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进口原版 > Business >

Start-Up Nation: The Story of Israel's Economic Miracle [平装]

2014-01-05 
编辑推荐《创业的国度:以色列经济奇迹的启示》编辑推荐:以色列人口少,国土面积狭小,而它却是世界高科技新兴企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Start-Up Nation: The Story of Israel's Economic Miracle [平装] 去商家看看
Start-Up Nation: The Story of Israel's Economic Miracle [平装] 去商家看看

Start-Up Nation: The Story of Israel's Economic Miracle [平装]

编辑推荐

《创业的国度:以色列经济奇迹的启示》编辑推荐:以色列人口少,国土面积狭小,而它却是世界高科技新兴企业密度最高、最繁荣兴盛的国家
甚至超越了日本、加拿大、中国、印度等国家。《创业的国度:以色列经济奇迹的启示》将告诉你了解一个“创新、创业、创富”的以色列:
*以色列在纳斯达克上市的新兴企业总数,超过全欧洲在纳斯达克上市的新兴企业的总和,甚至超过日本、韩国、中国、印度四国的总和。
*巴菲特于2006年打破不投资外国公司的纪录,花45亿美金收购了一家以色列公司。
*2008年,以色列的人均创业投资是美国的2.5倍,是欧洲的30倍,中国的80倍,印度的350倍。
为什么一个仅有710万人口、笼罩着战争阴影、没有自然资源的国家,在纳斯达克上市的新兴企业总数,超过全欧洲在纳斯达克上市的新兴企业的总和,甚至超过日本、韩国、中国、印度四国的总和?《创业的国度》为你解答。

名人推荐

Hampered by an Arab nation boycott that makes regional trade impossible and endowed with precious little by way of natural resources, Israel has beaten the odds to become a major player in the global business world, especially in the technology sector. With the highest number of startups per capita of any nation in the world and massive venture capital investment, Israel is one of the world's entrepreneurship hubs. Senor, senior fellow at the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 and Singer (Confronting Jihad) track Israel's economic prowess using a number of factors, including the social networks and leadership training provided by Israel's mandatory military and reserve service, a culture of critique fostered by centuries of Jewish tradition and an open immigration policy for Jews that continually restocks Israel's population with motivated people from around the world—all of which foster a business climate in which risk is embraced and good ideas are given a chance to grow. The authors ground their analysis in case studies and interviews with some of Israel's most brilliant innovators to make this a rich and insightful read not just for business leaders and policy makers but for anyone curious about contemporary Israeli culture. (Nov.)
Copyright © Reed Business Information, a division of Reed Elsevier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媒体推荐

"There is a great deal for America to learn from the very impressive Israeli entrepreneurial model... START-UP NATION is a playbook for every CEO who wants to develop the next generation of corporate leaders."

(Special correspondent for NBC News, and bestselling author of The Greatest Generation Tom Brokaw )

"In the midst of the chaos of the Middle East, there's a remarkable story of innovation. START-UP NATION is... a timely book and a much-needed celebration of the entrepreneurial spirit."
(former CEO of eBay Meg Whitman )

"Senor and Singer's experience[s]...come to life in their illuminating, timely, and often surprising analysis."

(anchor of ABC's "This Week" George Stephanopoulos )

"No one else, in my judgment, has written regularly about Israel in recent years with more clarity than Singer." (Editor of The Weekly Standard William Kristol )

"An edifying, cogent report."

(Kirkus )

"A rich and insightful read."

(Publishers Weekly )

"Saul Singer's Confronting Jihad should be mandatory reading for anyone, layman or expert, interested in the real Middle East." (historian and bestselling author of Six Days of War Michael Oren )

作者简介

Dan Senor, Adjunct Senior Fellow for Middle East Studies at the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 has been on the front lines of policy, politics, and business in the Middle East. As a senior foreign policy advisor to the U.S. Government , he was one of the longest-serving civilian officials in Iraq. He has also served in Qatar and studied in Israel. Senor's pieces are frequently published by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Saul Singer is the editorial editor of The Jerusalem Post, for which he writes a weekly column, and the author of Confronting Jihad: Israel's Struggle and the World after 9/11. For ten years, he served as a foreign policy advisor on Capitol Hill. http://www.startupnationbook.com/

目录

第一部分 弹丸之国 惊世能量
第一章 坚持不懈/023
此刻,地图上只显示了一些和以色列邻近的国家,他能看到这些国家的名字和首都,环绕在以色列周围:黎巴嫩首都贝鲁特、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约旦首都安曼,还有埃及首都开罗。现在,汤普森开始觉得恐慌:“我在这里买了一家公司吗?我飞到了一个战争区!”
第二章 战场上的企业家/043
“这个时候,这名连队指挥官所面临的麻烦数都数不清,而且你不可能指望能从书本中找到解决的办法。面对这种复杂的状况,指挥官回到基地,他的战士开始用不一样的眼光看着他,他自己也感到有所不同。他正在前线—要为那么多人的生命负责:他的战士、巴勒斯坦学生、记者。看看,他不能征服整个东欧,可他必须想到一个办法来应对如此复杂的局面,而他才仅仅23岁。”

第二部分 播撒创新文化
第三章 追逐“书”的人们 / 059
年轻的以色列背包客足迹遍布全球和以色列的科技企业家们渗透到国外市场,这两者之间的联系再明显不过了。只要过了20岁,绝大部分以色列人都尝试着到外面的世界去挖掘机会,他们从不惧怕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也不担心和一种完全不同的文化打交道会出现什么问题。事实上,根据军事历史学家爱德华?勒特韦克的粗略估计,大部分以色列人在35岁的时候就已经游历过超过12个国家。以色列人在新兴经济体和在未知领域中的活跃,另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他们常常在外面的世界追逐着“书”的踪迹。
第四章 哈佛、普林斯顿和耶鲁 / 069
“在以色列,从某种程度上说一个人在学术上的经历比不上其在军队的经历重要。在求职过程中,每次面试必问的一个问题就是:你在军队的哪个部门服役?”吉尔?克雷布斯说,他曾经服役于军队的情报部门—后来开始追寻“书”的脚步,现在在风险资本领域工作,主攻中国的科技市场。
第五章?混沌与秩序边缘 / 085
这恰恰就是以色列的企业家们所成长的环境,他们受益于稳定的体系和先进民主国家的法律,但同时也受益于以色列没有等级制度的文化氛围。这里的每个商人都生活在相互重叠的社交圈里,有的是小社团,有的是共同服过兵役,有的是邻居,都是非正式的圈子。

第三部分 历史与传统
第六章 基布兹故事 / 103
基布兹公社不仅是高度集体化的,同时也是高度民主的。自我管理过程中的每个问题,从种什么庄稼到成员们是否应该拥有电视,都会经过反复讨论再作决定。西蒙?佩雷斯告诉我们说:“在基布兹公社,没有警察,也没有法院;一旦加入公社,我就没有任何私人的财产。在我来之前,这里甚至没有私人信件,一封信寄来了,所有的人都可以拆开看。”
第七章 移民宝藏 / 121
无论是在以色列建国前还是建国后,本–古里安一直认为移民工作是这个国家的第一要务:对于这个羽翼尚未丰满的国家来说,那些没有避难所,尚在旅途中徘徊的移民需要帮助,但是更重要的是,犹太移民需要定居,需要为以色列而战,需要将生命投入到新生经济的建设中。今天,这些看起来依然是正确无误的。那些曾经为席瓦赫–莫菲高级中学带来新的荣耀的俄罗斯学生,曾吸引了传奇企业家谢尔盖?布林和拉里?佩奇,以及社会企业家亚瑟?埃利亚斯的俄罗斯学生,或许将会是以色列新一代创新潮的推动者。
第八章 “飞天大盗” / 135
虽然美国联邦调查局没收了施维默所购买过的最大的飞机—3架星座式客运机,他和自己的同伴还是成功地将其他飞机走私了出去。有些简直就是直接从美国联邦调查局特工的头上飞过去的,尽管他们叫嚣着要让飞机落地。在最后的时刻,哈加纳还达成了另外一笔交易,从捷克斯洛伐克购买德国的梅菲斯特,这几架飞机也被施维默开到了以色列。
第九章 巴菲特试验 / 145
当1月15日最后的期限到来之时,弗罗曼则沉迷于一场假想的董事会辩论—地点是在美国的某地—发生在一位热心于投资以色列的总裁和一位行事谨慎、认为他很鲁莽的董事之间。对于这个热心的人来说,他需要怎样的支持呢?我了解你们的忧虑,我也看新闻,但是我们不要忘了,海湾战争期间,就是英特尔以色列公司生产了386芯片—英特尔最重要的微芯片之一。以色列人从未落下过一个订单,都按时完成了,没有延误……一次也没有……甚至是在导弹落下的时候,也没有。
第十章?悬崖边的格斗 / 159
就是在那时,财政部里一帮年轻的官员提出了一个想法,称之为Yozma,希伯来语的意思是“首创”。就像欧娜?贝瑞告诉我们的一样,“约翰?列侬就早期摇滚乐曾经说过,‘在埃尔维斯之前,无所谓摇滚。’就以色列风险资本和高科技企业家精神的成功,套用列侬的话说就是,‘在Yozma之前,无所谓风险投资。’”

第四部分 生机勃勃的国度
第十一章背叛与机遇 / 177
在1969年一次任务中,5艘以色列的炮艇在法国距离以色列3 000英里的地方,迎着20英尺高的巨浪,运送价值数百万美元的舰艇,这些舰艇在新的封港令之前已经承诺要出售给以色列。1970年《时代周刊》如此绘声绘色地描述当时的场景:“从俾斯麦时期算起,如此这般的海上追击也不多见……法国的侦察机、一架来自马耳他的英国皇家空军堪培拉轰炸机、苏联的坦克手、美国第六舰队的雷达阵、摄影记者,甚至还有意大利的渔民,从各个角度追踪着以色列人的踪迹。”
第十二章国家使命 / 185
基文影像的故事不仅仅是一个技术转移的故事,告诉我们一项技术如何从军用转为民用;也不仅仅是要向我们讲述从大型国防科技公司中如何走出了一位企业家。更重要的是,它是科技混搭的典范,不仅把两个完全分离的领域—导弹和医学领域结合了起来,还整合了一大批科技成果,包括光学、电子学、电池、无线数据传输以及帮助医生进行分析的软件,这种形式的混搭是科技创新的圣杯。
第十三章 酋长的困境 / 195
建设以色列经济,加入属于以色列的集群,把以色列推向这个世界上最辽阔的地方,这些在一定程度上造就了以色列的“营利性爱国主义”。正如历史学家芭芭拉?塔奇曼在以色列的科技热潮到来之前所说:“虽说以色列也有自己的问题,但是有一个优点却是起统领作用的:使命感。以色列人或许并不富裕……也没有安静的生活,但是他们所拥有的是富裕足以扼杀的:动力。”
第十四章?经济奇迹面临的威胁 / 215
在以色列面临的所有威胁和挑战中,认为自己没能力保持经济的增长或许是最可怕的一个,因为要克服政治上的障碍,还要去关注那些被忽略的问题。以色列拥有罕见的、或许是独一无二的文化和制度基础,能产生创新和企业家精神;它所缺乏的是能够进一步扩大,并将这种资产在以色列整个社会进行延展的政策基础。庆幸的是,改变政策要比改变文化容易得多,这在如新加坡这样的国家已经得到验证。
结语?高科技的耕耘者 / 223
事实上,今天的以色列之所以能够如此强大,是多种因素交织的结果:建国者的爱国主义、使命感、短缺意识和灾难意识,以及以色列和犹太人骨子里的好奇和逍遥自在的秉性。佩雷斯说:“犹太人最大的传统就是不满足,这对于政治来说或许不是好事,但对于科学来说绝对是好事。”
致谢 / 235

序言

序言
人们总是喜欢回忆,而不喜欢想象。留在我们记忆中的是熟悉的事物,存在想象中的则是未知的事物。想象也许令人恐惧——这得冒着探索未知的风险。
一个新生的以色列的种子萌发于一个被驱逐的民族的想象力。而这段被驱逐的时间极其漫长,达2 000年之久。驱逐使犹太人失去了故土,只留下祈祷。然而,正是持之以恒的祈祷孕育了犹太人的希望,维系了犹太人与祖辈的土地之间的联系。
随着以色列的建国,人们将这一伟大的祈祷植根于一片小小的土地之中。这片土壤倔强不屈,然而这里的环境却充满仇视。一路从埃及到以色列,我们穿越了茫茫荒沙,回到了沙漠之中的家。我们必须从头再来。作为一个贫困的民族来到这片贫瘠的土地,我们必须在贫瘠中发现财富。
我们唯一能够自由支配的资本就是人。这片不毛之地不会折服于金融发展,而只会折服于索求甚少、勇于开拓的人们。他们创造了新的生活方式:基布兹(kibbutz,集体农场)、莫夏夫(moshav,土地私有、个人劳动、共同销售的农业合作居民点)、建立了城镇和定居点。他们开凿挖掘、辛勤劳动,对自身的要求近乎苛刻;但是,他们也憧憬着、开创着……
这是一个有理想、有知识的民族,然而,他们宁愿用自己的双手耕耘这片土地。当发现土地贫瘠、水源不足时,他们转向了科技与创造。
基布兹成了孵化器,农民成了科学家:高科技在以色列萌发于农业。尽管土地面积小,水源有限,但是以色列仍然成了农业领头羊。在许多人仍旧错误地认为农业就意味着科技含量低的同时,以色列却有着令人惊叹的农业生产力,其中科技的贡献率达到了95%。
充满敌视的环境并没有消停。在过去的62年间,以色列遭受了7次攻击,并处于层层外交和经济封锁之中,同时缺乏其他国家的兵力援助。我们战胜大量高端武器的唯一途径就是用勇气和技术占得先机。
以色列所孕育的创造力与我们国土的面积不成比例,但却与我们面临的危险相当。而且,国防安全方面的创造力为民用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军事发展往往具有双重目标。例如,航空技术既能够运用于民用工业,也能运用于军事工业;两者携手并进,成为科技的孵化器,让许多年轻人能够接触到精密的设备,并获得管理经验。
就国土面积和人口数量而言,以色列总是显得很小,所以,我们不会成为很大的市场或是发展非常大的工业。尽管大可以创造规模效应,但是小也带来了发展高精尖的良机。以色列唯一的选择从来就是创造性地追求质量。
本–古里安曾说:“所有专家都是现存事物方面的专家,没有人是未来事物的专家。”要成为未来的专家,远见必须取代经验。
我相信未来10年将是科技和工业领域发展最为令人惊叹的10年。而这将是以下领域共同发展的结果:
首先是人工智能的兴起。在过去的25年间,计算机的性能已经增长了上百万倍。
第二,世界上越来越多的科学家(主要来自中国和印度),伴随着技术的进步,将带来井喷式的科学发现。
第三,纳米技术的到来将使人脑解析成为可能,而人类的大脑是宇宙之中最令人叹为观止的。这将展示人类的潜能,开发交流系统,并将产生我们目前无法想象的社会性挑战。
我们将能够看到远超过今天的视野的景观,我们将能够克服并预防疾病,我们将能够战胜艰难险阻;遨游在更浩瀚的太空,探索于更深邃的海洋。或许,我们能够探析最令人费解的谜团——人类生存密码,以及创造力的秘密。
以色列正在为这一伟大的征途作好准备,帮助其他同行者,同时也获得他们的帮助。
你眼前的这本书是一本大开眼界之作。应该把这本书视为关于以色列历史——一个永远的创业的国度——的一份中期报告。这本书讲述了不囿于现状、敢于挑战传统的以色列人的故事,是他们创造了“以色列的秘密”,并树立了他们的国家成为世界上领先技术公司的重要研发中心的地位。
在这个生机勃勃、激动人心的新10年的门口,以色列正领先一步致力于新时期的发现。接下来的篇章将承接以色列对于更美好明天的追求,作好准备迎接挑战,再焕生机。我们希望通过拥抱新的疆域,不仅能够担负起自身的使命,为这片地区带来和平;同时能够作出更大的贡献,帮助实现人类对健康、富足和自由梦想的追求——为地球上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人。
西蒙?佩雷斯
2010年8月19日

文摘

引言
出色的演讲!不过,你打算怎么做呢?
—西蒙?佩雷斯问夏嘉曦
在瑞士阿尔卑斯山地区的高档场所喜来登大饭店,此刻进来两位男士。当他们一起坐在豪华套房的沙发上开始等待时,人人都会觉得这真是对奇怪的组合。如果能闲聊两句,缓解一下紧张的情绪该多好;可惜没有时间了,现在他们只能靠交换眼神来缓解紧张。那个年纪较大的男士,相对比较平静,他的年龄是那个年轻人的两倍还多,看上去不那么容易受挫。这个年轻人的身上散发着自信的气息,多半是因为他相信自己是这个房间里最聪明的人。但是反复被人拒绝和否定的经历已经在他的脑子里埋下了怀疑的种子:他真的能推动这三位行业巨头进行彻底的创新吗?接下来要开始的会议让他感到忐忑不安。
一直不明白那个年纪较大的男士为何要冒着失败的风险,让自己置身于这场论战之中,这很可能会成为一种耻辱。他是当今在世的最有名的以色列人,是一位博学之士,不仅曾任两届以色列总理,还是诺贝尔奖的获得者。他就是西蒙?佩雷斯,83岁高龄之际,实在没有必要在自己已经很辉煌的人生中再经历如此风险。
这么做只是为了确保这些会面确实是种挑战。西蒙?佩雷斯是每年一度的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的常客。对于媒体来说,看看哪位阿拉伯世界的领导人会和佩雷斯握手将会是最直接的富有戏剧性的新闻素材;否则这个论坛,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其实就是一群身着正装的人进行的一次商务会议。佩雷斯是最有名的领导人之一,许多公司总裁都很想获得和他会面的机会。
所以当佩雷斯邀请全球最大的五家汽车制造企业的总裁和他会面时,他相信这些人会如约而至。但是这是在2007年年初,当时,全球金融危机还未现端倪,汽车制造业也还未体会到一年之后将会面临的那种压力。美国的汽车业三巨头—通用、福特和克莱斯勒—都懒得作出回应,倒是有一家顶级制造商如约而至。但是,他将全部25分钟的会面时间都用来解释佩雷斯的想法是不会实现的,他对这位以色列领导人不切实际的构想不感兴趣。说什么完全以电为动力的交通工具将会风靡全世界,就算真是那样,他也没有设想过在以色列这样的小国启动这个项目。“看看,我已经读过夏伊的论文了。”这位汽车制造业的老总一边跟佩雷斯说,一边扬了扬手中的白皮书,这是佩雷斯邀请他们时和邀请函一同发出去的,“他的想法非常有意思。世界上还没有那样的汽车,我们尝试过,但结论是这样的汽车不可能制造出来。”接下来,他开始阐述,只有混合动力车才是唯一现实的解决之道。
站在佩雷斯旁边不远处的那个年轻男士是夏嘉曦(Shai Agassi),当时他是全球最大的软件公司SAP的一位管理人员。他加入了这个德国的科技巨头企业,在此之前这家公司于2000年以4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他在以色列的TopTier软件公司。从销售情况上看,虽然科技泡沫已经破裂,一些以色列公司依然获得了许多破灭前的价值。
夏嘉曦在24岁时创建了TopTier,然而15年后,他成了SAP两个子公司的老总。夏嘉曦是SAP最年轻的董事,也是董事会唯一一个非德国籍成员;他甚至被列入了公司总裁的候选名单。虽然他在39岁时失去了成为SAP总裁的机会,但他依然可以充满信心地说,早晚有一天这个位置会是他的。
但是现在,夏嘉曦和下一任以色列总理正在努力为汽车制造业的一位老总讲解汽车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遗憾的是,就连他自己也开始怀疑这种想法是不是真的很荒谬,因为从开始到现在,整个想法也只不过是一种思想实验而已。
两年前,在夏嘉曦称之为“娃娃达沃斯”—一个专门为年轻领袖们设立的论坛上,他郑重地向与会者推介了一种方法,要在2030年来临之前把地球变成一个“更美好的地方”。他们中的绝大部分人都在想尽办法拉动公司业绩,夏嘉曦却提出如此大胆的想法,领袖们都觉得这太有挑战性了,同时也太天真了。夏嘉曦对大家说:“我觉得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先找出一个国家,让它摆脱石油的束缚。”
夏嘉曦相信如果有一个国家能够完全不依赖石油而正常运行,那么其他国家都将紧随其后,效仿它的做法。所以很明显,现在的关键是要找出一个能让汽车摆脱石油的办法。
不过,单是这个还不能称之为革命性的眼光。
夏嘉曦开发了一些为汽车提供能源的新奇技术,比如氢燃料电池之类的,但这些技术看上去似乎永远都距我们有10年之遥。所以夏嘉曦决定将注意力放在最简单的一种途径上:用电池供电的电动力汽车。虽然这种概念过去由于太受局限而且成本太高已经遭到过否决,但是夏嘉曦认为他有一个方法既能让消费者接受电动力汽车,又能让制造商赢利。如果电动力汽车能够像汽油动力汽车那样便宜、方便而且动力十足,那么谁不想要一辆呢?
常年的战争使得以色列人开始怀疑传统意义上的“可能”的含义,而且这个国家的人口仅占世界的千分之一。如果正如佩雷斯所说,以色列民族精神的本质就是“不满足”,那么夏嘉曦就是以色列这种民族精神的典型代表。
如果不是因为佩雷斯,估计连夏嘉曦本人都没有胆量去实现自己的想法。在听到夏嘉曦想要摆脱石油的想法后,佩雷斯对他说:“出色的演讲!不过,你打算怎么做呢?”
夏嘉曦说,直到那个时候,他也“只是在困惑中挣扎”—这些想法还仅仅只是停留在思想的层面上。但是佩雷斯却明明白白地将挑战置于他的眼前:“你真的会这么做吗?还有什么比让这个世界摆脱石油的束缚更重要的事吗?如果你不做还有谁会做这件事?”最后,佩雷斯又加了一句:“我可以为你做点什么?”
佩雷斯确实很想为此做点什么。仅在2006年圣诞节过后以及2007年年初的几天里,佩雷斯就和夏嘉曦一起,如旋风般快速地同以色列的工业巨头、政府高官进行了50多次会面,其中当然也包括和以色列总理的会面。“每天早上,我们在佩雷斯的办公室碰头,听取他对前一天会面情况的总结,然后他会拿起电话继续安排接下来几天的行程。”夏嘉曦告诉我们,“如果没有佩雷斯,这些大人物是肯定不会接见我的。”
佩雷斯还写信给五大汽车制造商,连同夏嘉曦的概念性文章一起寄出,这就是为什么会出现前面提到的佩雷斯和夏嘉曦坐在某个瑞士的酒店里,等待很可能是最后一次机会的场景。夏嘉曦说:“在第一次见面之前,佩雷斯也仅仅是从我—一个搞软件的家伙—这里听过这种想法。我懂什么呢?可是他却甘愿为我冒这个风险。”在达沃斯论坛上,佩雷斯第一次面对面地向那些实际工作在汽车行业的人验证这个想法。结果,他们约见的第一位业内人士不仅否定了这种构想,还用大部分时间试图劝说佩雷斯不要再为此浪费时间。这令夏嘉曦羞辱难当。“我使这位叱咤国际政坛的大人物陷入了一种十分尴尬的境地,让他变成一个看上去不知所云的人。”
但是现在,马上就是他们预约的第二次会面了。卡洛斯?戈恩是雷诺–尼桑的首席执行官,在业内有“起死回生第一人”之美誉。他出生于巴西,父母是黎巴嫩人。卡洛斯?戈恩因为接管尼桑而在日本成了家喻户晓的名人,当时尼桑正面临巨额亏损,但在他接管两年之后整个公司就扭亏为盈了。礼尚往来的日本人为了感谢戈恩,以他的生活为原型创作了一系列漫画。
佩雷斯开始时的语气很轻柔,戈恩几乎听不清他在说什么,但却使站在一旁的夏嘉曦大为震惊。自从在上次会面中遭受了很大的打击之后,夏嘉曦猜想佩雷斯也许会说些这样的话,比如,“夏伊有一个很疯狂的想法,他想构建一个电力网络。稍后我会让他作更详细的说明,你也可以给他讲讲你的想法。”但实际情况是,佩雷斯非但没有退缩,反而比之前工作的时候更有激情和动力,而且他的话也比以前更有说服力了。
佩雷斯说,石油要走向穷途末路了;也许地下还会有,但是这个世界不再需要石油了。更重要的是,佩雷斯对戈恩说,这是在为国际恐怖主义和不稳定局面融资。他强调说:“如果能在最开始的时候找出切断资金来源的办法,那我们就完全没必要对喀秋莎火箭炮严加防范了。”
然后佩雷斯伺机抢占先机,主动提到了对技术尚不成熟的顾虑。他知道所有大的汽车制造公司都在进行尝试,通过对电力进行转变开发出了好几种新奇的变种—混合动力、插电式混合动力、微型电动力汽车—但是这些都不足以开创机动车技术未来发展的新纪元。
当谈话向着佩雷斯预期的方向进行了大约5分钟的时候,戈恩打断了他。“瞧瞧,佩雷斯先生,”戈恩说,“我看了夏嘉曦的文章”—夏嘉曦和佩雷斯尽量不退缩,但是他们都好像感觉到了此次会面的结果—“他的观点绝对正确,我们肯定是站在同一条战线上了。我相信未来属于电力,我们有车,也会有蓄电池。”
佩雷斯激动得几乎说不出话来。就在几分钟之前,他们刚刚听了一场充满激情的演讲,阐述为什么纯电力机动车不可能实现,为什么混合动力车才是正道,但是佩雷斯和夏嘉曦都很清楚混合动力车是一条死胡同。一辆车拥有两个独立的动力装置,这有什么意义呢?现存的混合动力车造价极高,对燃料效率的提高仅有20个百分点,这不可能使国家摆脱对石油的依赖。在佩雷斯和夏嘉曦看来,混合动力车就好比是用创可贴来对付枪伤。
但是,他们还是第一次从一个真正的汽车制造商那里听到这种说法。佩雷斯忍不住脱口问道:“那么你怎么看待混合动力车呢?”
戈恩信心十足地回答说:“我认为它毫无意义。混合动力车就像是一条美人鱼:如果你想要的是条鱼,它给你的却是个美女;如果你想要的是个美女,它给你的其实是条鱼。”
佩雷斯和夏嘉曦会心地笑了起来,多日来的奔波终于得到了些许的慰藉。

喜欢Start-Up Nation: The Story of Israel's Economic Miracle [平装]请与您的朋友分享,由于版权原因,读书人网不提供图书下载服务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