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教育考查材料 范文
10月24日~10月29日,随北京市平谷区教育考察团赴山西考察了山西大学附属中学、山西省实验中学、山西通宝育杰学校三所学校。聆听了三位校长的办学思想、学校管理的报告。参观了校园文化建设,考察了两所学校的课堂教学,回来后感触很深。山西属我国内陆西部省份,经济不很发达,这几所学校也没有江南名校的历史背景和校园环境,但是,这几所学校特色是分明的,校长的办学思想是分明的,管理思路是清晰的。教师的课堂教学真正体现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对照我们自己的教育,我们的学校、我们的校长,有以下几点感悟。一、山西名校都有充分的办学自主权。我们考察的几所学校的管理制度都是非常健全和科学的,他们都体现了机制管理,山大附中杨素珍校长的报告中提到的管理理念建设中,着重谈到了机制建设,他们建立了健康、高质的运行机制:聘任机制、评价机制、激励机制等。这些管理机制都为学校工作的正常运行和教育教学工作的良好发展奠定了基础,而这些机制的正常运行都建立在学校办学自主,特别是人事管理自主的基础上的,他们都实行了真正意义上的教师聘任制,把好了教师入口和出口,因为只有在人事改革上的自主,才能保证师资的质量,只有真正实行聘任制,才能充分挖掘教师工作的潜能,才能体现出优胜劣汰,极少出现误人子弟的教师和现象的产生,这一点虽然我们也在搞教师全员聘任制,但教师的“铁饭碗”思想没有真正的被触动,分配制度的改革不能彻底进行。等等这些,对于教师从真正意义上的角色转变、思想灵魂的触动是不深刻的,所以我觉得,机制管理具有科学性,但基础就是使教师成为学校的雇佣者,实现学校在人事制度上的办学自主。二、校长有先进的办学思想体系和对教育执着的追求。考察期间听了山大附中校长杨素珍和通宝育杰校长詹文玲的报告,对我的感触很深,从他们的报告中我体会到了他们对教育工作的执着的追求和对教育工作的深深的情结,詹文玲校长放弃优厚待遇,令人羡慕的公立学校副校长职务,开办民办学校,就是为了把自己对教育工作的理解和独立的办学理论转变为教育实践,创出自己的办学特色,这是需要极大魄力,这来源于对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在报告中,杨素珍、,詹文玲二位校长从不同角度阐述了自己的办学思想,我理解二位的办学思想是一致的,他们的教育目标,就是对孩子的一生负责,培养品德、极具爱心、有良好习惯和可持续性发展的具有终身学习能力的人。在二位校长的报告中和各种管理方法中,无不渗透着这个培养目的,一切教育活动都是围绕这个目标开展的。所以我觉得作为校长,就应该站在如何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高度来管理学校,确立学校的办学思想。杨素珍校长在中国教育报记者提问时有这样一段话,教育不是一件急功近利的事情,端正教育思想,校长负有重要的责任,实践证明,全面育人的学校,它的升学率也不会低的,学校本身和它所培养出来的学生一定是可持续发展的。在推行素质教育中,“教学要以培养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为终极目的”。教师的所有聪明才智都应该用在让学生“愿学、会学、学会”六个字上,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善于提问”,为学生提供思维、兴趣空间和发展空间,尊重学生应成为今天教师工作的出发点,具有爱心比具有知识更重要,严字当头,爱在其中,这种尊重教育是“人本”思想的体现。我想他们的教育思想站在了教育的前沿上,紧紧抓住了“人本”规律的核心,并且展现出他们对教育的深刻理解。三、加强环境建设,煅造出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校园环境建设分为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学校自然环境包括学校的硬件建设、校舍专用设备的现代化程度等等,这些是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这应该是每个学校建设中追求的高标准。但在校园中营造出健康的、和谐的、积极向上的人文环境也是至关重要的,并且这决定着这所学校的办学质量和是否能够可持续发展。通宝育杰学校努力做到:这里只有任人唯贤,没有复杂的人际关系;只有接受工作和纪律的考验的校园风气。创造一切条件为每一位教师提供一个充分施展个人才华,实现个人价值的宽松环境。山大附中在环境建设中做到四点,即:(1)努力为教职工创造一个良好的物质环境。(2)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3)创造一个良好的人际环境。提出因为有了你,我们的群体才会和谐,不要因为有了你,我们的群体多一些麻烦的口号。(4)创建一个良好的校园自然环境。在培养教师队伍上,两所学校着重提到了师德建设,通宝育杰虽然是民办学校,但他们招聘教师第一看重是老师抱着什么目的来学校,如果只是为挣钱,他们会拒之门外,他们看重的是教师对事业的激情,是为了实现教育的理想。詹文玲校长讲的好,教育是事业,收获的是快乐;教师象一把火,不仅要点燃自己,还要复燃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发光、发热,自己去燃烧;没有坏孩子,只有心理不健康的孩子,和这么多优秀的学生在一起,我也会成为优秀的;一位优秀教师常能给他的学生以终身的影响等等。这些思想反映出他们对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认识到位和工作到位。在教师业务素质的培养上,山大附中提出了老师角色的几个转变,即:教师由教学实践者向实践者与研究者并重的转变;二是由课程的实施者向实施者与开发者并重的转变;三是由单一的教育者向教育者与学习者并重的转变;四是由教案的执行者向课堂教学、智慧的实践者转变等等。这些转变无疑使教师对教育方法、本身业务能力进行重新的思考和学习,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标志是如何创造出生动的教学情境和愉悦的课堂氛围,从而达到教育的终极目标,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山大附中紧紧抓住三种人的培养,即:学科带头人的培养,杨校长讲的好,无带头人的队伍会走向平庸,充分发挥和挖掘教师的才干;二是班主任队伍的培养;他们认为一个好班主任就是一个好班集体,一批好班主任就成就了一所好学校;三是青年教师的培养。只有培养出了品德和业务双高的教师队伍,才能培养出高水平的学生,办出高质量的学校。四、德育工作注重实效。今年来,一直困扰我们德育工作的一大难点就是德育的功和实效性,这也是我们苦苦思索的难点和德育出路,随着社会的进步,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和信息量的增加,空洞的说教,在学生面前显得乏力,很多教师抱怨,打他不行,说他不听,没办法,德育的实效性已成为所有学校和教育工作者的研究课题。如何使德育工作产生巨大的教育力,切实培养学生高尚道德情操和良好品质,规范的行为习惯,这点上通宝育杰学校德育工作给了我们很大启示,很值得我们研究,他们的做法是把社会、学校、家长、教师的愿望变成学生自己的需要,使德育教育成为学生的一种需求,这样就极大显现出了德育工作的教育力。如:取消大扫除,成立“自动化小队”,把评选先进变为“申报”等等,虽然只是两个字的变动,却是种观念的转变,评先是学校的行为,学生是被动的行,而申报是班级、是学生主动要求,这样学校的要求就变成了学生自己的需求。我想德育工作这样进行就能充分发挥其功能,尽快达到教育目的。五、反思机制,在提高教师素质上至关重要。山大附中在机制建设中,有一条是反思机制,在他们的课堂教学评价中也有一条10分的条目:教学反思,教学中的得与失,透过教学现象找到规律,吸取教训的理性思考。我觉得这种反思机制,在教师业务素质的提高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多年来,我们的教师往返于教室——办公室之间,重复着上课——下课的劳动,上完课拉倒。究竟课上得怎样,成功在哪里,失败在哪里,没有人去想,更没有人上升到理性的反思,所以我们教师年年一个样,课课一种腔,多年不能提高,造成教育失败的机率增高,而反思机制恰恰引领教师时时反思自我,上升到理性的认识,会达到超越自我目的,“中国教育报11月6日”刊登的一篇文章“学会反思,学会合作也着重阐述了反思在教学工作中重要作用;教师的自我反思是“教学创新的动力”。教师的反思能力是从工匠型教师向“专家型教师”转变的重要标志。六、教师走进知识、走进学生,创造出生动的教学情景,为教育质量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课堂教学情境的创造需要教师心灵与情感的投入。很难想象,一个置身于知识之外的教师能够引领学生走进知识。教育需要以情激情,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有丰富的情感。如在语文教学中要把与作者的情感交融在一起,真正走到文章的意境。这样才能把学生带到文章的情境中去体会、去理解、去品位、去感悟,达到灵与肉的交会,情感的震撼。教师的语言才不会生硬、干巴、枯燥。理科教师也应该带着对知识的严密性、灵活性的丰富情感去教学,才能激发出学生对知识的严谨态度,更好的学习、掌握知识。同时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渴求态度和对知识本身的感情,才会使课堂生动,充满研究风气。这种情感教育的功力是巨大的。如果我们每位教师都带着情感去授课,一定会激发出学生的感情,使课堂教学真正变成师生情感的交流、互动式共同发展的场地。山大附中张晓军教师《我的空中楼阁》的教学真正的做到了这一点:用文章的“美”感染自己、感染学生,达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使课堂教学很精彩,做到了课堂教学真正是一门艺术。总之,这次学习,感悟很多,感受很深,也充分认识到自己水平的不足,对教育认识的肤浅,今后要加强学习,丰富自己,尽量成为一个合格的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