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寻路中国:从乡村到工厂的自驾之旅(彼得.海斯勒著) | |||
寻路中国:从乡村到工厂的自驾之旅(彼得.海斯勒著) |
《寻路中国:从乡村到工厂的自驾之旅》:美国亚马逊书店中国旅行类图书第一名。
追寻现代中国,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
《纽约时报》、《经济学人》、《纽约客》、《时代周刊》、《华尔街日报》、《国家地理》、《华盛顿邮报》联合推荐。
“太棒了!彼得?海斯勒的《寻路中国》,是我读过的描述当代中国日常生活最好的一本书……彼得在中国待了很久,作为《纽约客》的记者,他通过驾车环游的方式捕捉现代中国。”
——托尼惠勒(Lonely Planet创始人)
“毫无疑问,彼得?海斯勒是关注现代中国的最具思想性的西方作家之……?他对当代中国的描写,极富人性。”
——《华尔街日报》
“何伟的笔下是真中国,是连一些生活在中国的青年人都不知道或拒绝认识的中国。”
——《南方人物周刊》
作者:(美国)彼得·海斯勒(Peter Hssler) 译者:李雪顺
彼得·海斯勒,中文名何伟,曾任《纽约客》驻北京记者,以及《国家地理》杂志等媒体的撰稿人。他成长于美国密苏里州的哥伦比亚市,在普林斯顿主修英文和写作,并取得牛津大学英语文学硕士学位。海斯勒曾自助旅游欧洲三十国,毕业后更从布拉格出发,由水陆两路横越俄国、中国到泰国,跑完半个地球,也由此开启了他的旅游文学写作之路。
第一部 城墙
第二部 村庄
第三部 工厂
致谢
资料来源
译后记
从2001年到2010年的十年时间,美国青年作家何伟(Peter Hessler)先后写作了三本关于中国的著作,分别是《江城》(2001)、《甲骨文》(2006)和《寻路中国》(2010)。《江城》以作者于1996年至1998年在长江和乌江交汇处的涪陵一所大学任教时的经历为主线,反映了改革开放政策在中国内陆城市的人们身上所产生的变化与希冀;《甲骨文》通过对人们既熟悉又陌生的甲骨文的命运的描述,力图揭示中国文化的内涵和实质;《寻路中国》则致力于反映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脉络。这三本书分别从不同的侧面刻画中国社会的人文、历史与经济,构成了作者的“中国三部曲”,奠定了作者在西方社会独一无二的以写真实中国见长的卓著地位,同时也让他赢得了相当多的中国“粉丝”读者。
《江城》发表已有十年之久,迄今仍旧热销海外,而且被翻译成了多种文字出版,在其中一个版本的封面上,曾经出现过一行文字:“如果只读一本关于中国的书,就选这本吧。”但这本书目前只在台湾出版了繁体中文版,逗得许多只能通过阅读中文来跟何伟沟通的“河粉”心痒不已。而在《寻路中国》的英文版出版仅仅一个多月之后,何伟便通过电子邮件告诉我,上海译文出版社已经拿到了该书的简体中文出版权。这一方面估计是因为“经济发展”这个话题非常符合中国的时代主题,另一方面也足见上海译文出版社所具备的专业眼光和敏锐嗅觉。
接下来的环节是驾驶技术训练,学员们要在障碍车道上练习急转弯,学着将车辆停驻在标线的二十五厘米范围内。最具挑战性的驾驶技术科目是“单边桥”行驶。所谓单边桥,就是一条长长的水泥做成的凸起路段,略超过轮胎宽度。学员们的目标,就是把车调整好位置,对准单边桥径直驶而过,并且不让桥上的两个轮胎掉落下来。学员们先练习左侧轮胎,接着换成右侧,如果有一个轮胎滑落下来,就算考试失败。学员们告诉我,道路训练的十天时间里,他们多数时候是在练习单边桥驾驶。我问唐教练,为什么单边桥那么重要。
“因为很难,”他这样回答我。
这就是中国的驾校课程里隐含的哲学命题:如果某样东西从技术的角度看起来特别有难度,那么它必定就是有用的。可是,这类极具挑战性的技能却是因地、因教练不同而不同的。除了五十八小时这一点,没有太多其他的客观标准,驾校一会儿强调单边桥行驶,一会儿又想出别的什么障碍行驶技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驾校教练跟过去那些教人养生之道的武术教练十分相像。时代已经不同了——学生们不必到山顶的寺庙里,每天对着树干拍打数千次,相反,他们参加公安驾校为期两周的驾驶课程学习,学着把桑塔纳轿车稳稳当当地开上单边桥。
上路训练十来天后,丽水驾校的课程学习就快要结束了。在他们学习的最后一天,也就是考试的前一天,我跟着一个学习小组上路了。教练坐在副驾驶座上,学员们在一条两车道的山区道路上轮流驾驶一辆桑塔纳轿车,完成一系列的固定动作。从一挡依次换到五挡,然后从五挡依次换回一挡;把车辆停驻在离标线二十五厘米的范围内。之后,学员们要练习原地掉头,在模拟的交通指示灯前停车。学习用的车道有三公里长,十天的训练过程中,这个长度没有丝毫变化。没有交叉路口,路上的车也很少。车辆驶入车道的时候,学员们按照规定鸣笛,转弯的时候同样如此。一路上不管遇到什么小轿车、农用车、驴拉板车——他们都要鸣笛。哪怕只遇到一个行人,他们也要鸣笛。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