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生活 > 两性 >

认识性学(插图第6版)(1)

2012-10-10 
  客观翔实 性作为一个争议性的话题,容易带有主观倾向。本书很好的避免了这一问题。全书虽涉及多个性相关议题与不同族群,但作者只是陈述现象,并不对现象本身作任何有主观倾向的评判。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认识性学(插图第6版) 去商家看看
认识性学(插图第6版) 去商家看看

认识性学(插图第6版) [平装]

编辑推荐

《认识性学(插图第6版)》编辑推荐:经典教材:作者均为性学研究领域出类拔萃的学者,其中威廉?L?雅博曾任性象科学研究会会长。《认识性学(插图第6版)》是目前美国使用最普遍的性学教材。此次翻译出版的为第6版,但部分章节经作者授权采用第7版进行翻译,力求为读者呈现最新的研究成果与讯息。
客观翔实:性作为一个争议性的话题,容易带有主观倾向。《认识性学(插图第6版)》很好的避免了这一问题。全书虽涉及多个性相关议题与不同族群,但作者只是陈述现象,并不对现象本身作任何有主观倾向的评判。全书共17章,涉及性象的各方面,并对性强迫等极具现实意义的议题独辟章节进行探讨。
角度多面:《认识性学(插图第6版)》从多个学科角度探讨性象。包括从性解剖学、生理学的角度介绍了人类的生理结构;从心理学的角度论述不同时期人类性象的特点;从性病理学的角度分析各种性强迫行为的成因及影响等。通过综合多学科、多角度,使性象以一种立体的形象呈现于我们眼前。
最新资料:书中针对不同议题,综合了多方的研究成果,并收集了大量数据与研究项目的资料。《认识性学(插图第6版)》所收录的资料时间一直截止到2007年,可以说囊括了最近的研究成果,通过这些数据资料,读者可以了解到性学领域最新的动态。

作者简介

作者:(美国)威廉?L?雅博(William L. Yarber)?芭芭拉?W?萨亚德(Barbara W. Sayad)?布莱恩?斯特朗(Bryan Strong)?克莉丝汀?德沃尔特(Christine Devault) 译者:爱白文化教育中心

威廉?L?雅博(William L. Yarber),世界卫生组织全球艾滋病项目的顾问,金赛性、性别与生殖研究所的高级研究员,印第安纳大学布鲁明顿分校乡村艾滋病性病预防中心的高级主任,同时也是印第安纳大学应用健康学教授、社会性别研究教授。雅博博士从事研究与艾滋病性病预防工作,是金赛研究所安全套研究团队(CURT)成员。他撰写了美国第一个中学艾滋病预防教程《艾滋病:年轻人需要知道什么》;与人合著了《性象相关措施手册》第三版(2011)。雅博曾任性象科学研究会(SSSS)会长、SIECUS董事会主席,荣获包括SSSS颁发的杰出科学成就奖;美国性教育者、咨询师与治疗师协会颁发的卓越专业标准奖等奖项。

芭芭拉?W?萨亚德(Barbara W. Sayad),加州州立大学蒙特雷湾分校全职教员,所教的课程包括人类性象、妇女健康、婚姻与家庭,还有针对公共卫生和社会不公状况的服务学习。她与威廉?L?雅博合作撰写了《认识性学》的六个版次,也与人合写了《婚姻与家庭经历》一书,对其他多种健康相关的教科书、课程指南和出版物亦有贡献。

布莱恩?斯特朗(Bryan Strong)、克莉丝汀?德沃尔特(Christine Devault),两人合著了《认识性学》的第一版和第二版。布莱恩是斯坦福大学博士,生前在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任教,专长领域包括人类性象、婚姻与家庭和美国社会史。克莉丝汀是有资格认证的家庭生活教育者、教育作家、顾问和摄影师,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取得社会学学位。

目录

序一性学:艰难的发展李银河1
序二“性学”与“性研究”潘绥铭3
致中国读者5
前言9
致谢14
译者说明16
第1章人类性象的视野1
1.1性象、流行文化和媒体2
媒体呈现的性象3
电视5
电影长片9
电影和电视中的同性恋、双性恋和跨性别人士10
网络上的性10
1.2不同文化、不同时期的性象12
性兴趣13
性倾向14
社会性别16
1.3社会常规与性象17
自然的性行为18
常规的性行为18
性行为和性的多元20
1.4结语21
第2章研究人类性象23
2.1性、问答专栏作者和通俗心理学25
作为娱乐的资讯和建议25
数据的运用和滥用26
2.2批判地思考性象27
价值评判和客观性27
见解、偏见、成见28
态度和行为的混淆29
常见的谬误:自我中心思维和本族中心思维29
2.3性研究的方法30
研究的注意事项31
临床研究32
调查研究33
观察研究34
实验研究35
2.4性学研究者36
理查德?克拉夫特—埃宾37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37
哈夫洛克?蔼理士38
阿尔弗雷德?金赛39
威廉?马斯特斯和弗吉尼娅?约翰逊41
2.5当代性学研究42
国民健康和社会生活调查43
全国家庭增长调查44
青年风险行为调查45
全国大学健康评估46
2.6新兴的研究视角47
女性主义研究47
同性恋、双性恋和跨性别研究48
未来研究方向的探讨50
2.7族群和性象51
非洲裔美国人51
拉丁美洲裔美国人53
亚洲裔美国人和太平洋海岛居民55
2.8结语56
第3章女性性解剖学、性生理学和性反应57
3.1女性性器官:它们有何功能?58
外生殖器(外阴)60
内生殖器61
其他结构64
乳房65
3.2女性性生理学67
生殖激素67
卵巢周期67
月经周期69
3.3女性性反应74
性反应模型74
欲望属于精神还是物质?74
体验性唤起79
3.4结语80
第4章男性性解剖学、性生理学和性反应81
4.1男性性器官:它们有何功能?82
外生殖器82
内生殖器85
乳房和肛门86
4.2男性性生理学88
性激素88
精子发生91
精液的生产91
同源器官92
4.3男性性反应92
勃起93
射精和性高潮93
4.4结语95
第5章?摇社会性别和性别角色97
5.1研究社会性别和性别角色99
性别、社会性别和性别角色:区别何在?99
性别和性别认同100
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
对立还是类似?102
社会性别和性倾向103
社会性别理论103
5.2性别角色的学习104
社会化理论104
童年和青春期的性别角色学习106
性别观念架构:夸大区别110
5.3当代的性别角色110
传统的性别角色111
变化中的性别角色114
性别融和115
5.4性别多元116
跨性别现象116
性别发育紊乱/间性117
未归类的异常发育121
性别认同障碍122
变性欲望123
5.5结语124
第6章童年期和青春期的性象125
6.1婴儿期和童年期的性象(0—11岁)126
婴儿期和性反应(0—2岁)127
童年期的性象(3—11岁)127
家庭环境129
6.2青春期的性象(12—19岁)130
性心理发展130
青少年的性行为138
青少年怀孕140
性教育143
6.3结语144
第7章成年期的性象145
7.1青年期的性象146
发展任务的挑战147
确立性倾向148
单身151
同居156
7.2中年期的性象158
发展任务的挑战158
稳定关系中的性象158
离婚和其后160
7.3老年期的性象162
发展任务的挑战163
对于衰老的成见163
性象和衰老165
7.4结语168
第8章爱情和亲密关系中的沟通169
8.1友谊和爱情171
8.2爱情和性象172
承诺关系之外的性173
男?女?性?爱173
无性的爱:选择禁欲175
8.3教我如何爱你?恋爱的方法和态度175
爱情的类型175
爱情的三角理论177
爱情作为依附180
单恋182
8.4嫉妒182
定义嫉妒183
控制嫉妒183
婚外的性184
8.5让爱持久:从激情到亲密186
8.6沟通的本质187
文化背景187
社会背景188
心理背景189
非语言的沟通189
8.7性的沟通191
恋爱初期的性沟通192
确立恋爱关系后的性沟通194
8.8发展沟通技巧196
谈论性话题196
8.9冲突和亲密198
性冲突199
冲突的解决199
8.10结语200
第9章性表达201
9.1性吸引力203
一份跨文化分析报告203
性伴侣选择的进化论204
大学生的观点206
女性身体比例207
光环效应再议207
性欲207
9.2性脚本208
文化脚本209
内心脚本209
人际脚本210
9.3自体性刺激211
性幻想和性梦211
自慰214
9.4与他人的性行为218
触碰219
亲吻221
口交222
性交225
肛门性刺激227
9.5结语228
第10章摇性行为的多元229
10.1多元性行为和性偏好异常230
什么是性偏好异常?231
大学生的多元性行为233
10.2多元性行为:控制和服从234
10.3非强迫型的性偏好异常236
恋物236
扮异性237
10.4强迫型的性偏好异常239
恋兽症239
窥视症240
裸露症240
电话性骚扰症242
性摩擦症242
恋尸症243
恋童症243
性施虐症和性受虐症245
10.5性偏好异常的成因和治疗247
10.6结语248
第11章?摇避孕和生育控制249
11.1风险和责任250
女性、男性和生育控制:谁来负责?251
11.2避孕和生育控制的方法253
生育控制和避孕:区别何在?253
方法的选择253
性禁欲254
激素法255
屏障法261
杀精剂266
宫内节育器268
孕能觉知法269
绝育271
紧急避孕273
11.3堕胎275
堕胎的方法275
堕胎发生率的下降277
女性和堕胎278
男性和堕胎278
堕胎的争议279
11.4研究的问题281
11.5结语282
第12章摇受孕、怀孕和分娩283
12.1受精和胚胎发育284
受精的过程285
孕体的发育286
12.2怀孕288
验孕测试288
女性在孕期的变化289
妊娠并发症和胎儿面临的风险290
胎儿异常的诊断293
妊娠中止295
12.3不育296
女性不育296
男性不育297
不育的情感反应298
治疗不育298
12.4分娩300
临产和分娩301
分娩方式302
哺乳306
12.5为人父母307
12.6结语308
第13章影响性象的身体健康和病患309
13.1我们的身体:追求肉体的完美311
饮食失调312
对于性的回避314
促蛋白合成类固醇:可能得不偿失的危险手段315
13.2酒类、药物和性象316
饮酒和性象316
药物和性象318
13.3性健康和衰老320
女性的问题320
男性的问题324
13.4性象和残障325
身体限制和期望的改变326
视力和听力障碍327
慢性疾病328
发展障碍329
残障人士的性权利329
13.5性象和癌症330
女性和癌症330
男性和癌症341
男性和女性的肛门癌345
13.6其他性健康问题346
中毒性休克综合征346
子宫内膜异位346
同性恋女性的健康问题347
前列腺炎348
13.7结语349
第14章性功能的障碍、缺憾、改善和治疗351
14.1性功能障碍:定义、种类和普遍程度353
对性功能障碍下定义:各种观点353
普遍程度和辅因素357
性欲障碍360
性唤起障碍361
性高潮障碍364
性交疼痛障碍366
其他性障碍367
14.2性功能障碍和性功能缺憾的生理原因368
男性生理原因368
女性生理原因369
14.3性功能障碍和性功能缺憾的心理原因369
直接原因369
内心冲突371
性关系中的矛盾371
14.4性生活的改善372
培养自我意识372
增强性快感375
改变伴侣关系中的性互动376
14.5治疗性功能障碍377
马斯特斯和约翰逊:认知—行为的方法377
卡普兰:性心理疗法381
其他非医疗的方法381
医疗方法382
男女同性恋和双性恋人士的性治疗384
14.6结语385
第15章?摇性传播感染387
15.1STI的流行389
STI:最常见的获报告的传染性疾病389
谁会感染:各个人群的差异390
促使STI蔓延的因素393
STI的后果396
15.2主要的细菌性STI397
衣原体病397
淋病400
尿路感染(NGU/NSU)402
梅毒402
15.3主要的病毒性STI403
HIV和艾滋病404
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PV)和
生殖器疣404
生殖器疱疹406
肝炎407
15.4阴道感染408
细菌性阴道病408
念球菌病409
毛滴虫病409
15.5其他STI410
15.6外寄生物感染410
疥疮410
阴虱411
15.7STI和女性411
盆腔炎411
膀胱炎412
15.8STI的预防412
远离STI412
STI的治疗414
15.9结语415
第16章?摇HIV和艾滋病417
16.1什么是艾滋病?419
与艾滋病相关的病症419
HIV感染和艾滋病的症状420
了解艾滋病:免疫系统和HIV421
HIV这种病毒421
艾滋病发病机理:疾病进展的过程423
16.2HIV的流行病学研究及其传播424
HIV/艾滋病流行病学425
对传播的误解和传播途径426
性传播427
注射毒品和滥用药物428
母婴传播429
导致感染的因素429
16.3艾滋病的人口统计特征430
少数种族/族群和HIV430
男同性恋群体432
女性和HIV434
儿童和HIV435
青少年、大学生和HIV435
中老年人和HIV436
HIV的地区分布437
16.4预防和治疗437
自我保护437
以预防挽救生命438
HIV检测440
治疗442
16.5感染以后的生活444
如果你是HIV阳性444
如果你正在照顾HIV感染者或
艾滋病病人445
16.6结语446
第17章性强迫:骚扰、侵犯和侵害447
17.1性骚扰448
什么是性骚扰?449
调情还是性骚扰450
学校中的性骚扰451
工作场所的性骚扰454
17.2针对男女同性恋、双性恋及跨性别人士的骚扰和歧视455
异性恋偏见456
偏见、歧视和暴力456
结束反同性恋的偏见459
17.3性侵犯459
强奸的本质与发生率460
强奸的迷思462
强奸的种类464
强奸的动机470
强奸的影响471
17.4儿童性侵害473
儿童性侵害发生的先决条件475
家族内性侵害的各种形式475
风险中的儿童477
儿童性侵害的影响477
治疗方案480
预防儿童性侵害480
17.5结语482
重要词汇483
出版后记503

序言

序 一

性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其他学科(数学与天文学等)大都创始于欧洲的文艺复兴时代,而性学出现的时间很晚,从它的出现到如今才不过100多年的时间。
追根溯源,性学出现于19世纪末,形成于20世纪初。它在地域上的源头是欧洲。随着世界经济和文化的中心移向北美,性学也在那里蓬勃地发展起来,结出累累硕果。
早期的性学研究大多集中在生理方面,而不是社会方面。因为19世纪是达尔文的世纪,所以生理学是那个世纪最主要的科学研究领域。性学是一个跨学科的研究领域,所涉及的研究领域包括:身体形态学、心理学、文化人类学、心理生理学、性格形成学、心理病理学、功能理论、社会学、政治学乃至哲学。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开始创建时,性学基本上是医学的一个分支,因此主要的研究都建立在病患群体的基础之上。20世纪性学发展演变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其研究领域的急剧扩大,从医学、生理学和心理分析学的领域扩大到社会学、政治学和哲学的领域。
作为一个跨学科的研究领域,不同学科的专家从各自的学科对性学研究做出不同的贡献,生物医学科学对性学研究的贡献主要在性器官的结构、功能和疾病治疗方面;在性行为的研究上,性学与医学如精神病学有着重要的联系;在动物性行为的研究上,性学与动物学及灵长目动物学又密不可分地联系在一起。
从性学于19世纪末初建时开始至今,对性学有贡献的生理学研究领域包括:动物(尤其是灵长类)的社会行为研究;早期人类化石的研究;人种史文献的跨文化资料分析以及当前对人类性行为的研究。在性差别的研究上,心理学家做了重要的贡献。社会学家则更关注婚姻、家庭和性别关系的研究。曾被社会学家广泛研究过的“角色”概念,被直接应用到了性角色及其与性行为有关的方面。而在所有的社会科学学科中,人类学显示出对人类性活动最长久、最执著的兴趣。
由于性学的开端主要集中在医学和生理学方面,社会科学家们在一开始对性学并不关注,他们认为性学只解决微观的个人层面的问题,而社会科学则应当更加关注宏观的社会问题,如社会结构、社会变迁等问题。在社会科学当中,是人类学较早地对人类的性活动产生了兴趣。
性学与其他学科有一个最大的不同点,即性学从创立初期就是一个备受责难和争议的研究领域,尤其是来自道德方面的责难。这不能不说是它与其他学科殊为不同的一种遭遇。我们从未听说过经济学或历史学这样的学科会受到道德上的责难;更不能想象像天文学、物理学和数学这样的学科被人从道德角度质疑。
然而,性学却的确遭遇了这样的困境。正如活跃于20世纪末的性学家威克斯所说的那样,研究性问题也许是一件挺危险的事,会使人“在道德上受到怀疑”。直到最近,至少在学术界是这样,假如你关注性问题的话,你还是会被视为边缘人,因为主流知识界关注的是一些主要学科。在性学创立之初,情况当然更加严重。性学的创始人不仅要像一个普通学科的学者一样从事自己专业之内的研究,还不得不负起与当时社会和历史时期的主流意识形态相抗衡的重担。
从性学创建之始,性学家们的努力除了科学研究之外,就不得不包括力图使性学脱离清教主义、检查制度和各种各样的道德非难,这门学科的一个副产品就是对保守的意识形态形成了一股冲击和批判的力量。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变迁,性学研究的外部环境逐步得到改善,性学渐渐赢得了应有的社会地位。目前无论在西方国家还是东方国家,性学研究仍然常常处于道德论争、社会辩论和政治话语的中心,但是它已经不再是一个在道德上受到质疑的学科,而仅仅是由于其研究结果所引起的关注在道德、政治和社会反响方面比其他学科更多一些而已。
在西方社会普遍经历了20世纪60-70年代的性革命之后,性学的处境有了更多的改善,但是也遇到了新的挑战:一方面,性革命造成了从学界到民众中的主张性自由的思潮;另一方面,性革命的一个副作用是性病和艾滋病的传播,从而导致了性保守主义和禁欲主义在艾滋病时代的回潮。由于性学不仅仅是人类性环境的被动因素,还是缔造这个环境的主动因素,所以它面临的挑战就更加严峻。它首要的责任就是使世人正确地认识人类的性,预测人类在性领域所面临的各种问题与危机,控制并改变自己的行为以避免灾难。自现代学术出现以来,还没有哪一个学科遇到过如此严重的挑战和如此重大的社会责任。
本书就是对性学的一个基本认识。我期望在性学研究领域有更多这样的书籍出版,使性学研究在我国快速而健康地发展起来。

李银河
2012年5月

序 二
早在人类文明之初,各民族的智者就对于人类的性现象进行过哲学的思考;但是现代科学意义上性学(sexology),出现了只不过100多年。
早在1844年,德国医生卡安就提出了这个名词,但是国际上一般认为,性学诞生的标志性事件应该是1886年奥地利的克拉夫特-埃宾(Richard Freiherr von Krafft-Ebing, 1840-1902)出版《性的心理病》一书,因为它第一次把性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现象来研究。
20世纪之前,性学的发展处于传统医学的阶段,当时社会主流的性观念是“唯生殖目的论”,因此性学研究的主要方向其实是如何解决生殖困难,关注的主要现象是阳痿、早泄、不孕不育。克服的方法主要是传统药物。
从1885年到20世纪30年代,性学进入第二个发展阶段,其主要标志是性研究与生殖学的相对分离,开始把性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研究范畴。当时社会主流的性观念是“性是一种本能”,因此性学也基本上是“性欲中心论”,即认为性的一切都来源于性欲;关注的主要现象是“性变态”,实际上还是认为这些行为偏离了生殖目的。这一阶段的主要学术成果集中于性行李领域,著名的学者有赫希菲尔德(Magnus Hirschfeld,1868-1935)、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霭理士(Havelock Ellis, 1859-1939)。
从20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欧洲已经发生了性革命,社会主流的性观念转变为“性首先是为了自己快乐”,因此性研究开始确立自己独有的研究对象,开始树立“性反应中心论”,就是把性欲深化为性反应;主攻方向转变为异性恋的性高潮缺乏,关注的主要现象是性感受贫乏。这一阶段的主要学术成果,是马斯特斯与约翰逊(William H. Masters; Virginia E. Johnson)的《人类性反应》。
总结起来看,20世纪初到20世纪60年代的西方基本上是处于“性科学的时代”,就是试图用自然科学的理论与方法来研究人类的一切性现象。它倾向于把“性”基本上看作是一种存在于个体身上的、普遍的、自然的、本能的冲动。它推崇实证主义的科学知识;承认男性与女性在性方面存在差异,但是这种差异被本质化了。它的认识论基础其实就是“追求原点”。这个原点可以是内驱力、普遍性、本质性等等。
性学给人类提供了一个足以取代传统的宗教、道德、社会戒律的新的判定标准。这是一个伟大的历史进步。
自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上对于性现象的研究日益多元化,各种后现代思潮与方法论开始进入这一领域。性学这个称呼也日益被“性研究”所替代,而后者更加强调性现象的历史、社会、文化与习俗的方面。
以上情况,在这本《认识性学》中都得到了反映,有利于一般读者迅速地了解这个研究领域的全貌。
本书主要描绘的是欧美的性学情况。但是在中国,早在两千年前就已经出现了“房中术”,而且留下了大量的经典。虽然在欧美学者看来,它可能会被归为“前科学”,但是由于他们并没有认真研究过,所以没有证据把房中术视为“不科学”。
此外,这本书产生于基督教文化传统深厚的西方社会之中,对于古老的中华文明和东方文化知之甚少,因此也要请读者加以注意。

潘绥铭
2012年5月

致中国读者
性象是人之为人的一个自然而基本的成分。人类的共通点之一便是所有人都是性的存在。人类的性象既有情欲的方面又有精神的方面,它不但提供了独一无二的快感,而且能增进个体之间的亲密感和情感联系。然而,性象又是人类生活当中最受误解、最难处理的方面之一。人们往往以一种褊狭而带有羞耻的方式来描述性象,却很少肯定性的自然和有益健康的一面。否定且不准确的信息经常使人们对自身的性象感到恐惧、羞耻、迷惘和焦虑——因而无法尽情享受美妙的性爱。
作为《认识性学》这本教科书的作者,我们认为,从心理、人际和生物学等层面去了解性象,有助于使人们以一种更积极的心态去看待、接受自己的性象。也就是说,对于性象有了更好的了解之后,人们就可以免受相关有害文化的影响,进而获得一种对于自身性象的自在和从容。本书的目标即在于帮助你形成健康的性象。学会发现和接纳自己的性象,学会以分享型而非利用型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性象,将性象有机地融入到整个生活当中,正确区分外界教给你的性象知识与你对自我性象的认知,所有这些,对于成长为一个性象健康的成年人都极为重要,男女皆然。一切人,无论其出身如何,都有能力获得健康的性象。
对于性象有了更多的了解之后,许多人欣喜地收获了更多的对于自己性象的欣赏、肯定和掌控感,他们的性象也因而变得更负责任、更有益了。如果你拥有了健康性象的这些层面,那么本书为你提供信息的目标便实现了。
这本教科书如今得以呈现给中文读者,我们深感荣幸。

印第安纳大学,威廉?L?雅博博士
加州州立大学蒙特雷湾分校,芭芭拉?萨亚德博士
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布莱恩?斯特朗博士
2012年1月

前 言
性,是人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借着性,我们得以与他人在最亲密的层次上交流,倾诉自己的内心世界,从而结成牢固的纽带。性是深刻的快乐与满足的来源。它是我们繁衍的方式——把新生命带到世上,让我们自己成为父母。矛盾的是,性也可能是负罪感与困惑、愤怒与失望的来源,疾病的方便之门,剥削与侵犯的手段。审视人类性象的方方面面,有助于理解、接纳和欣赏自己与他人的性象。这种审视,会为你将来进一步丰富自己的人际关系打下基础。
终此一生,我们在性方面的选择是基于自己的经历、态度、价值观与知识而作出的。我们需要做的选择包括:是否要变得(或保持)性活跃;是否要建立、维系或结束一段性关系;是否要坚持实践安全的性行为;以及当社会的价值观和我们自己的价值观与性的欲望、感觉和行为之间存在冲突的时候,该如何解决。在人生的不同阶段,我们的选择也可能并不一样。我们自己的性象会随着整个人的变化而演进。
研究人类性象
学生们可能会出于各种原因开始研究人类性象:或是为了更深入地理解自己的性与爱,或是为了更加接纳自己的性象,或是为了探究个人的性问题、消除焦虑和怀疑、平复性经历的创伤,或是为了认识如何避免性传播感染和意外怀孕,或是为从事帮助他人的工作而做准备,又或是为了增进自己的常识。许多学生发现,研究性象使他们在能力上得到发展,他们培养了基于自身的需求、欲望和价值观,而不是基于负罪感、无知、压力、恐惧或从众心理,而在性方面作出明智选择的能力。
人类性象被各种各样的禁忌、恐惧、偏见和虚伪所包围,因此,学习这个科目不同于学习诸如会计、植物学、中世纪史等科目。对许多美国人而言,性引起的是暧昧的情绪,它不但与亲密和快乐有关,而且与羞耻、负罪感和不自在有关。所以当你研究性象的时候,你或许不得不面对社会关于性的混杂观感。例如,你或许会发现别人由于你修读性象课程而视你为“异类”。有些人可能会觉得自己面临着模糊而无从确定的威胁。父母、伴侣或配偶(如果你是家长,或许还有你的孩子)可能会对你为什么要上“性课程”感到疑惑。他们或许会问,为什么不学点比较“严肃”的东西呢?——仿佛性不是社会与个人所面对的最重要议题之一似的。有时候人们会用幽默(人类应对暧昧情绪的方式之一)来表达他们的紧张不快:“你是说你要通过上课来学习性吗?!”“要不要做实验啊?”“让我做给你看不就完了,何必去念书哪?”
反讽的是,尽管大家表现出矛盾暧昧的态度,你往往会很快发现,人类性象相关教科书在你的宿舍或家里变成了最受欢迎的读物。有位学生抱怨道:“我要用这本书的时候总是找不着。室友们无时不在读它,虽然他们都没选这门课!”另一位学生注意到:“我的朋友们本来总是取笑我选修这门课,不过现在,他们一见我就问课堂上讨论了什么。”“大家经常不问自取地借走我的书,”一位学生反映,“我现在只好把它藏起来。”
这些反应显示了一个简单的事实:虽然大家抱着矛盾暧昧的态度,他们还是渴望了解人类性象。在某个层次上,他们明白自己的性知识可能是漫无体系、不可靠、充满成见、不完整、不真实、不实用的,或者是被歪曲的。作为成年人,他们早已不满足于“精子遇到卵子”那一类的故事,而有意于做更深入的探究。
在研究人类性象的过程中,你会发现自己在探究一些其他课程通常不谈的话题,有些甚至是朋友之间都鲜有提及的。父母或宗教的指导可能都曾经告诉你,这些话题属于非礼莫言之事。一个话题越是被视为“坏的”或是“不道德的”,它就越少有被人谈论的机会。像性自慰与性幻想这样再平常不过的行为,往往是相当一部分负罪感与羞耻感的来源。然而在人类性象课程中,我们将客观地审察这些话题。你或许会惊讶地发现,你的学习部分地其实正在于摒弃以往的所知——各种荒诞的说法、事实错误、歪曲、偏见和歧视。
你来上课之初或许会感到紧张、不自在。这些感受并不罕见。你大学时期所选修的禁忌最深的科目可能就是性象了。随着你逐渐意识到自己和同学们在性象的学习中怀有共同的目的,你上课时大概也会越来越感到自然。随着同学之间了解加深,并在课堂内外讨论起性象话题,你也会越来越觉得轻松。
当你愈发习惯于运用正规的性学词汇以后,你可能会发现自己谈论起各种性话题的时候愈发从容了。比方说,你和伴侣的沟通可能会变得更好,这会巩固你们的关系并增进双方的性满足。你也许从未在课堂上(或任何环境里)使用过“性自慰”、“性交”、“外阴”、“阴茎”这些词,不过要不了多久,你可能就会脱口而出了。你或许会发现从学术角度谈性可以像谈论电脑科技、天文、文学那样放松。你甚至可能像许多学生那样,在公车上或餐馆里告诉朋友你在课堂上学到的东西,让旁边的乘客或食客目瞪口呆,或是引颈谛听。
研究人类性象要求你尊重同学。你会发现身边同学彼此的经验与价值观差异甚大。有的学生性经验极少,有的则经验丰富;有的对性抱着开放的价值观,有的则持有保守的价值观。有的学生是男同性恋、女同性恋,或双性恋人士,而占学生大多数的还是异性恋人士。大部分学生很年轻,但也有中年人和老年人——每个人所处的人生阶段不一样,所面临的发展任务也不一样。此外,分属于美国众多族群内各个族群的学生们,也以其存在提醒我们任何单一的行为、态度、价值取向的或性常规的体系都不足以涵盖今日美国的性象。最后,通过研究人类性象,你会更加接纳你体现于性的自我。我们的文化中,肯定“性本自然”的讯息少之又少。学习过性象的人经常反映他们从此对于自己的性象变得更能够欣赏,而对于自己的性感觉、性吸引与性欲望的歉疚、辩白或羞耻的心理都减少了。接受本人的性象,也意味着将性象视为自然而然,视为人生中美丽、愉快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接受本人的性象,对于个人在性方面的独立自主很是关键。
由于美国人在经历、价值观、性倾向、年龄和族群等方面的多元化,学习性象要求我们放开思路:乐于接受新颖的见解和各种各样的视角;努力理解先前不理解的事物;重新检讨固有的假设、想法和信念;容纳我们每一个人的人性与独特。在追求知识与理解的过程中,我们应当保有好奇的心智。正如作家若昂?内斯特莱(Joan Nestle)所指出:“好奇心是桥梁……好奇心并不浅薄,它是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致敬。”
作者的视野
这本教科书是根据以下几个主题编写的,我们相信,这些主题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性象。
性象作为身心健康的要件
作为人生的组成部分,性象可以影响个人的身心健康。当性象与其他人生需求相平衡的时候,它会增进个人的健康与幸福。当性象的表达方式是破坏性的时候,它会损害身心的健康。我们相信研究人类性象有助于促进我们学生的健康生活。全书各章都融入了将身心健康和性象联系起来的各种讨论、研究、问题和提示。
生物—心理—社会学的视角
虽然我们人类不可脱离自身的生物规律,但是激素和生殖欲望并不是构成我们性象的仅有的重要因素。我们相信,最重要的因素在于生物规律、个人性格与社会影响之间的互动。因此,本书从生物—心理—社会学的综合视角来阐释人类性象。这个视角着重生物规律的作用(生为男性或女性,基因的影响、激素的作用)、心理的因素(诸如动机、感情和态度),以及社会化学习(从他人或社群学习的过程)。本书审视性象在我们的文化中如何塑成,审视它在不同历史时期、在美国文化中的不同族群之间有何差别。我们也察看在世界其他文化中,性象如何以不同的形态呈现。
另外,因为我们希望学生们将本书表现的思想应用到生活中,所以我们在呈现信息、展示观念时,采取了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去争取自己的性幸福的方式。
性作为亲密行为
我们认为,在我们的文化里,性从根本上说是一种表情达意的亲密行为。它是表达正面或负面情感的载体,也是建立和维系亲密感的手段。性作为生殖手段也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生育控制手段的广泛使用,生育与否越来越取决于个人的选择。
性别角色
性别角色是某一特定文化对于男性与女性该有何种行为的社会期望。性别角色的作用之一,是告诉我们在性方面应该如何举动。虽然男女有别,但本书作者认为,两性的大多数差异源自社会学习而非生物学上的区别。
按照传统的性别角色观点,男女两性是“截然相反”的。男人主动,女人被动;男人在性方面是进攻型的,女人是接受型的;男人追求性,女人追求爱。然而研究结果表明,男女之间的相似多于不同。
性象和通俗文化
我们从通俗文化和媒体——即所谓的性问题专家、杂志文章、指南书籍、互联网、电视和电影——所了解的性象,包含诸多错误、半真半伪或是充满成见的信息。偏见可能披着事实的外衣,学者的研究也可能由于各种原因而带有局限或失误。本书从头到尾,始终注意对于我们在通俗文化与学术研究二者中的所见所闻予以评估。我们将学术发现与关于性象的迷思和想法相对比,其中包括关于男女同性恋、双性恋、跨性别人士以及族群的研究。
性的差异是常态
阿尔弗雷德?金赛最重要的成就之一,是发现在性象与性表达方面,人与人之间存在广泛的差异。第2章将会谈到,金赛也摒弃了描述一些性行为时经常用到的正常/不正常二分法。我们会在本书全篇审视差异,强调差异是常态,不给差异行为贴上正常或非正常的标签。例如,我们承认男女同性恋、双性恋以及跨性别的人跟异性恋的人一样,有获得幸福、维持美满恋爱关系的能力。然而众所周知,男女同性恋、双性恋和跨性别人士千百年来一直遭受着歧视、偏见与不公正的对待。随着社会的开明,大家发现这些人除了性倾向不同以外,与异性恋的人并无任何显著的差别。1972年,美国精神病学会将同性恋从精神病名单中删除;2003年美国最高法院宣判,制裁鸡奸的法律无效。今日美国大部分的心理学、社会学和健康事业的专业协会已经不再将同性恋视为异常。我们对于男女同性恋、双性恋人士以及其他性差异的讨论,贯穿在全书的各个部分。
族群的重要意义
长久以来,美国人在人类性象的研究中忽略了族群这一因素,这种情况近些年来才有所改变。我们似乎长期假定了白人、非裔美国人、拉美裔、亚裔美国人及美洲原住民在性的态度、行为和价值观方面毫无差别。事实上当然有重要的差别,我们在全书中贯穿了这些讨论。这些差别应该放在其本身的文化脉络中审视。所以,族群间的差别不应该以孰“优”孰“劣”、何者“健康”何者“拙劣”来论断,而应该把差别视为多元文化的反映。然而,由于族群研究尚在起步阶段,我们对族群之于性象的影响知道得依然不多。
这些年来,我们要求学生简单说说自己在人类性象课堂上学到或得到了什么,以下是一部分人的回答:

我对探索自己的性象有了比以前大得多的重视。我懂得了性象有各种各样的形态,而我是其中之一。课堂给了我一个探索性象的论坛或安全地带,尤其因为我还没有体验过在性方面有完全实践的恋爱。
我觉得我们讨论性象时那些心理学、历史学和人类学的部分很有价值。我看待同性恋的眼光彻底不同了。
我懂得了性欲对于人没什么不好,从根本上我们都是有性的人,想要性交是正常的。我不再害怕跟男友谈性了。
关于艾滋病的资讯消除了我曾经有过的许多误解和恐惧。我以后会坚持性安全的行为。
前几个月以来发生的一些事困扰着我,这个课程帮我化解了困扰。
我对性的情欲层面更加注意了,而不只限于身体层面。

我们相信,你从人类性象学习中获得的性象知识、对性象在人生中的意义的洞察、对于健康的性象各要件的理解,都将是终生不忘的东西。我们希望研究人类性象不但有助于你理解并欣赏自己以及那些与你不同的人,而且有助于你丰富并拓宽人生经验,为你的爱情增光添彩,让更多的人更快乐、更健康。

译者序
爱白文化教育中心作为一个在性倾向议题与性别议题上倡导社会包容与平等的志愿者团体,多年来重视迻译有利于性少数人群生理与心理健康的教育资讯。我们从实践中深刻体会,要达到我们的工作目标,不可缺少关于性象(sexuality)的整体视野和全面观点。数年前,青岛大学的张北川教授曾经向爱白表示希望我们能组织旗下的力量,翻译一部代表国际人类性学教育成果的著作,由此,我们物色并接触到了如今定名为《认识性学》的这本由著名学者撰写的美国高校教材。细读之后,我们深信它作为一种通识教育资源,对于我国学子乃至大众读者均具有不同凡响的价值,便毫不犹豫地走上了推动其中文版译介的漫漫路途。
今天此书终能问世,当然要感谢出版家吴兴元先生的眼光及其团队的辛劳,特别是闻静、金存惠两位编辑,还有汤万星老师。我们也不会忘记一路上的同行者。麦格劳-希尔集团中国办公室的汤丽琨女士与爱白成员多次会面,并为我们穿针引线,找到本土的出版社;应爱白的请求,中国人民大学潘绥铭教授、北京林业大学方刚副教授都从专业角度给本书写了推荐信。多亏以上三位的信任与热忱,中文版才得以从意念落实为一份出版合约。翻译过程中,我们与其中两位作者威廉?L?雅博、芭芭拉?萨亚德保持通信,获益良多。爱白成员Damien Lu(星星)博士亦不厌其烦,给翻译工作提供了难以计数的建议。到了统稿和润色的阶段,华东师范大学魏伟博士、四川省医学科学院江华医师和四川大学华西基础与法医学院彭谨讲师、爱白成员闪亮,都在繁忙中义务审阅了与其专业相关的部分书稿,他们给予的肯定增强了团队的信心。社科院李银河教授、人民大学潘绥铭教授慷慨提笔为本书作序,我们深感荣幸。藉此良机,谨向李银河、潘绥铭、张北川三位多年来不畏非难、致力于中国性科学进步的先驱致以敬意。
本项目从计划到执行的大量协调工作由江晖完成。郑远涛负责全书译者的联络与组织、译名的统一及文字的校对润色。
翻译团队里有各种专业背景的人士,包括外语、社会学、人类学、哲学、生物学、医学等等,分工时兼顾了每个人的兴趣与擅长。具体分工如下(按姓名拼音顺序排列,括号内数字表示每章编号):
白璐怡(13,一节);曹小川(1,6,7,13);何泽(14,合译);罗佳(2);李云军(8,合译);闪亮(4与15,均合译);萧弋(8,合译);李晨升(10);刘高力(14,合译);鲁霞(18);水手(17,合译);贾沛则(11);Teddy(栏目名创意);魏大伟(16);王鑫(4与15,均合译);杨国曦(17,合译);赵谌洁(9,12);张璐(1,一节); 张舜媛(5);张筱叶(3);郑远涛(致读者,作者自序)。

本书依据Human Sexuality:Diversity in Contemporary America(第6版)翻译,但按照出版社与作者的约定,有几节使用了第7版内容以反映最近的现实。出于篇幅等因素考量,并征得原出版商和作者的同意,原著中一些教学辅助资料(包括Think About It与Practically Speaking两个栏目,以及每一章末尾罗列的英文网站等)已经删节,原著第18章《色情资料、卖淫和性法律》也同样从略。删除内容将会放于后浪出版公司官方网站,如有需要,可从网站直接下载。
最后,本书某些名词术语的译法可能会让部分读者感到陌生。例如贯穿全书的sexuality一词大多译为“性象”,此译名未见于陆谷孙主编的《英汉大词典》第2版,似乎迄今依然只是在一些性别议题的论述中出现。在探讨各种性偏好异常的第10章,我们扬弃“裸露癖”、“恋童癖”之类说法,而采用“裸露症”、“恋童症”等等来显示其疾病的定性,减去道德评判色彩,以图更符合作者的本旨。字眼上这样取舍并非我们首创,也是一些医生的选择。本书术语的译名虽然都经过反复推敲,但学术概念的消化却是个漫长而持续的进程,部分译名成熟与否仍有待于时间去检验,亦希望读者朋友不吝赐教。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