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中国的兵(雷海宗著) | |||
中国的兵(雷海宗著) |
《中国的兵》是雷海宗编写的专著之一。雷海宗是扬名中外的史学大家,我国世界史学科的主要奠基人。早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后赴美留学,获芝加哥大学哲学博士。回国后一直在中央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大和南开大学等校从事历史教学和研究工作,以博闻强记、史学自成体系、贯通古今中外著称,名列《中国大百科全书·外国历史》卷专设条目。
回忆清华和联大的岁月,我最受益于雷师的是他想法之“大”,了解传统中国文化消极面之“深” (如《无兵的文化》及其派生的种种不良征象)。……只有真正爱国的史家才不吝列陈传统文化中的种种弱点以试求解答何以会造成千年以上的“积弱”局面。
——历史学家 何炳棣
雷海宗先生,一代英才,学贯中西,在中央大学时……写中国史文章,并讲授中国史,无不大得好评,誉满全国,这远非冬烘之流所能望其项背。
——历史学家 蒋孟引
回忆清华和联大的岁月,我最受益于雷师的是他想法之“大”,了解传统中国文化消极面之“深”(如《无兵的文化》及其派生的种种不良征象)。……只有真正爱国的史家才不吝列陈传统文化中的种种弱点以试求解答何以会造成千年以上的“积弱”局面。
历史学家 何炳□
雷海宗先生,一代英才,学贯中西,在中央大学时……写中国史文章,并讲授中国史,无不大得好评,誉满全国,这远非冬烘之流所能望其项背。
历史学家 蒋孟引
代自序:历史过去释义
中国的兵
无兵的文化
君子与伪君子
中外的春秋时代
附录
古代的战争规则和侠义精神
从“无兵的文化”到“竟逐富强”
我的回忆
这是一套写给年轻人的国学读本。
“国学”之名,始白清末。其时欧美学术进入中国,号为“新学”、“西学”等,与之相对,人们便把中国固有的学问统称为“旧学”、“中学”或“国学”等。
晚清民国时期,东西方文化会通碰撞,人文学术勃兴,产生了一批大师级的学者,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他们的著述,历经岁月洗磨,至今仍熠熠生辉。我国古代经典,浩繁艰深,而这些著作无异于方便后人接近经典、了解历史与文化的一座座桥梁,其价值自不待言。
遗憾的是,出于诸种原因,这些著作,有的版本繁多,错漏杂见,有的久不再版,一书难觅。有鉴于此,我们特组织出版“跟大师学国学”书系,从中遴选出一些好读易懂、简明扼要的作品,仔细编校,统一装帧,分批推出,以飨读者。
这些作品,大多是一版再版的经典,不仅在文化学术界历来享有盛誉,也在广大读者中间有较高知名度;另有一部分,出自当日名家,影响很大,但1949年后未曾重印,借此次机会,将之重新推荐给大家。
这些作品,有的是为高中生所撰的教材,如张荫麟先生《中国史纲》;有的是为青年学生所作的讲演,如章太炎先生《国学概论》和梁启超先生《中国历史研究法》;有的是应约为青年人所写的通俗读物,如吕思勉先生《三国史话》——都是大家名家面向年轻读者讲述,不作高头讲章,也不掺杂教条习气。这正应了曹聚仁先生记录章太炎先生所作国学讲演时所说:
任在何时何地的学者,对于青年们有两种恩赐:第一,他运用精利的工具,辟出新境域给人们享受;第二,他站在前面,指引途径,使人们随着在轨道上走。这也是本书系立意所在——让年轻一代享受大师们的文化成果,学习大师们的治学方法,感知大师们的智慧才情。朱自清先生说得好:“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做一个有相当教育的国民,至少对于本国的经典,也有接触的义务。”这对当今社会的年轻人来说,也许是一个并不过时的提醒。
我们希望,这些作品能在新的时代,帮助年轻朋友熟悉经典,认识中国的历史与文化。
中华书局编辑部
2009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