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朗读手册 [平装] | |||
朗读手册 [平装] |
《朗读手册》帮无数家长、老师解决了棘手的教育难题,让无数孩子成为终身爱书人。众多研究表明,爱读书的孩子具有更强的思考能力、更强的问题解决能力,也具有更强的挫折忍受力,从而能够取得更大的成功。
你为孩子读的书越多,孩子的理解力就越强,孩子就越聪明!美国50年来唯一销量超过200万册的教育经典,美国各大教育院校指定教材,10年前,好妈妈读卡尔维特;今天,好妈妈读《朗读手册》。
你或许拥有无限的财富,一箱箱的珠宝与一柜柜的黄金。但你永远不会比我富有——我有一位读书给我听的妈妈。
你为孩子读的书越多,孩子的理解力就越强,孩子就越聪明。
珍妮弗出生时即患有唐氏综合症,但她的父母并没有放弃,而是决定抓住所有可能的机会读故事给她听。珍妮弗4岁时接受智商测验,智商高达111分。
艾琳出生第一天起,她的妈妈就开始给她读书。15个月时,艾琳每天的阅读量已达到30《朗读手册》左右;21个月时,艾琳就可以说出完整的句子:24个月时,艾琳已经知道1000个词。
罗伯特6岁时成了孤儿。7岁时,他的姑婆开始读书给他听,后来,他读一切他能获得的书。他直到32岁才进入一所小型学院就读,之前从未上过一天学。3年后,他以最优秀的成绩毕业。之后,他获得了凡德比大学的英文硕士与博士学位,并进入田纳西州马丁大学任教。
看,给孩子朗读就是具有如此神奇的效果!《朗读手册》以丰富、具体、可信的案例,详尽地为您解答有关朗读的各种问题:什么时候开始给孩子朗读?怎样的书才算是好的朗读教材?读漫画书好不好?如何妥善处理看电视的问题?如何在书和电脑之间取得平衡?……
从现在开始,与孩子一起分享朗读的乐趣,大声为孩子读书吧!
读了这本书,还会有家长或老师不明白朗读的意义吗? ——《纽约时报》
我们对吉姆·崔利斯的期待很高,《朗读手册》5次修订,他一次都没有令大家失望。
——《出版家周刊》
你能送给孩子的最好礼物就是让他爱上阅读,每位家长都应该读一读这本书。
——美国亚马逊网站
作者:(美国)崔利斯 译者:沙永玲 麦倩宜 麦奇美
吉姆·崔利斯,美国著名的阅读研究专家。他毕业于马萨诸塞州大学,曾在《春田日报》(The Springfield Daily News)任职20年,担任撰稿作家及画家。从1983年起,崔利斯在北美各地致力于教育研究活动,常就儿童、文学及电视传媒等主题,面向家长、老师及专业团体演讲,30年内演讲次数超过2500次,倍受社会各界赞誉。1989年,吉姆·崔利斯被国际阅读组织评为20世纪80年代对阅读推广最有贡献的8人之一。
绪论
第一章 为什么要朗读
第二章 何时开始朗读
第三章 朗读的阶段
第四章 朗读要领与朗读禁忌
第五章 持续默读:朗读的最佳拍档
第六章 图书馆:家庭的、学校的和公立的
第七章 从欧普拉、哈利·波特和因特网上学到的启示
第八章 电视
附录 朗读书目
第一章为什么要朗读
在本章中,我将探讨两个问题:为什么在当今社会为孩子读书如此重要?为什么朗读如此有效?
10年前一个可爱的秋日早晨,我到小时候就读的幼儿园故地重游。那是新泽西州康涅狄格农庄小学的幼儿园,大约15个孩子坐在他们的故事毯上,仰着小脸望着我,眼神中充满期待。“今年你们谁想学习读书?”我问道。
孩子们都毫不迟疑地高高举起手,许多孩子还得意地说:“我已经知道怎么读书了!”那种热烈的气氛就像幼儿园老师们曾经告诉过我的一样:每个孩子在开始上学时都想学习如何阅读。换句话说,孩子刚上学时,对阅读有着百分之百的热情与渴望。
几个月后,“全美阅读报告卡”(theNationalReadingReportCard)告诉大家接下来的事实:
在四年级学生中,45.7%的孩子每天会将阅读当成休闲活动。
在八年级学生中,只有27%的孩子为了兴趣而阅读。
到了十二年级,只有24.4%的孩子每天享受阅读的乐趣。
四年级学生中,每周到图书馆看书的孩子占40%,到了高年级就降到10%。
就像我在绪论中所说的,30年来,尽管进行了很多教育改革,但美国学生的阅读分数丝毫没有改善。幼儿园儿童百分之百对阅读感兴趣,但随着年级升高,我们失去了75%可能成为终身阅读者的人。任何企业若不断流失75%的客户群,都会在一夕之间摇摇欲坠。这正是美国现在所面临的危机。
学校的教学目标应该是培养出终身的阅读者——在毕业后的人生中仍坚持阅读与学习。但事实的真相是,我们只培养出学生阅读者——只为了应付毕业而阅读。如此一来,大多数人几乎很早就不再读书了。
1983年,响应有识之士的倡议,在美国教育部的帮助下,由全国教育学院与全国教育协会组织,知名专家学者组成了“阅读委员会”(CommissiononReading),专门研究导致阅读危机的原因及解决办法。这些学者在儿童发展、语言及学习阅读等领域都很精通。由于学校课程的每一项内容几乎都根植于阅读,因此阅读是所有问题与解决方案的核心,这是大家的共识。
由于阅读是教育中最重要的训练方式,因此每年大约有超过1200份研究报告是以阅读为研究主题的。委员会耗时两年,详读了过去25年的10000多份研究报告,评估其中哪些方法有效,哪些或许有效,哪些无效。委员会于1985年发布了一项名为《成为阅读大国》(BecomingaNationofReaders)的报告。我认为这是25年来最重要、最具“常识性”的教育文献。在主要的研究结果中,有两项简单的论述很震撼人心:
?给孩子朗读,能建立孩子必备的知识体系,引导他们最终踏上成功的阅读之路。朗读是唯一且最重要的活动。
?证据显示,朗读不只在家庭中有效,在课堂里也成果非凡。“朗读应该在各年级都进行。”
专家口中“唯一且最重要的活动”意味着,朗读比成绩单、家庭作业、评估表、读书报告和图卡更重要。朗读是最便宜、最简单、最古老的教学手段,在家里或教室使用都再好不过了。朗读既简单又有效,甚至不需要高中文凭,你就可以用得得心应手。
阅读能带来什么好处?
一切都可归纳为一则简单的两个层次的公式:
?你读得越多,理解力越好;理解力越好,就越喜欢读,就读得越多。
?你读得越多,你知道得越多;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聪明。
与危言耸听者的说法正好相反,美国并非文盲国家,一般美国学生都能阅读。在21岁到25岁的毕业生中,有95%可以使用印刷信息(简单句组成的段落)做日常工作,63%继续深造;而在1940年,继续深造者只占20%。今日的学生与祖父母那一代相比,思考的问题并不少,思考的速度也不慢。其实现在的学生更聪明。但今日的世界日新月异,一个人生存所必备的条件要比1940年复杂多了。多数美国学生,尤其是弱势群体,由于进步有限,难免会跟不上时代。全美国70%的工作阅读材料至少相当于九年级程度。
今日的世界有多么复杂?
从马里兰州巴尔的摩市一个家庭的生活,我们可以看出美国今日与昔日的不同。《纽约时报》报道了乔与他的儿子小乔的故事。1965年,伯利恒钢铁公司是巴尔的摩最大的雇主,乔虽然只能读懂最简单的句子,但他仍毫无困难地在伯利恒找到了一份全职工作。20多年后,他的儿子小乔与父亲的阅读能力相当,但在求职上所面临的境况却有天壤之别。首先,伯利恒钢铁公司早已不复存在;其次,巴尔的摩的最大雇主是约翰?霍布金斯大学医学中心;再者,就算有大学文凭也不能保证在约翰?霍布金斯大学找到工作。
在巴尔的摩,有15万个像小乔那样的人,全美各地市郊的情况都与巴尔的摩类似,更别提乡下了。
世界发生了巨大变化,但美国年轻人的阅读模式却一成不变,这种对比仅仅是问题的冰山一角。同样重要的问题发生在我们视野之外:如果美国孩子没有变得更聪明,那么其他国家的孩子确实变得更聪明了。过去在学术上落后的国家,如今已与美国水平相当,这都得益于他们在教育上的进步。
印度学生的分数优于美国,原因何在呢?20世纪60年代,美国在工程与数学技能上大幅领先,然后,印度的阅读分数开始上升。当分数接近美国时,摩托罗拉、IBM与德州仪器这些公司开始把生意转到印度。到1993年,摩托罗拉手提电话系统(由美国所发明)的零件大多在印度制造。印度工程师和美国工程师能力相当,但他们愿意为少很多的薪资而工作。这样,美国少了1万个计算机方面的工作机会。
在计算机界,原来只有以色列与日本和美国竞争,但随着网络的发展,菲律宾这匹黑马蹿出来了。菲律宾在亚洲国家中异军突起的原因有二:(1)学校里各年级学生都读英语;(2)识字率95%。由于英语仍是网络的强势语言,世界各地的计算机信息有80%以英语存储,因此,会英语的员工具有很大优势。
今日美国学生的阅读分数如何?
看过以上其他国家的情况之后,我们再看看美国课堂所面临的挑战:
?在美国一流的学院及大学,99%的高年级学生能明白“BeavisandButthead(弱智与丧门星)”的意思,但即使是用复选题,仍有78%的学生读不懂《盖茨堡宣言》的最后一行。
?约有63%的高中生想上大学,但只有37%的学生的阅读能力达到了理解大学教材的水平。
?即使在最优秀的高中,也只有1/3的学生的成绩、功课与测验分数显示他们上大学没有问题。
?在四年制大学的学生中,约有50%的学生无法获得学位。
?在十二年级学生中,只有5%具备大一新生的写作能力。
?在高中的高年级,不到5%的学生能读《纽约时报》,63%的学生连读小报的水平都不够,75%以上的学生只达到小学四年级的阅读水平。
拿1999年的阅读分数与1971年的相比,虽然标准提高了,课程改变了,但学生分数进步却有限。
阅读水平停滞不前的情况不只发生在中等生或差等生身上,优等生也同样进步不大。作家雅各布?巴赞(JacquesBarzun)曾描述过一个委员会对每个州前三名的150位年轻人进行的面试。该面试的目的是向入选者颁发每人6万美元的全额奖学金。“委员会的一位成员问每位候选人这样一个问题:‘过去一年中,你曾读过一本课外书吗?如果读过,请你谈谈这本书。’在150名优秀学生中,只有一名学生能够回答这个问题。”
阅读分数告诉我们,许多美国学生懂得如何阅读。但是这些孩子在学生时代以及长大成人后的行为却告诉我们,由于他们不是很喜欢阅读,因此不经常阅读。我们教孩子“如何”阅读,却忘了教他们“想要”阅读。
如果一个国家阅读得不够多,那么它就懂得不够多。托马斯?杰斐逊(ThomasJefferson)曾描述过这种危险:“在文明世界中,如果一个国家想要在无知的同时得到自由,这种期盼以前没有实现过,以后也永远不会实现。”
那么我们该从何做起呢?19世纪30年代创立义务教育的贺瑞斯?曼恩的话是金玉良言,他写道:“成年人是铸铁,儿童是蜡烛。”
就让我们从“蜡烛”——孩子来着手吧!让我们用阅读委员会的研究成果来塑造他们:在每个年级都给学生大声朗读。与其他改革不同,这样做不会增加一分一毫的税金。
有什么事能像阅读一样做起来简单却成效显著呢?
读书给孩子听就像和孩子说话,同样基于以下的理由:树立孩子的信心,带来欢笑,拉近彼此的距离;告诉孩子信息或向孩子解释问题,引发孩子的好奇心,激励孩子。在朗读中,我们还可以:
?在孩子的脑海中,将阅读与愉悦联系在一起。
?创造背景知识。
?建立词汇基础。
?树立一个阅读的典范。
让我们看看终身阅读者是如何培养出来的。许多教育界人士忽略了两项有关阅读的基本“人生事实”。少了这两个定律的相互作用,教育改革的成效将微乎其微。
……
喜欢朗读手册 [平装]请与您的朋友分享,由于版权原因,读书人网不提供图书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