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档频道 > 办公其他 > 工作报告 >

开展阿尔村羌文化保护项目的工作报告(3)

2013-04-22 
继2011年9月29-10月3日chp三位志愿者王云霞、罗吉华和高巍对阿尔村进行实地考察之后,阿尔村羌文化保护项目正式进入第二阶段工作。此阶段工作的主要目的是,在阿尔村全面启动项目,组建阿尔村志愿者队伍。

  (四) 培训志愿者

  在此阶段工作中,我们通过多种方式对报名参加志愿者的村民进行培训,在核心志愿者会议和三次村民会议上,以及走访志愿者时,都不失时机地介绍项目的理念、方法和目标,我们一起讨论大纲、记录项目、记录格式等方面的内容,并为志愿者提供了专用的记录本和笔,对报名参加技术突击队的志愿者也进行了相关的技术操作培训。我们的核心志愿者余正国经过初步培训,已经用相机、摄像机、录音笔等设备记录下了羌历年的过程和内容。而其他的一些志愿者也在开始思考自己所要记录的内容,我们11岁的小志愿者余正樱桃就正在向她的妈妈打听羌族的洋芋糍粑是如何做出来的。

  (五) 平整诵经台

  按照羌族的传统,羌历年只能在村寨的老庙里(也就是诵经台所在)举行。巴夺组的羌历年决定在农历十月初五与初六两天举行,于是组里提前布置好各位村民在羌历年中所要发挥的作用,例如砍杉干、扫雪、准备祭品等,其中一项重要任务便是平整诵经台。

  11月20日,农历十月初四。雪终于停了,天终于放晴,能看见高空的蓝色,太阳出来,映在白雪覆盖的世界,那光亮,非常眩目。一群村民带着铁锹、锄头开始清扫从村里到庙基的道路,平整诵经台。村里人说,这是巴夺的老庙宇,供奉着牛神、村寨神、玉皇大帝等神灵。庙宇依山而建,原本很宏伟,上下有石阶梯,还有吊脚楼,可是在“破四旧”的时候被毁一空。如今,这里只看到在20来平米的平台上,还有几处石砌的残垣断壁,石壁上有熏得黑黑的阳尘,供奉台上没有任何神像,只有几块石板提示了神位的所在。一些上了年岁的人还记得以前庙宇的样子,而年轻一代只知道这是庙基。我们也加入了打扫庙基、平整诵经台的行列,拿着锄头铁锹干了起来。虽然没有村民们那样有力、迅速,但是也为羌文化保护尽了一份力。

  (六) 举办羌历年

  羌历年是羌族最为传统的节日,主要是村民庆祝丰收,请神还愿,企盼来年风调雨顺,并制定新一年的村规民约等。可是近年来,许多羌族村寨并不举办集体性的羌历年,渐渐地,这项传统的内容及其所蕴含的意义被许多人淡忘了。阿尔的几个村寨还保留了这个传统节日,这一次我们之所以选择在11月中旬到达村寨,也是希望能促进震后羌历年的恢复。

  原本我们以为村民忙于重建家园以及今年雪灾的影响,对于恢复这个传统节日并不热心。事实证明,我们多虑了。白家夺组的村民首先提出要在已经成为废墟的老寨子办羌历年,而巴夺组长朱光跃告诉我们说:“我只是试探性地问了一下老百姓,这个羌历年我们搞不搞?结果大家都很踊跃,说要搞,为啥不搞!我们巴夺68户,每户出50元钱,把震后的第一次羌历年好好地办起来。”

  11月18日,农历十月初二,白家夺组举办羌历年。早晨十点多,村民们顶着鹅毛大雪,带着羌历年活动所需物品,朝着白家夺废墟上的庙基进发。由于大雪太厚太急,人们只能排成一字艰难前行。在废墟上,80多岁的释比余明龙主持了祭祀仪式,村民杀鸡宰羊,点香燃蜡。雪一直纷纷扬扬地下着,天气越来越冷,这也导致白家夺无法按照传统举行羌历年的一整套仪式。据说,这个寨子几十年来还是第一次举办羌历年祭祀活动。

  11月21日-22日,农历十月初五、初六,阿尔最大的村寨巴夺组举办了震后第一个羌历年。三位释比朱金龙、余世荣、余正国于20日晚从北京赶了回来。21日一大早,释比们就忙活开了,做太阳馍馍、月亮馍馍、准备旗帜、猴皮帽、羊皮鼓、请出“张三爷”等。一切准备就绪,村民们跟着释比上庙、请神、敬神、敲鼓唱经、献羊、杀羊、煮羊、分食等等,活动一直持续到第二天的中午。尽管大多数农户遭受了雪灾,尽管有很多人的新房没有建好还住在过渡房里,但这样一个凝聚团结的氛围足以给村里人带来很多安慰。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