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档频道 > 办公其他 > 调研报告 >

调研我县留守儿童学习情况的调研报告(2)

2013-05-10 
各级关工委代表、各级共青团代表进行座谈,就留守儿童“学有所成”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和探讨,现将专题调研情况和建议报告如下:

   第二、家庭教育的“误区”。

  就父母而言,抚养孩子是自己应尽的职责,教育、管理孩子也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但一些常年在外务工、经商的家长,由于经济条件宽裕,出于一种补偿的心理,当孩子要钱时总是十分慷慨,毫无计划、亳无节制。由于学生缺乏一定的理财能力和自控能力,他们自恃家长有钱,模仿大人请客过生日,请客上网吧,花钱请人做作业,久而久之,生活上追求享受,学习上怕吃苦头,不思进取,自由散漫,玩物丧志。在隔代抚养中,有的长辈管教不严、一味纵容,有的长辈不辩是非、偏袒孩子的不良行为,无形中滋长了留守儿童骄横跋扈的气焰,“骄”、“娇”二气十分严重。有的监护人甚至认为孩子的成长主要靠学校,说:“孩子在学校,家长出钱学校管,自己还操什么心?”这种教育理念与思想认识的偏差,大大增加了学校对留守儿童管理教育的难度。

  第三,学校教育的“困区”。

  就学校而言,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周一至周五还好说,但是一到了双休日,老师就感受到鞭长莫及。出了问题找不到监护人,许多留守儿童以自我为中心,逆反心强,加上设在教师面前的“高压线”太多,学校老师不敢采用严厉措施。学校虽对留守儿童指定老师管理,但是随着留守儿童队伍的日益庞大,教学竞争日益激烈,老师很多时候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往往只能听之任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三、解决问题方法初探

  2005年省教育厅下发了教基(2005)20号文《关于做好我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教育工作的意见》指出:健全制度建立机制,充分发挥学校在关爱农村留守孩子中的积极作用。十七大后,区委、区政府对这一工作高度重视,区文教体局、区关工委、团区委、妇联等有关单位做了大量的工作,2008年6月3日,区政府办还专门印发了《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工作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以便建立健全留守儿童工作机构,形成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分工负责的有效工作机制,以切实解决留守儿童“学有所教”问题。通过方方面面的努力,至今已初步探索出了不少解决留守儿童“学有所教”工作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第一、建立留守学生档案。留守儿童人数虽多,但他们并不是集中在学校的一个班或几个班,而是广泛分布,因而增强了学校班级管理的难度。同时,每个留守学生所表现出来的特征也不一样,为了准确地掌握留守学生的真实情况,大柳初中、章广中学、乌衣小学、章广小学等学校以班级为单位,以班主任为主力,认真摸底调查。通过家访、电话了解留守学生的家庭情况,掌握父母的外出动向以及托付于何人何地等情况。同时,将调查情况认真分析,分类梳理,详实的掌握留守儿童的真实情况,并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及时掌握他们家庭成员的信息,了解他们的在家在校的表现,摸清他们的思想变化,准确预测他们可能出现的行为,防患于未然,杜绝了一些可能出现的问题。

  第二、教师“托管”。大柳初中在留守儿童管理中,要求每个留守儿童找一个自己熟悉而又信任的老师委托管理。托管老师以班主任为主,也可以是任课老师,或者校工。建立托管关系后,学生每周必须与托管老师进行至少一次的思想交流及学习,生活情况汇报,托管老师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就相当于学生的第二父母。学校每月定期召集托管老师、班主任老师交流情况,有针对性地指导托管工作,每学期末要安排一次托管老师与留守儿童监护人见面会,以加强联系,形成教育合力。当学生在校表现出现异常时,托管老师及时通知监护人到校,加强学校与监护人之间的联系,使管理更加及时有效,更加到位。

  第三、成立自立组织。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根本在于引导他们建立健康、乐观的心理状态,锻炼独立、自主的生活能力,从而促进他们自然、顺利成长。留守儿童中有个别孩子很懂事,能正确看待自己的处境,认为父母不在身边,我们更应理解父母的难处,更应为父母减少担心,觉得在家里累点苦点也很自然。为此,章广中学等学校在班级成立“独立自助小组”,学校成立“留守儿童”委员会,选用其中具有独立能力的孩子担当成员,从而扩大他们的影响,发挥他们的辐射作用,让他们在老师、学校的引导下自己管理自己,从而保障自我锻炼。这样,既可增加心理倾诉渠道,增进伙伴之间的友情,又可找到“家”的感觉,同时自己的组织便于随时请教,随时求助。同时建立“一组、一家长、一中心”机制。“一组”指的是学校在留守生中打破年级、班级界限,组建校外学习小组,由高年级各方面表现好的学生担任小组长。每个小组由一名指导老师负责,每周组织一次集体活动,比如小组成员互相检查作业、开展校外表现评议等。“一家长”指的是从本地较高威望的党员、教师、干部中聘请一些编外家长,其主要职责是做好留守儿童品行方面的教育引导工作,定期向学校反映孩子在校外的表现。“一中心”指的是鼓励有条件的退休教师或个人创办留守儿童托管中心。

  第四、通过“亲情补充”弥补“情感饥饿”。漫漫留守岁月使—部分留守儿童的亲情观念日渐淡薄。一位留守儿童《我不喜欢月亮》一文中写道:“我不喜欢看月亮,因为月亮每个月的十五都会圆,而我的家人却没有团圆。我是那么的希望父母能够和我—起吃团圆饭,一起看月亮。”据此,—些学者认为,农村留守儿童是—群“情感饥饿”的孩子。情感的缺失会使他们在人格发展上出现很大的扭曲和变形。例如,这些孩子由于“情感饥饿”很容易对父母产生怨恨,成年后会滋生怨恨社会甚至报复社会的不良心态等等。针对这种情况,章广中学开设了“二线一室”。即:开通“亲情热线”,让外出务工家长定期与子女通电话;开通“师长热线”,让外出务工家长可随时与班主任取得联系;设立“心理健康咨询室”,安排有经验的教师担任心理医生,及时帮助留守儿童解决心理上的困惑。同时还以“师爱助你成长”为主题深入开展有助于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各类活动,如“主题班(队)会、您在他乡还好吗、书信竞赛活动、集体生日、法制安全讲座”以及“我为留守生献爱心”等活动,让留守儿童充分感受到来自学校大家庭的“亲情补充”,来弥补情感饥饿。

  第五、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关爱留守儿童。团区委、少儿工委、关工委、妇联、科协等群团组织,要经常与学校联合开展活动,为留守儿童提供更多的关爱。团区委以“平安家庭”、“和谐家庭”为载体,组织留守儿童成立各种兴趣小组,把留守儿童凝聚起来通过开展“一帮一”结对、城乡少年手拉手、“希望工程”重点扶助与捐赠等一系列活动,动员和吸引留守儿童和监护人自主参与、自我教育、亲子互动、共同提高,努力为留守儿童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空间和健康的生活、学习环境。连续举办五届军事科技体验夏令营,培养留守儿童自强自立精神。在开展城乡少先队员手拉手活动中,汪郢中心小学40名留守儿童和琅琊区琅琊路小学40名少先队员互访,共度六一儿童节。常山小学60名留守儿童参观振华家电有限公司,并与员工子女交流,收获很大。暑假期间,团区委联合中国科技大学等高校结合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走村入户,开展“启明星计划”等活动,访问留守儿童,在丰富他们生活的同时,也为我区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提供实实在在地服务。

  让留守儿童在社会生活中与其它孩子一样欢乐和睦,积极向上的成长,还需要社区、村组等方方面面的努力。如区关工委要求村关工委参与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章广镇鸦窝村原党支部书记江金奎2008年春节把本村6个父母在外地务工,不能返乡过年的孩子接到自己家中,全家人和孩子们一起过一个难忘的团圆年,还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每人给30元压岁钱,使孩子们倍感温暖。2008年春节前夕,区关工委还组织慰问了部分父母在外务工不能返乡过年的留守儿童,使孩子们感到,我们的社会处处有亲人。

  四、几点建议

  留守儿童问题是社会经济转型期的产物,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存在。就我区而言,虽然各方面工作卓有成效,摸索出了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但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显然还很不够。因此,我们建议: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