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强化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在留守儿童关注关爱上探索新途径。当前农村留守儿童管理工作,要做到“三纳入、三统一”:一是将留守儿童工作纳入全省社会事业建设特别是新农村建设的目标,统一规划。各级党委政府、省直有关部门必须把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作为推进新农村和和谐社会建设、保障和改善民生、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列入经济和社会事业长远发展规划,从留守儿童生活照料、学习教育、亲情关怀、寄宿条件改善等方面入手,每年确定几项工作重点内容,逐步改善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条件,改善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工作。二是将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纳入各级职能部门的职责范围,统一协调。由省妇联牵头,省上已经建立了由省委组织部、省教育厅、省文明办等16个单位组成的xx省农村留守儿童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工作规则和成员单位的职责也非常明确。“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百分之百覆盖行动”已经列入2009年政府工作计划,已由省财政投入2000万元,在全省每个乡镇各建一所留守儿童之家,已建成1000所留守儿童之家。下一步,重点是要抓好任务落实。各市州、县市区也要建立留守儿童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凡是涉及全局性的问题,牵头单位负责召集,通过联席会议协调解决,各成员单位要自觉履行工作职责,主动承担工作任务。三是将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纳入基层党组织、单位、学校的具体工作计划,统一落实。留守儿童的重点在农村,工作重心在学校和社区。要发挥农村乡镇党委政府的作用,倡导共建共育,开展结对帮扶;要发挥学校的主渠道作用和社区的平台作用,改善寄宿条件,选配“代理家长”,动员志愿者和“五老”积极参与,解决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和学习困难;要明确家长的监护责任,确保正常的心理抚慰和亲情呵护,努力做到对留守儿童生活上关照、学习上帮助、安全上关注、健康上关爱。
要切实维护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受教育权,建立完善流出地与流入地沟通协调机制,解决好他们的就学费用、接收渠道、学籍管理等问题,使他们能够安心学习、健康成长。要关注流浪儿童问题,妥善安排他们的就学和归宿。要切实关心爱护残疾儿童,帮助他们排忧解难,让他们切身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要切实重视解决艾滋病致孤儿童的学习和生活问题,认真落实国务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制定的一系列孤儿关怀救助措施,采取多种方式关爱和救助艾滋病致孤儿童,让他们在祖国大家庭中健康成长。
6.稳步推进长效工作机制建设,在实现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上创造新经验。制度建设既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持续深入推进的重要保证。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在“五个机制建设”上狠下功夫。一是建立健全领导责任机制。把“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文明委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积极参与”的领导责任机制一以贯之地坚持下去,并结合新的实践不断丰富和完善。二是建立健全“三结合”工作机制。研究制定进一步完善“三结合”教育网络的具体措施,充分发挥学校的龙头作用、家庭的基础作用、社区的平台作用,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在工作安排上相互衔接,在教育内容上相互贯通,在教育渠道上相互补充,形成立体化、社会化、开放化的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格局。三是建立健全联动协调机制。着眼构建条块结合、以块为主、职责明确、运转高效、协调有力的组织协调体系,加强公安、文化、工商、通信管理等相关部门的联合执法,建立起从家庭、学校、社区到职能部门和行业协会的联动管理机制,充分利用教育、行政、法律手段,通过行业自律、群众参与、技术支持,实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无缝衔接。四是建立健全目标责任管理机制。进一步探索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进行目标管理、依法管理、属地管理和动态管理的具体标准和实施细则,采取层层签定目标责任书的方式,真正把这项工作纳入到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到对市县和相关部门的考核内容,将责任分解到部门,明确到市、县,细化到岗位,以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五是建立健全考评机制。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成效作为考核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重要指标,作为评选先进的先决条件。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做得不好的,该学校、社区、单位都不能评为先进,该城市就没有资格入选文明城市。发挥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体系》的导向作用和城市公共文明指数测评的推动作用,注重经常性工作,注重群众的评价,善于借助统计部门、社科研究机构等方面的力量,建立健全科学的督促检查、成效测评、评选表彰机制,使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逐步走上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轨道。
三、明确职责,求真务实,不断开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新局面
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事关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事关人民利益、社会和谐,必须切实加强组织领导,采取有力措施,强力推进,使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取得新的更大成效。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工程,是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的希望工程,是关系千家万户切身利益的民心工程,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加强统筹协调,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纳入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科学发展考核评价体系。特别是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要担负起政治责任,经常听取汇报,深入调查研究,协调解决问题。各级文明委要在党委领导下,发挥好牵头、组织、协调的基本职责。文明委各成员单位要切实履行职责,做到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参加这次会议的各个部门,在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方面担负着重要职责,必须全力以赴把各自的职责尽到位,把承担的任务落实好,正如长春同志在全国经验交流会上所讲的:“抓好是本职、不抓是失职、抓不好是不称职”。
特别需要强调的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涉及面广,工作量大面宽,一定要注意加强各级文明办的力量,尽快研究落实市县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机构和人员编制问题。许多市县至今没有未成年人工作科室,而且人员偏少。这个问题,是否考虑从以下两个渠道解决:一是各市(州)、县(区)想方设法落实编制和人员;二是从教育局和学校抽调优秀德育工作者到市县文明办挂职,专门负责协调市县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具体如何搞,请省文明办和省教育厅研究制定一个办法。
2.加强培训,建设队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成效如何,关键在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专兼结合、素质优良的工作队伍,构建起全方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网络。教育部门要下大力气培养和造就一批熟悉孩子、德艺双馨的幼儿园教师队伍,一支教书育人的中小学优秀教师、班主任队伍,一批为人师表、热心育人的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队伍。文化部门要建设一支少儿文艺作品创作、演出队伍、各类文化市场管理队伍和讲解员队伍。工商、新闻出版等部门要着力建设一支依法行政、文明执法、形象良好的市场管理队伍。关工委和老干局要负责建设一支经验丰富、充满爱心的“五老”志愿者队伍。共青团、妇联组织要负责建设一支熟悉孩子、素质较高的校外辅导员队伍,建设一支家庭教育队伍和留守儿童关爱队伍。新闻单位和社科研究部门要探索建设一支未成年人专栏节目优秀编辑、记者、主持人和研究未成年人问题的专家学者队伍。各地各部门要积极创造条件,激发他们做好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他们成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带头人和生力军。
3.强化宣传,正确引导。报社、电台、电视台、新闻网站等各类媒体要切实加大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宣传力度,发挥各自优势和特点,采取多种形式,形成有利于推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良好舆论氛围。在具体工作中,力求做到“三个结合”:一是坚持集中宣传与经常性宣传相结合。既要配合一个时期的重点工作组织好大型专项宣传,又要注意把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作为新闻战线长期进行的重要任务,做到细水长流。另一个是,坚持正面宣传与舆论监督相结合。在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的前提下,强化舆论监督,揭露和抨击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危害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人和事,激浊扬清,弘扬正气。再一个是,坚持运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相结合。各种媒体要各展所长,相互配合,改进宣传手段,丰富宣传内容,扩大覆盖面,为我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提供有力的舆论支持。
4、加大投入,提供保障。制约我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投入不足。各级党委政府要把未成年人活动场所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总体规划,加大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切实增加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投入,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提供财力保障,保证公益性文化事业和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建设、运行所需资金,并随着财政收入的增长逐步加大支持力度。教育、文化、体育、共青团、科协等部门要发挥各自职能优势,通过多种途径争取资金,逐步建立一批布局合理、规模适当、功能配套的市、县、社区未成年人活动场所。有关部门要制定优惠政策,吸纳社会资金,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兴办未成年人活动场所。全省已建的乡镇宣传文化站、村宣传文化室,都要开辟专门的未成年人活动室,免费向未成年人开放。县图书馆、文化馆等场馆,积极主动地为未成年人开展活动创造条件。同时,中小学校要积极主动搞好与教育场馆的衔接,坚持就近就便的原则,组织中小学生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公益性文化场馆进行参观学习,利用驻区单位的各种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各机关、事业、企业单位,要发挥社会责任,积极协助社区做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向社区提供资源、场地,并且在人力、财力上给予支持。各市(州)、县(市、区)要尽快落实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经费。关于工作经费,20**年,省委省政府就明确,要加大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经费投入,要求省、市、县按人均0.5元、0.6元、1元的比例列入各级财政预算,但落实情况不够好,对此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采取有效措施,积极予以解决。
5.以人为本,改革创新。我们要适应新形势、新情况,努力推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改进创新。要在与时俱进、充分体现时代性上下功夫。改进和创新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必须立足于改革开放的大环境,立足于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客观实际,把坚持优良传统同弘扬时代精神结合起来。要根据未成年人信息途径发生的新变化,努力掌握多媒体传播和现代传媒技术,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网上活动,不断提高运用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能力。要在不断探索、准确把握规律性上下功夫。遵循未成年人成长规律,以人为本,以德为先,以爱为基;遵循思想道德教育规律,深入浅出,寓教于乐,循序渐进;把握未成年人身心特点,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只有真正走进未成年人的心灵,德育教育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要在有的放矢、增强实效上下功夫。通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改进创新,实现由部门工作向全局性工作转变,由单纯的学校抓向社会齐抓共管转变,由单纯的教育覆盖向未成年人生活各个环节覆盖转变,由灌输式教学向启发式教学转变,由单纯依靠德育课开展工作向多学科渗透转变。
6.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实践证明,无论什么工作,抓而不紧,等于不抓;抓而不实,等于白抓。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在思想领域搞建设,更要注重抓实抓具体。真抓实干,就要重视调查研究。各地各部门要广泛开展有针对性的调研活动,及时掌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客观情况和总体形势,研究提出改进的具体措施和办法。真抓实干,就要坚持从具体事情抓起,把原则要求变成可操作的具体措施,把目标任务变成实实在在的工作项目,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解决,一件事一件事地推进落实。特别要注意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群众反映强烈、影响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突出问题上,每年切实办几件作用大、影响大的好事实事。真抓实干,还要坚持长抓不懈。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不是权宜之计,而是一项长期的整体战、攻坚战、持久战,尤其是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工作关联度大,反复性强,不能抓抓停停,时紧时松。我们要牢固树立长期作战的思想,一以贯之地抓,一天不放松地抓,推动我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持续深入发展。
同志们,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全社会的共同任务,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方面,都要勇于负责,真抓实干,切实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不断开创我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