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生活 > 美食 >

吃主儿二编:庭院里的春华秋实

2017-05-31 
《吃主儿二编:庭院里的春华秋实》讲述:说起来是个景儿,五六十年代的北京,住在平房里不闷得慌。刚入五月,从城外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吃主儿二编:庭院里的春华秋实 去商家看看
吃主儿二编:庭院里的春华秋实 去商家看看

吃主儿二编:庭院里的春华秋实

《吃主儿二编:庭院里的春华秋实》讲述:说起来是个景儿,五六十年代的北京,住在平房里不闷得慌。刚入五月,从城外挑着担子、走街串巷卖花儿的、就在胡同里吆喝上了。吆喝声是那么的传神,那么的打远儿,那么的好听,他们似乎把春天的气息也带到城里来了。卖的花儿没几样儿,但瞧着新鲜。那顶着花骨朵儿的蝴蝶花、串儿红、韭菜莲,和不开花的天门冬、麦门冬,每棵的根底下都带着一坨子土。栽这东西省事,找个花盆,或者在院子里挖个坑,把花儿坐到里头,再浇点儿水,它准活。
这么着,没过多少日子,就有能摘下来吃的了。还真去摘吗?看是什么了。黄瓜有摘的,那顶花儿带刺儿的嫩瓜,市场上没卖的,它不够个儿不是。庭院里的,爱什么时候摘什么时候摘,来的就是这口儿鲜。
除此之外,就不摘什么了,摘下来嘛使呀。胡同口外头卖茄子、卖秦椒、卖西红柿,都几分一斤,来个五毛钱的,一个人兴许拿不动。还摘,留着看景儿不就得了。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风情,还有入秋时节,挑着担子走街串巷叫卖“九花儿”的吆喝声,都已经消失在九霄云外了。我生活过的那个庭院,和周围几十条胡同里的院落,都在旧城改造、推土机的轰鸣声中消失了,从此变成拔地而起的高楼组成的小区,就是寻梦也找不到它原来的位置了。只有那难以忘怀的故事,永远留在记忆里了。

网友对吃主儿二编:庭院里的春华秋实的评论

这本书说的是上世纪前半段,在北京的平房宅院里种东西的事儿。作者全家又是种,又是吃,又是玩,用寻常草花把日子过的有滋有味,充满生活情趣。作者是读书人,所以能把这些趣事付诸笔端,想来对当时其他的老北京来说,这些有趣的事情也只是生活的日常吧。可惜我是江南楼房里长大的孩子,这样的生活是不能够经历了。
作者的文字也值得一提,满篇儿的北京土话,时不时还犯个贫抖个包袱唔的,透着俏皮可乐。
最可贵的是作者说话的实在。好就是好,不值当的就是不值当。不会因为这是北京的东西就说它比外省的高一头,也不会因为这是过去的东西就说它比现在的高一头,这就比邓云乡先生写北京的小集子看着更让人舒服了。我觉得,像作者这样的人,无论在何时何地,都能过得很有趣吧。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是大白话,却能流传千古。海明威写的也是大白话,我想下世纪的人也仍然会读他。记事、抒情的散文创作,敢用大白话且用的好的,则廖若星辰,《庭院里的春花秋实》即属其一。以纯粹的北京土话行文配合他书中讲述的种种有趣,自小在北京胡同里长大的孩子,最有共鸣。就文学体例来说,以北京方言写作,而能把北京话用的句句准确的,这一百年来,前有老舍,再有就是王敦煌了。

依然京腔京韵,老北京四合院的生活,不如第一部生活描写生动有趣,但是对院子里种花种菜描写入微,可以算是很实用的家庭种菜指南。

《吃主儿》的续篇,写院子里的果蔬,很生活化,但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远了。

王敦煌的文字真的不算好。

不过感觉比王世襄先生缺了一道火候。

喜欢吃主儿二编:庭院里的春华秋实请与您的朋友分享,由于版权原因,读书人网不提供图书下载服务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