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档频道 > 工作总结 > 教学工作总结 >

2008年教学工作总结:考察交流后的思考(1)

2008-12-31 

  2008年过去了,这一年中你都做了些什么?这一年中我结束了我盲目的教书状态,充分利用我的眼睛和大脑,多读、多看、多想,我开始用头脑教书育人,开始关注生命,我感到自己身上有一股前所未有的力量。

  什么是优质教育

  在我们学校的墙上写着很大的几个字“让每个孩子享受优质教育”,我常常想我们学校在教育上有什么优势?我们向社会承诺的让每个孩子享受优质教育究竟是什么?我们的优质教育有没有具体的目标呢?

  前一段时间,我看到厦门同安第一实验小学的20条迈向优质学校的目标很受启发,这里选录仅供参考:

  1、学校确立“教师第一”的理念,尊重、信任、关爱每一位教师,努力为所有教师的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2、学校有教师共同参与的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的课题实验,有影响卓越的教研成果。

  3、学校有各种教师的研究组织和自由交流空间。

  4、学校有广泛的合作网络,丰富的校外资源,与家庭、社区、社会形成和谐的协作、互动。

  5、学校有在丰富本土文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富有创新精神的办学理念,如自主规划行动,并努力在所有的行为中体现自己的理想。

  6、学校有一批学识丰富,情感细腻,个性独特、富有人文情怀和课堂创造力的教师。

  7、学校的教学质量始终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

  8、学校不让任何一个学生受到忽视和歧视。

  9、学校不让任何一个学生失去信心。

  10、学校不让任何一个学生毫无专长。

  11、学校不让任何一个学生得不到尊重。

  12、学校不让任何一个学生失去梦想。

  13、学校中有形形色色的小明星。

  14、学校中有各种各样的爱好者组织。

  15、学校中有丰富、平等、自由的对话与表演的空间。

  16、学校中有多姿多彩的竞技活动和才艺展示。

  17、学校中有特别令人留恋的学习环境。

  18、学校中有永远对学生敞开的电脑、图书馆、体育场。

  19、学校中有优秀的文社、期刊、运动队、艺术团和网站。

  20、学校什么时候都像一个温暖的家。

  看了这些,我们是否也能把我们的优质教育的目标定得再具体些,再人性化些呢?我们甚至可以从一项两项做起。

  设立阅读课(或叫读书课)

  关于阅读课的设立,我已经思考了很久。现在咱们学校的很多语文教师已经开始关注孩子的读书了,在我们班我把孩子们的读书作为头等大事来抓,读书的重要性我在文章《捍卫童年》中有所阐述。(本文由3COME文档频道www.reader8.com免费提供,转载请注明)但是现在学校的相当一部分老师还是把孩子们的学习停留在做题阶段,教育目光和水平还是陷在分数这个怪圈里不能自拔,这不仅大大挫伤了孩子们学习的兴趣,而且失去了童年最宝贵的读书的大好时光。前几天,校长下令下学期取消练习册,取消报纸,复习控制做题量,我在心里拍手称快(不敢言表,怕遭白眼),心里盘算着下学期孩子们会有更多的时间用于读书了。现在孩子们的读书基本上是在家完成,孩子们交流的机会少,在学校设立读书课,我想不必拘泥于形式,各班根据各班的情况开展,即使全班静静地在一起读一节课书,未必也不是一种精神享受,未毕也不是一种文化熏陶。

  创建我们自己的校刊

  一个有着良好校园文化的名校没有自己的一个有特色的刊物实在不失为一种遗憾。就如我每次和孩子们一起唱我们的省实验小学校歌一样,一种自豪油然而生。我们学校这么多优秀的语文老师,这么多优秀的孩子们,为什么不能创办一个我们自己的优秀的校园刊物呢?为什么我们不能把我们的校刊变成每一个孩子和老师的精神家园呢?我想只要我们能做,我们想做,我们的刊物就会像我们的校歌一样深入每个省实验小学的孩子们的心里,即使是若干年之后,孩子们长大成人,我们的校刊校歌也会成为他们记忆中最美好的一朵。

  校刊不必多印,每班一两份即可,越少越显得珍贵,呵呵!

  建立激励机制

  一个没有欣赏和称赞的校园是不会成为孩子们温馨的家的。我们学校应该加大对孩子们的鼓励,现在低年级的老师们都做得不错,老师们甚至自己掏钱经常给孩子们买些奖品作为奖励(例如我们班就是以“周”为一个周期来奖励孩子们的,效果不错),我想学校应该把奖励激励制度完善起来,每月甚至每周将学校有进步的学生或是值得表扬的孩子进行奖励(甚至可以将名单公布在校园网上),哪怕只是一张奖状也会产生神奇的效果。我想奖励的周期越短越利于孩子们良好习惯的养成。

  这样一来,“逼着”老师们表扬孩子们,我想家长和学校、老师间的不理解也会随着一声声称赞化解的。

  推行“学长制”

  校长从日本归来,向我们介绍了日本先进的教育环境和良好的公民素质,让我们这些连国门都没出过的小老师们又是咂舌又是羡慕,仿佛在日本才是教师的天堂。后来,校长的《日本之行》我看了几遍,也陷入了深深的思考:我们中国与日本还有较大差距不容置疑,但我们并不能感慨一番就结束了,我们应该尽自己的能力结合我们现有的资源学习别人的长处,只要我们始终不懈地努力,我们会将差距缩短,甚至超越,我们还是应该对我们民族的教育有信心的。

  日本的硬件我们暂时赶不上,但日本学校中有许多好的做法我们可以尝试借鉴,例如“学长制”。我想“学长制”在我们中国应该最为适合,中国的家庭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孩子们从小没有哥哥姐姐的概念,长大后也没有弟弟妹妹的概念,小的不懂尊大,大的不懂让小,让人觉得现在的孩子们越来越不懂事了。在这个大背景下,如果我们学校能率先实行“学长制”,并能成功的话,这不失为我们校园文化又一大亮点,当然最大的收益者还应该是孩子们,他们在这个制度中体会了兄弟手足之情,(本文由3COME文档频道www.reader8.com免费提供,转载请注明)减少教师也学生之间生硬的交流,增加孩子之间的儿童对话,将我们的学校更看做为一个温馨的大家庭。记得2007年的第一学期,我以前带过的那个班的孩子(已经升入六年级),他们每天来两个孩子,帮助小孩子打扫,指导他们早读,课间和他们游戏;后来又在大队部的安排下给一年级的孩子们讲队课,当时我站在门口,看着大孩子给小孩子讲课的情景,看着小孩子们认真的学态,我有一种很温馨的感觉,至今回味。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