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方刚性学研究系列:多性伙伴(方刚) [平装] | |||
方刚性学研究系列:多性伙伴(方刚) [平装] |
《方刚性学研究系列:多性伙伴》:
社会控制与私人性
行为之间的博弈
转型时期中国社会
的性活跃者个案
独家揭秘多性伙伴
者的内心世界
一个社会对个人隐私行为的干预越少,这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就越高。方刚的多性伙伴与社会控制研究,成功地记录了中国特定历史时期个人性行为试图超越社会控制的过程。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李银河教授
从西方到中国,从古代到当代,人类的性文化一直处于不断的发展和变迁之中。研究、分析不同时代的性文化,是性学家的共同使命。方刚凭借他的著作,成为我们这个时代性文化变迁中一个卓越的观察者、记录者和研究者。
——亚洲与大洋洲性学联合会副主席、上海大学社会学教授刘达临
方刚的性学研究涉及广泛,在性教育、性产业、性人权、性心理、社会性别等领域均著述颇丰。然而,他最为学界称道的性学贡献还在于对性的多元存在的质性研究。多性伙伴、男公关、裸体主义者、乱伦者、换偶者……这一系列有声有色的研究,立足于田野调查,呈现了中国社会性变革时期的丰富与生动。
——世界华人性学家协会名誉会长兼监事长阮芳赋教授
性不是孤立的生理问题,方刚注重从社会、心理、生理结合的角度进行性学研究,得出了一系列为学界称道的学术成果,填补了当代中国性学研究的空白。
——世界华人性学家协会副会长、中国性学会副理事长马晓年教授
方刚,性与性别研究专家,性社会学博士,北京林业大学性与性别研究所所长、人文学院心理学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为世界华人性学家协会执委、国际中华医学家心理学家联合会理事、《华人性权研究》副主编等。在国内外出版著作五十多部,主要著作:《转型期中国的性与性别》《男性研究与男性运动》《第三性男人:男人处境及其解放》《性别的革命》《21世纪的两性关系》《开放的性教育:影响孩子一生的性教育》《社会学家的两性辞典》等,另主编:《性别心理学》《社会性别与生态研究》《社会性别与心理学研究》等。
一、多性伙伴:几个才算“多”
中国传统文化下对私人性行为的社会控制一向十分严格,“多性伙伴”对于中国人来说绝对是一个新词。直到20世纪80年代,婚外恋、婚外性,甚至婚前性行为,总之一切非婚性行为都是很少的,极为隐秘的,属于“另类”,受人冷眼与侧目。
(一)问题的提出
(二)以往研究中的多性伙伴现象
(三)重要概念的界定
(四)主要应用理论
(五)研究目标与假设
二、作者如何访谈多性伙伴者
我访问的女性有两类:一类是完全陌生的:另一类是非常熟悉的,原本就对她们的私人经历有很多了解。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第一类是主动要求受访的女性。
(一)访谈对象的获取与伦理规则
(二)网上找来的志愿者可信吗
(三)男人访谈女人的性经历,能行吗
(四)为什么不能请助手协助访谈
(五)个案访谈要不要代表性
(六)分析方法
三、多性伙伴:还有人“管”吗
我24岁那一年,父母偷看了我的日记,里面记载着我与七八个男人的性关系。那之后,我与父母的矛盾就激化了,时常会争吵。
(一)工作场所的“管”与“不管”
(二)不同家庭的“管”与“不管”
(三)居住社区“不管”了
四、多性伙伴者的“性脚本”很活跃
时尚界很开化,圈里人有情人是很公开的。常出双入对,从不回避别人的目光。别人私下的议论也仅限于谈论他们般配与否,从没有听到过歧视他们的谈话。
(一)社会转型促成“性活跃”的性脚本
(二)由“贞女”到“荡妇”的过程
五、对性行为的自我控制
虽然处于同样的社会、同样的文化中,拥有的社会控制也大体相近,但是不同的受访者所感受到的社会控制力量普遍薄弱,而非多性伙伴行为者中的许多人.却会声称社会对私人性行为的约束还是很强的。
六、尚存的控制
绝对不能在公司里面找情人。生意伙伴做情人也不行。因为情人间不设防,而生意上有许多秘密。做了情人,就没有办法工作了。
(一)自贬“嫖娼”经历
(二)同性性行为能说吗
(三)兔子能吃窝边草吗
七,为了情,还是为了性
(一)为什么做爱:三种倾向
(二)性与爱:看似矛盾的表述
(三)不敢言爱:更多是因为绝望
八、与性有关的话题
(一)“网缘”会跨越阶级吗
(二)和多少人做爱才算够
(三)安全套,想说爱你不容易
九、总结与思考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本研究受访多性伙伴行为者基本情况一览表
附录二 多性伙伴行为者访谈笔记
F01,女,22岁,失业,单身,性伙伴数12人
F03,女,32岁,离异,IT从业,受访时性伙伴数10人
F04,女,26岁,已婚,性伙伴数15人
F05,女,双性恋,29岁,未婚,广告业,性伙伴数:男20人,女15人
F06,女,37岁,已婚,记者,性伙伴数近20人
F07,女,48岁,离异,工程师,自述性伙伴数400人以上
F10,女,28岁,离异,编辑,性伙伴数10人
F13,女,29岁,未婚,IT业,性伙伴数48人
F14,女,28岁,未婚,演艺界,性伙伴数20人以上
M05,男,34岁,职业经理人,性伙伴数24人,自我判定为异性恋者
M07,男,43岁,离异,经商,性伙伴数40人左右
M10,男,33岁,已婚,商人,性伙伴数近30人
版权页:
由此,我们也就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社会控制对私人性行为的解体,不是单纯的价值观问题,而是一个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与经济发展、政治民主化不可分割的,具有其内在的逻辑性。也可以说,我们对私人性行为进行考察的结果,体现出中国社会民主化的进程。
第三,这一研究显示,私领域正在受到更多尊重,现代化过程中国家权力发生转型。
现代社会的重要标准之一,便是国家与社会对私人生活的更少干预,公领域与私领域必须清楚地分开。一个人在自己的私领域,与其他人之间自愿进行的私人行为,与社会毫无关系,国家与社会都不应该干预。相反,如果认为私领域的行为也会影响社会,也要干预,那么,私领域的边界岂不是永远无法确定,私领域也就名存实亡了吗?
有人会拿出“伤害社会伦理道德”这个似乎“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法宝来对抗私领域,但这“伦理道德”是谁的呢?我们说,个人的权利是第一性的,是本源的,国家与社会是为个人权利的实现服务的,而不能用“伦理道德”约束个人权利。
我们的研究显示,多性伙伴行为者甚至无法被简单地归入具有性娱乐倾向的人群中。这再次证明个体差异永远大于群体差异,对不同人在私领域内的选择是不同的,对私领域的尊重便意味着对每个人的选择的尊重,不能以任何名义施加任何限制。
我们的研究显示,中国社会对私领域的尊重正在加强,但是仍然有许多不足。这其实是与社会转型期国家权力的调整联系在一起的。
编辑推荐:
更多图书资讯可访问读书人图书频道:http://www.reader8.com/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