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指出:要“规范党政机构设置,完善党委常委会的组成结构,适当扩大党政领导成员交叉任职,减少领导职数,切实解决分工重叠问题,撤并党委和政府职能相同或相近的工作部门”。这是为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而采取的重大举措。
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如何科学执掌国家政权,如何有效领导国家和社会,是一个需要努力探索和解决的大问题。我们党作为执政党,地方党委必须领导同级人大、政府、政协,在同级各种组织中发挥领导核心作用,这是明确的,毫无疑义的;党委必须决定重大决策和重要干部任免,这也是明确的,毫无疑义的。但是,通过什么方式来实现执政党的领导,我们党进行了长期探索,既积累了许多成功经验,也有不少教训。特别是曾经实行党委“一元化”领导体制,党委包办一切,造成党政不分。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大力推行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实行党政职能分开,形成了党委领导、人大立法、政府行政、政协参政议政的基本领导格局。但在这个基本领导格局之下,地方党委和政府的职能如何划分,党委“重大决策”的范围如何界定,党委和政府职能重叠部分如何明确各自的权力和责任,特别是党委如何有效领导经济、文化等工作而又不代替政府的工作,等等,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还没有完全解决好。比如,在各级地方党委和政府中,通常党委有分管意识形态工作的副书记和常委,政府有分管文化工作的副职;党委有分管农业工作的副书记,政府有分管农业工作的副职;党委有分管政法工作的副书记和常委,政府有分管司法工作的副职,而且各自都有相应的工作部门,等等。在这些方面,党委负责同志和政府负责同志,党委工作部门和政府工作部门,在职责、权限的划分上不是十分明确,一个问题需要多头请示、多头决策,增加了协调难度,降低了工作效率,发生了问题还无法追究责任。《决定》提出诸多举措,就是要减少以至克服上述现象,因而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首先是要完善党委常委会的组成结构,适当扩大交叉任职。具体说来,就是要根据党委和政府的职能部分重叠的实际,将政府相应副职吸收到党委常委会中来,或者由党委常委会成员兼任政府副职。同时,减少地方党委副书记设置,实行常委分工负责。这样,既能切实解决党政领导成员分工重叠问题,又能减少领导职数。当然,这里的前提是明确党委和政府各自的职责和权限,不是政府的所有工作都要党委决策,因而也不是政府的所有副职都要进入党委常委会。否则,会造成党委常委会的过度膨胀和新的党政职责不分。
规范党政机构设置,还必须撤并党委和政府职能相同或相近的工作部门。在明确党委和政府各自的职责和权限的前提下,属于党委职责权限范围的工作,党委设立相应的工作部门,政府一般不设立职能相同或相近的工作部门;属于政府职责权限范围的工作,由政府设立相应的工作部门,负责落实党委和政府的决策,党委不设立职能相同或相近的工作部门。凡不符合这个原则所设立的工作部门,予以撤销或合并。
15.为什么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进一步革除制约文化发展的体制性障碍?
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当务之急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文化体制改革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情况愈益突出。一方面,文化事业总体实力不强,结构不合理,机制不健全,受市场分割和地方保护主义影响,不少文化企事业单位缺乏活力和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和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文化领域一些深层次问题和体制性障碍日益凸显出来。解决这些长期积累的问题,惟一的出路在于改革。《决定》指出:要“根据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进一步革除制约文化发展的体制性障碍”。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第一,逐步建立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文化管理体制。加强和改革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党的领导主要是管方向、管干部、管领导班子建设、管重大事项决定。进一步转变文化行政主管部门的职能,实行政企、政事分开,管办分离,实现由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健全文化行业组织,增强服务功能和自律功能,提高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能力。深化文化企事业单位内部改革,积极培育富有活力和竞争力的文化生产主体。
第二,以增加投入、增强活力、改善服务为重点,抓好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改革和发展。要增加国家对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投入。在城市,要加大对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群众艺术馆建设的投入,加强社区和居民小区文化设施建设,满足广大群众就近、经济和有选择地参加文化活动的需要。在农村,要加强乡镇文化站和村文化室的建设。要大力扶持党和国家重要的新闻媒体和社会科学研究机构,扶持体现民族特色和国家水准的重大文化项目和艺术院团,扶持对重要文化遗产和优秀民间艺术的保护工作,扶持老少边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文化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要深化劳动人事、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坚持在发展中搞活,在搞活中发展,不断提高为群众服务的水平。
第三,以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壮大实力为重点,抓好经营性文化产业的改革和发展。以改革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为重点,培育市场主体,面向群众、面向市场进行体制机制创新,形成一批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国有和国家控股的文化企业。要对文化企业进行公司制改造,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以骨干文化企业为龙头,以资产为纽带,推进集团化建设,打造一批有活力、有实力、有竞争力的微观主体,发展壮大文化产业。
第四,健全文化市场体系,规范文化市场秩序。要按照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的方针,进一步理顺文化市场管理体制。加强文化市场法制建设,统一文化市场管理规则,实行统一的综合行政执法,严厉打击*、非法出版、非法营销等不法活动,进一步整顿文化市场秩序。
第五,健全对外文化交流机制。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有步骤、有选择地扩大对外开放。探索建立吸收国外优秀文化和先进技术,抵制腐朽文化,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开放格局。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重点扶持一批文化企事业单位,做大做强一批对外文化交流的文化品牌,鼓励具有民族特色、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文化产品参与国际文化市场竞争,扩大文化产品出口份额,使我国文化产品更多地进入国际市场,让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
16.为什么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
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是《决定》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把和谐社会建设放到同经济建设、*建设、文化建设并列的突出位置,对于我们党完成执政的历史任务、巩固执政的社会基础意义重大,对于实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意义重大。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如何适应新的形势,始终把握社会运动规律,把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充分调动和凝聚起来,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是我们党执政必须解决好的一个重大而紧迫的问题。尤其要看到,去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000美元后,我国改革发展进入了一个关键时期。许多国家的发展进程表明,这是一个既有巨大发展潜力和动力、又有各种困难和风险的时期,是一个既有难得机遇、又有严峻挑战的时期。在这个关键的发展时期,如果政策把握得当,就能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顺利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反之,就会出现经济社会发展脱节,导致各种社会差距扩大,社会矛盾加剧,经济社会发展徘徊不前,甚至出现社会动荡和倒退。我国在这个关键时期能不能抓住新机遇、解决新问题、实现新发展,是对我们党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决定》强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为了更好地解决我国在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确保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
根据《决定》精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全面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要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要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形成和谐相处的人际环境;要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切实维护社会稳定;要积极研究和把握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加强和改进党的群众工作。《决定》围绕以上几个方面的任务,提出了符合实际的政策思想和重要举措,我们要认真领会,切实贯彻。
17.为什么要积极研究和把握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探索新途径新方法?
密切联系群众,善于做群众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我们党的*优势。提高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水平,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改革发展越是处于关键时期,党的群众工作越是要加强。《决定》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积极研究和把握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探索新途径、新方法,不断提高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的本领。”这是站在新的时代高度对群众工作的新认识,是对各级党委和政府提出的明确要求。
第一,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现在,有的领导干部对群众的疾苦漠不关心,作风粗暴,搞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还有的在处理同群众切身利益相关问题时,不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这些问题的存在,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从根本上讲,还是在*立场上出了偏差,在对人民群众的态度、同人民群众的关系上出了问题。因此,有必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的宣传教育,使党员干部进一步增强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自觉性。
第二,要善于运用说服教育、示范引导和提供服务等方法凝聚和激励群众。所谓说服教育,就是要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针对群众思想上存在的热点难点问题,做好释疑解惑、凝聚人心、疏导情绪、化解矛盾的工作。所谓示范引导,就是要通过党员干部身体力行,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以榜样行为宣传群众、引导群众,使广大群众认识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完全正确的,从而自觉地拥护和赞成党的主张。所谓提供服务,就是要把解决群众的思想问题同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有机结合起来,始终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尽心尽力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把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群众的心坎上。
第三,要加强对群众的教育引导。做好群众工作,不仅要善于联系群众、服务群众,而且要善于宣传群众、教育群众。这两个方面不可偏废。我们讲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并不意味着对一些群众中存在的思想问题和其他问题,对一些群众提出的不符合法律和政策规定的要求,对一些群众中出现的违法现象,可以放任自流。越是矛盾突出,越是问题复杂,越要耐心细致地做好宣传群众、教育群众的工作,引导群众正确分析形势,正确理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正确处理利益关系,正确认识自身利益及其实现途径,自觉为改革发展稳定贡献力量。要善于摆事实、讲道理,努力做到深入浅出、以理服人,使群众能听得明白、听得进去,真正产生实际效果。领导干部要坚持深入群众、深入基层,着力提高宣传群众、组织群众的本领,善于在服务群众的过程中做好宣传群众、教育群众的工作,把广大群众凝聚在党和政府周围,共同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而奋斗。
18.为什么要有效防止和应对来自国际经济领域的各种风险,确保国家的经济安全?
随着我国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市场化和对外开放程度的日益提高,维护经济安全已经成为一个重大而现实的课题。《决定》明确提出,要有效防止和应对来自国际经济领域的各种风险,确保国家的经济安全。这是提高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能力的必然要求。
对外开放20多年来,我国经济与外部世界的联系日益紧密。加入世贸组织,使我国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2009年,我国经济贸易依存度已达60%,这意味着国际因素将更大程度地影响我国的经济波动。为了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既要保护、调节和控制国内市场,又要维护全球化了的民族利益,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
经济安全的获得是长期努力的结果,但它的失去既可能产生于长期因素的积累,也可能来自于偶然的突发事件。经济安全涉及土地、水、能源、金融、财政和信息等很多方面,对我国来说,当前最为突出的是两个方面:一个是金融安全,另一个是能源安全。
第一,金融安全。金融业是高风险行业,如果出现系统性风险,波及面广,危害性大,必然危及经济、社会甚至*稳定,后果极其严重。现代金融在我国起步较晚,金融市场发育水平低,法律监管体系还不完善,银行呆账占贷款比重较大。同时,由于部门和地方利益驱动,部分行业和地区投资过热,带动能源、原材料价格上涨,交通运输紧张,给宏观经济的调控和运行带来一系列问题。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过渡期的相继结束,市场保护措施进一步减少,对外资开放的领域进一步放宽,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行业面临的竞争压力不断增大。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金融领域的安全,积极采取一系列防止措施。
第二,能源安全。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对能源的需求增加,以及国际能源格局的变化,我国面临的能源安全形势趋于严峻:一是石油进口量增大。自1993年我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以来,石油进口量逐年增加,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石油消费国。二是能源进口渠道单一,容易受到热点地区局势变化的影响。目前,我国石油进口的一半以上来自中东地区,近80%的石油进口经过马六甲海峡。三是石油战略储备量有限。美欧日等国均建立了比较完备的石油战略储备制度,我国石油战略储备量有限,抗风险能力弱。我国要站在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积极推进能源多样化和进口多元化,加快建立国家石油战略储备,积极发展石油替代产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确保国家能源安全。
19.为什么说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关键在于搞好党的建设?
《决定》明确提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关键在于搞好党的建设,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这是建立在对执政党建设规律深刻认识和把握基础上作出的新论断。
《决定》在第一部分就科学地界定了党的执政能力,因此,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必须从多方面坚持不懈地努力。而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则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主要途径。只有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不断在增强执政意识、坚持执政宗旨、把握执政要务、改进执政方式、巩固执政基础、整合执政资源、完善执政制度等方面下工夫并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党的执政能力才能得到提高。这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我们党是执政党,党的各方面建设搞得好不好,都要在党的执政实践中去检验,都要在党的执政能力上去体现。抓住执政能力建设这个重点,可以有力地带动党的各方面建设。正因为如此,《决定》强调要紧紧围绕提高五个方面的执政能力,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使党的各方面建设的成效最终体现到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完成党的执政使命上来。
根据《决定》精神,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一定要贯穿到党的思想理论建设中去,坚持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一定要贯穿到党的干部工作中去,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设一支善于治国理政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一定要贯穿到培养和造就党的执政骨干的工作中去,按照*坚定、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廉政、团结协调的要求,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坚强领导集体;一定要贯穿到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的工作中去,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使党的基层组织真正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一定要贯穿到党的制度建设中去,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增强党的团结和活力;一定要贯穿到打牢党执政的根基的工作中去,大兴求真务实之风,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一定要贯穿到树立良好的执政形象的工作中去,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做好以上七个方面的工作,是《决定》提出的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主要任务,也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经常性工作。
20.怎样理解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完成执政兴国的历史重任必须加强团结?
《决定》强调:“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完成执政兴国的历史重任,必须加强全党的团结,加强党同人民的团结,加强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把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与“三个团结”紧密联系起来,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新论断。
全党的团结,党同人民的团结,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是我们事业取得胜利的基本条件和可靠保证。
我们党是执政党,全党的团结不仅是增强党的活力与战斗力的需要,而且关系到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是全国人民根本利益之所在。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只有经过*党的团结,才能达到全阶级和全民族的团结,只有经过全阶级全民族的团结,才能战胜敌人,完成民族和民主革命的任务。”江泽民同志也指出:“党的团结,特别是各级领导班子的团结,是社会稳定、事业发展的决定性环节。”全党同志必须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珍视党的团结,维护党的团结,增强党的团结。
党同全国人民的密切联系和坚强团结,是我们党的力量之源,是事业成功的保证。团结出凝聚力,出战斗力,出新的生产力,革命时期是这样,建设和改革时期也是这样。我们党是代表全国人民执政的,党领导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人民群众自己的事业,只有全国人民与党同心同德,共同奋斗,才能不断取得胜利。
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是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民族振兴的重要保证。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这是实现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