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挑医生‘――所有选择都应是双向选择,病人有权挑医生,不知医生是否能挑病人?玩笑。目前由于优质优价的原则没有在医疗收费上得到很好体现,虽然专家号稍贵一些,但并没有与普通号拉开足够差距,这样会造成专家供不应求的局面,从而使‘病人挑医生政策‘形同虚设。如果真的实行优质优价,大幅度提高专家号的医疗收费,则穷人势必不再有看专家的机会。病人挑医生前提是他要能了解哪位医生水平高、哪个水平低,如何才能让他知晓?难道年纪大、长相温顺的医生就一定好吗?医生的进步离不开经验,实习医生显然没有人会挑,那他又如何进步哪?
‘病人是消费者‘――这还没有成为政策,但我很怕它成为政策。我的担心不是没有理由的,政策是由人大制定的,大家一定知道今年人大曾因卫生部的一位领导‘病人不是消费者‘的言论而大光其火。我对消费者的定义不清楚,故不敢下病人是否消费者的结论。但我总觉得病人看病与其他消费是有区别的,最大的区别在于其他消费在付出代价以后都有所得。而人都是要死的,由于医疗水平所限,许多疾病还无法诊断或无法治逾。病人可能在花了大量的钱之后,病情却毫无起色甚至死亡。如果病人或家属觉得自己是消费者,他此时肯定会委屈万分,这正是医疗纠纷的主要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