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档频道 > 个人其他 > 心得体会 >

围绕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不断改进机关部门党建工作的实践与思考(2)

2011-01-04 
读书人文档频道给广大网友提供最实用的文档资料http://www.reader8.com/data/ 围绕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不断改进机关党建工作的实践与思考区地处浙江省市中心城区,区域内城市与农村并存,既有江南水乡也有山区

读书人文档频道给广大网友提供最实用的文档资料http://www.reader8.com/data/

对机关和农村党员一体化服务,基层党组织活动场所向城乡全体党员开放,党建服务资源向农村和农村党员倾斜,党建服务网络由机关向农村延伸,逐步实现城乡党建基本服务均等化。

二、我区机关党建在统筹城乡基层组织建设中的初步实践

统筹城乡基层组织建设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必须在创新中实践,在实践中创新。近年来,我区机关党建工作紧紧围绕建设“统筹城乡实验示范区”的现实需要,以基层党建工作模式创新为载体,适时转变方式,创新方法,整合资源,扎实推进城乡党建互动联动,为构建统筹城乡的基层党建新格局,进行了有益探索。

模式之一:“组织联建”。深入组织部门机关党组织与农村基层党组织开展“结对共建新农村”活动,以机关和企业事业单位党组织依托,大力推行专业合作组织+支部、协会+支部、商会+支部、“村企联建”等模式,通过组织手段实现了城乡联接。初,区东林镇创立了全市第一个“专业合作组织+支部”龟鳖养殖专业合作社,镇农业服务中心党支部班子成员进入合作社,指导合作社开展工作,带动了全镇360多户农户入社,年产值近3亿元。截至目前,全区依托产业主管单位党组织围绕花卉苗木、特种养殖、童装生产等块状特色经济,帮助建立各类合作社、协会、商会党组织15个,共有86个村与机关企业事业单位联合建立了区域性党组织。

模式之二:“人才流动”。加大城乡干部人才选拔培养力度,强化双向挂职、双向培养力度,完善“双岗”制,全面推行“一人双岗”的“一线工作法”制度,通过选派区、乡镇机关干部担任村党组织副书记等方式,引导机关干部统筹工作精力和工作方法,帮助基层发展;选调一批优秀村党组织书记到乡镇新农办、拆迁办等重要的职能部门担任副主任,努力培养一支既会想问题又会做事情、既熟悉基层又适应机关的复合型村级干部队伍。依托区、乡镇党员服务中心平台,加强流动党员管理,大力实施“三引”工程,鼓励农村流动党员引资金、引项目、引人才回发展。,共有216名党员回吴创业,引进项目37个,带动了白茶种植等产业发展,扩大了知名度。

模式之三:“活动互联”。 积极开展“城乡党支部结对共建、城乡党员结对互助、机关干部与农村群众结对帮扶”活动。在区机关部门中广泛开展了以“学习型、创新型、务实型、服务型、自律型”为主要内容的“五型”机关创建活动,并把服务新农村建设、服务党员、服务农民纳入到“五型”机关创建范畴,区级机关党组织以“部门领导领衔破难”等多种形式,掀起了城乡班子联创高潮。目前全区共结成各类“一帮一”对子1735对。9月,在八里店镇章家埭村成立了全区第一个“区域共建理事会”,把区公安分局八里店镇派出所等共建单位资源进行了有效整合,探索形成了以村党委牵头、结对单位全力配合支持的区域共建新模式。依托社区义工平台,组织开展城乡党员志愿者主题实践活动,不断满足居民群众实际需求。

模式之四:“资源共享”。以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的开展为契机,组织了45个区级部门、166名科局级领导干部、22个非公企业与行政村、城市社区开展“三结对”活动,通过部门帮村、干部驻村,在发展资金、致富项目、实用技术等方面给予农村基层党组织帮扶。统筹推进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整合机关党组织资源,将村级办公阵地建设成为机关党员联系基层、服务群众的教育基地。在区供销社党总支的协调下,妙西镇妙山村与浙北大厦“牵起了手”,投资建设了集商贸、娱乐等服务业的集中场所,为引导企业多行业、多层次参与农村、农业开发、经营、建设走出了一条新路子。积极鼓励城市企业、营销公司、各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与乡村联姻,通过建基地、建企业、建协会形式,推进农业产业化和农民市场化。在市、区相关部门党组织的关心支持下,成功探索了八里店镇后林村“物业项目经营型”和埭溪镇经济薄弱村脱贫基地“异地集中开发型”两大经济薄弱村脱贫发展的有效模式,有力推动了农村经济发展。

三、我区机关党建在统筹城乡党组织建设中的主要问题

尽管近年来,我们在推动机关党组织与农村党组织党建联动方面进行了一些创新,初步形成了统筹城乡党建的基本框架。但在实践中,我们感到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

1.“内循环”现象。这是机关党组织与农村党组织之间,党建工作条块分割,资源不能有效配置的一种失衡现象。调研发现,当前不少部门的机关党建工作还停留在传统意义上的“院墙内”党建。看起来组织活动基本上没有间断,但总是里面“热热闹闹”,外面“冷冷清清”,基层没有感觉,群众没有感知。部分机关党组织缺乏活力,仍是关门抓党建、闭门讲奉献、守门搞服务,党建工作体内循环。机关党组织定位也很模糊,变成机关的一个部门,行政领导思想上也把机关党组织当作一个处室,机关党组织很难开展工作,机关党建工作在推动城乡统筹中的效果就可想而知。

2.“撂挑子”现象。这是机关党组织与农村党组织间联而慢动、联而不动的一种不良互动现象。调研发现,虽然通过组织机关党建联动活动,机关与农村党组织以结对子、找项目等形式“联”起来了,但其中部分对子没有很好地“动”起来,有的结对还停留在签协议书的活动初期,导致活动进展慢、人员难到位、经费难保障,甚至有少数农村党组织认为党建互动就是城市帮扶农村,存有等、靠、要等传统观念,从而导致此类联而不动、单向帮扶等现象的出现。

3.“反扩张”现象。这是机关与农村党组织间负债结对、效益反弹的一种负面互动现象。开展机关、农村基层组织联动,最终目的就是要实现城乡共赢发展、让群众得到实惠。但实际操作中,少数机关党组织在互动过程中,没有真正找准城乡双方的对接“共赢点”,盲目结对,使得活动的反向投入大于实际效益。同时,在上级评比、同级攀比的促动下,有些结对村党组织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忽略社会效应,难免会导致与城乡党建联动的初衷相违背的“负效应”出现。

四、围绕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加强机关党建工作的对策措施

围绕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切实加强和改进机关党建工作,就是要顺应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趋势,在总结现有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新路子、新方法,着力在机关党组织与农村党组织在“组织共建、人才共育、党员共管、活动共联、资源共享、机制共筑”上做文章,全面协调推进城乡基层党建工作。

(一)确定具体目标

1.加强基层组织。通过创新体制机制,切实解决城乡党建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不断提高城乡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整体水平,使基层党组织的功能定位更加符合科学发展,组织架构更加适应城乡统筹,基层领导干部更加胜任发展使命,工作方式方法更加有利于城乡和谐,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增强,党执政的组织基础进一步巩固。

2.激发党员活力。适应城乡统筹发展的需要,及时对党的活动方式和党员教育管理等方面进行调整改革,使党员在城乡统筹发展中的权利得到进一步保障,实际困难和问题进一步解决,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发挥,党员队伍的先进性进一步保持和发展。

3.服务城乡统筹。通过以城带乡、城乡互动、共建共享,增强机关事业单位党员统筹城乡发展的大局意识、推进城乡统筹的责任意识,提高统筹城乡发展的谋划能力、引导能力、服务能力、参与能力、帮扶能力,使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服务城乡统筹发展的意识进一步增强,本领进一步提高,作风进一步改进,真正成为城乡统筹发展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

4.促进科学发展。通过统筹机关党的建设与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统筹机关党的建设与农村党的建设,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基层得到进一步贯彻,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得到进一步树立和落实,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真正保障城乡统筹发展扎实推进,“南太湖农村幸福社区”建设顺利实施。

(二)紧扣关键接点

1.共赢是“生命线”。在机关与农村党组织互帮互助过程中,要积极探索整合城乡资源、推进区域合作的有效途径,始终坚持城市支持农村与农村反哺城市的有机结合,一方面要注重促进和加快农村的发展,逐步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另一方面要注重兼顾和符合城市的利益,加速促进机关工作的全面发展,努力开展城乡经济社会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良好局面。

2.项目是“牛鼻子”。项目既可以直接产生经济效应,又可以催生社会效应。因此,要全面树立“主题转化为项目,项目转化为效应”的工作理念,在充分挖掘区域资源优势、找准城乡供需关系的基础上,大力开发具有本地特色的项目,将组织结对延伸为项目结对,变项目共赢点为互帮互助对接点。在项目对接过程中,要进一步整合各方资源,对项目发展进行战略性思考,有步骤、分阶段进行科学规划,确定不同阶段达到的工作目标和行动方案,避免长期的科学规划被求新求异的短期实验所取代。

3.考核是“检测仪”。在实践过程中,如何科学评判活动效应、合理划分参与主体的职责,需要建立一整套科学合理符合实际的考核评价体系。要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和衡量机关党建工作,完善机关党建工作考核评价机制,把统筹城乡党建工作作为考核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业绩的重要内容,注重考核统筹城乡党建工作的实效,注重考核党员、群众对城乡一体党建工作的公认度和满意度,形成各级党组织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常抓不懈的工作局面。

(三)探索工作路径

1.着眼于推进组织联网,创新城乡互补、整体联动的组织体系。一是建立城乡党建联席会制度。按照构建“统筹兼顾,统一规划”的要求,建立城乡党建联席会制度,定期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机关各部门党组(党委)、各级地方党委协同配合,加强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的理论研究,加大宣传力度,共同营造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的良好环境和氛围。二是推动机关党组织动态延伸和向农村覆盖。在现有按地域、单位为主设置党组织的基础上,创新党的组织设置模式,按照系统管理为主、属地管理为辅的原则,对派驻镇、乡站所(如工商、公安等)实行双重管理,使系统机关党组织成为城乡结合的党的基层组织。依托重点项目,采取以牵头机关党员为主,联合项目建设聚集的其他党员,共同组建重点项目党组织,充分发挥机关党组织对重点项目完成的保证、监督作用。依托产业链条,将机关直属站所与龙头企业、产业协会、专业合作社等单位联合起来,共同组建产业型党组织,充分发挥主管部门直属站所的行业管理和产业服务作用。三是进一步明确上级机关工委对下级机关工委的领导或工作指导关系。继续加强县区机关工委对乡镇机关党组织的领导或工作指导关系,创新机关党建工作的领导体制,理清工作关系,总结推广交流成功经验,推动城乡机关党建工作的整体发展。

2.着眼于推进活动联谊,创新城乡互动、条块结合的工作体系。

一是建立一批机关党内互动机制。以机关党建研究会、机关党建片区协作组为依托,借鉴省级机关党建研究会—市机关党建研究会模式,将区县、镇乡机关党建进行“串联”、“并联”,以研究会、片区组等固有联系模式来强化纵向指导、横向协作,增强机关党建带动力。二是建立一批城乡区域共建理事会。突破条块组织关系和党员隶属关系的局限,组织机关事业单位与农村党组织、“两新”组织及社区党组织,采取强强联合、强弱帮带、弱弱共建等方式组建党的区域共建理事会,作为城乡基层党的外围工作体系,按照平等协商原则,搞好城乡基层党组织对接,形成工作合力,促进共同发展。三是建立一批城乡特色党支部。按照行业相同、地域相近的原则,以机关直属站所、行业协会为基础,以产业链条为纽带,在乡镇或跨乡镇组建“特色党支部”,由机关相关站所负责人担任党支部书记,并指导各产业“链”、行业“链”党支部工作,实施相应考核,促进党建工作和产业协调发展。

3.着眼于推进载体联建,创新城乡互促、覆盖全面的共建体系。一是推进创优争先结对共建。按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拓宽途径、创新方式,双边互动、注重实效,促进工作、推动发展”的要求,以城乡结对共建活动为重点,组织机关事业单位党组织与农村党组织、机关事业单位党员与农村党员、机关事业单位党员与农村困难群众跨区开展“一对一”结对共建;以城乡党建示范带同创共建活动为重点,组织地域相近的机关事业单位党组织与农村党组织、“两新”组织及社区党组织开展同创共建,着力形成主题活动共开展、人才干部共培养、信息资源共享用、基础设施共建设、建设项目共实施、双边工作共促进的良好局面。二是统筹推进城乡基层党务干部教育培训。各级党组织在编制干部培训计划时,要统筹安排城乡机关党务干部的培训,在时间、内容和要求上同样对待,以提高城乡机关党务干部的整体素质;上级党组织要定期或不定期派遣机关党务干部到对口帮扶的乡镇机关和农村挂职锻炼。同时,接受对口帮扶的乡镇机关和农村党务干部到上级机关党组织挂职锻炼;定期或不定期邀请乡镇和农村党员到机关来,与机关党员交流机关党建工作经验,介绍城乡统筹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情况,共同研究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有关问题,以提高城乡机关党员对城乡统筹发展的认识。三是健全党建工作责任考核机制。积极健全党建工作责任制,完善领导干部定点联系农村党建工作制度,逐级建立督查指导制度,定期对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进行督促检查。进一步完善机关党组织与农村党组织结对共建考核办法,把结对共建党组织的工作业绩纳入党建工作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适当增加权重,增强各级党组织抓好城乡联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着眼于推进发展联姻,创新城乡互助、共创和谐的发展体系。一是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生产要素城乡流动。统筹发展规划,以“全面小康示范村”和“新农村实验示范村”建设等为抓手,加强农村工业与城市产业的协作配套,形成城乡一体、产业互动的产业新布局。统筹城乡发展资金,推行财政支农资金“打包”整合办法,探索“银农合作”办法,引导金融资金向产业协会、种养大户重点扶持。统筹商贸流通,深入实施以千镇联锁超市、万村放心店为主要内容的“千万工程”和新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工程,全面推进农村生活消费品、生产资料和农产品流通网络建设。二是整合社会资源,促进社会事业城乡联动。推进城市优质服务资源进入农村,增强社会公共产品供给能力,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和社会事业一体化。制定统筹城乡的就业规划,建立城乡一体的人力资源市场,大力培育农民经纪人、农产品运销专业户和农村各类流通中介组织;不断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不断扩大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覆盖面,推进城乡就业保障和社会保障一体化。三是推动合作双赢,促进经济发展城乡互动。积极引导机关党建资源向农村流动,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对村级集体经济年收入10万元以下的村,实行“领导干部+机关部门+优势企业+村”模式,开展组团式结对共建活动。组织区农林、财政等涉农部门和各对口帮扶单位,为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提供资金、项目、技术等全方位支持。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