
因为从拿到教材到考试仅有五个月的时间,所以每个月就必须学完一门。张先生要求自己每天至少保证4个小时的看书时间,而且,每小时至少要看10页。如果有时间,还要尽量多看几页,以便腾出冲刺阶段的全面复习时间。
张先生将每一科目的学习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读透教材阶段,也就是“大网撒”阶段。这个阶段看书关键在于“细”,要逐章逐节仔细看,在读透弄懂的基础上,圈出看书的重点、难点和疑点,然后分别记录下来。第二阶段是做题阶段,既是对教材的消化理解阶段,也是将知识点前后贯穿的阶段,这个阶段关键在于“透”。只有通过做习题,才能将知识点从前到后地串起来,才能对教材的理解达到“透”的程度。做习题也要得法,要一边做一边找出做错的原因。第三个阶段是再读书阶段,也就是“重点抓”的阶段。这个阶段,一边将做题时弄错的地方加深记忆,一边注意新的税收政策和经济改革热点,这些地方往往都是考试的重点。
经验二:面面俱到法
刘先生是财会专业出身,他认为,要全面掌握教材,应该采用“面面俱到法”。
刘先生的原则是“宁可多看一千,绝不放过一点”。在他看来,考试的目的不仅在于拿个资格证书,而是为了真正学到知识;取得注册税务师资格的目的,不在于一定要从事税务代理行业,而是要通过学习的过程,将从前的税务、财会知识,不断地充实、更新、积累、实践。所以,在复习过程中,不论大小知识点,刘先生都给予同等重视,甚至常常就一个小知识点扩展出所有与其有关的知识点。做模拟题最可以检验自己的复习程度,所以,在做题过程中,出现错题,刘先生通常会翻开教材再强化一下该知识点,考试前,基本达到了了然于胸的境地。刘先生认为重点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押所谓的重点、难点,成功率微乎其微。把目标定得较高往往可以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有些考生考前抓重点,目的是为了及格,结果只差那么一点点;另外一些考生把目标定在门门拿高分上,结果门门都顺利过关了。
需要注意的是,刘先生的“面面俱到法”,必须有足够的复习时间作为保证。
经验三:重视答题技巧
刘小姐一直比较信奉“任何考试都是有规律可循的”,她的顺利通过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自己“修炼”了数年的答题技巧。
她认为针对从事税务代理行业的考生来说,一定要分清“考试是考试、工作是工作”。这些考生在执业时,通常执行的是一些地方性的税收政策,而教材中所讲的税收政策,则是全国通用的宏观税收政策。所以,考生一旦将执业中的地方性规定混进去,往往适得其反,所以在复习时一定要把二者存在差异的部分记清、记牢。再者,通过这几年的试卷不难看出,试题的计算量增大了,答题的时间很紧张。最好的办法是,将前面单选、多选题中概念性、记忆性的题迅速、准确地做完,以腾出更多的时间做后面的题。在做综合题时,要浏览全题,并把要答的题目搞清楚,然后再着手计算。因为往往这些题目中的问题是互为联系的,前面的答案就是后面问题的已知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