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人文社科 > 心理学 >

生态环境心理研究

2011-05-10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生态环境心理研究 去商家看看
生态环境心理研究 去商家看看

 生态环境心理研究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页码:259 页
·出版日期:2009年12月
·ISBN:9787511701169
·条形码:9787511701169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生态文明丛书

内容简介 《生态环境心理研究》主要内容简介: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总书记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之一,提出力争用十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到2020年全面小康实现之时,使我国成为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这对我国转变发展方式、建设和谐社会、发展生态文明,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也为我国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编辑推荐 《生态环境心理研究》:生态文明丛书
目录
第一章 生态环境心理研究概述
第一节 绪论
第二节 生态心理学研究
一、生态心理学的概念界定
二、什么是“Ecopesychology”
三、生态心理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四、生态心理学发展的历程
五、生态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第三节 环境心理学研究
一、什么是环境心理学
二、环境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三、环境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
四、环境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第四节 生态心理学与环境心理学的融合
一、历史渊源相同
二、生态心理学是环境心理学的一种研究方法
三、最新的研究趋势趋向融合

第二章 心理学研究中的生态环境理论
第一节 西方心理学流派中的生态环境思想
一、机能主义心理学
二、行为主义心理学
三、格式塔心理学
四、认知心理学
五、其他理论的影响
六、小结
第二节 当代心理学代表性的生态环境理论
一、唤醒理论
二、环境负荷理论
三、适应水平理论
四、行为约束理论
五、行为背景理论
六、其他理论
七、小结

第三章 自然环境与人类行为
第一节 自然环境与人类行为
一、自然,
二、自然环境
第二节 研究人与自然环境相互关系的方法
一、景观评价的心理物理学研究方法
二、景观评价的心理学方法

第四章 环境应激研究
第一节 环境应激的意义
第二节 环境应激理论
一、应激源的种类和特性
二、对应激源的认知评价
三、应激反应
第三节 环境应激的防御机制和应对方法
一、环境应激的防御机制
二、环境应激的应对

第五章 环境知觉与环境认知
第一节 环境知觉
一、环境知觉的概念
二、环境知觉的特点
三、环境知觉的理论
第二节 环境认知
一、环境认知的概念
二、城市和建筑物的表象
三、空间认知
第三节 认知地图
一、认知地图理论发展的历史回顾
二、研究认知地图的方法
三、认知地图中的错误
四、认知地图的获得
五、记忆与认知地图
第四节 寻路
一、寻路的过程
二、影响寻路的环境特征
三、“你在这里”地图

第六章 气候与心理研究
第一节 气象、气候与心理
一、气象、气候对人的心理的影响
二、人类心理和行为会影响到气候变化
三、关于研究方法的问题
第二节 气候对心理的影响
一、气候对性格的影响
二、气候与性格的研究方法
三、气候对其他心理活动的影响
第三节 气温对心理的影响
一、对高温的生理反应
二、对高温的知觉和舒适度
三、高温与作业
四、高温与社会行为
五、对低温的生理反应
六、对低温的知觉和舒适度
七、极端低温和作业
八、极端低温和社会行为
第四节 其他气象现象对心理的影响
一、风对心理的影响
二、气压和海拔对心理的影响
三、晴天和阴雨对心理的影响

第七章 灾难心理研究
第一节 自然灾难
一、什么是自然灾难
二、自然灾难的特征
三、自然灾难对心理及行为的影响
第二节 科技灾难
一、科技灾难的特点
二、科技灾难对心理和行为的影响
第三节 污染与人类行为
一、空气污染及其表现
二、对空气污染的知觉
三、空气污染与健康
四、空气污染对行为的影响
第四节 灾难的应急服务系统
一、灾难心理干预
二、社会生态系统理论
三、灾难受害人
四、灾难的应急服务系统

第八章 城市环境研究
第一节 城市与拥挤
一、城市化与城市病
二、拥挤对城市的影响
第二节 城市生活对城市居民的消极影响:
一、压力
二、结伴行为
三、亲社会行为
四、常见的陌生人
五、犯罪行为
六、无家可归
第三节 城市问题的环境解决方案
一、一小片自然天地:公园和市区花园
二、整个城市街区的重新建设:城市复兴
三、城市居住区的重新建设
四、贸易和商业区的重新建设
五、逃向市郊

第九章 生活环境与心理研究
第一节 居住环境与心理
一、人们对住宅的一般要求
二、居住环境设计的环境心理元素
第二节 学习环境与心理
一、学校环境的主要因素
二、教室环境与设计
三、操场设计
四、图书馆的设计
第三节 工作环境与心理
一、工作环境
二、工作环境设计
第四节 公共环境与心理
一、医院的设计
二、休闲环境设计的心理需求

第十章 生态环境保护的心理策略研究
第一节 环境破坏对人类的影响
一、人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二、环境破坏对人类的影响
三、环境破坏行为的原因
第二节 环境保护行为
一、环境保护运动的兴起
二、绿色GDP的倡导
三、非政府组织NG0
四、世界各国的环境保护措施
第三节 减少环境破坏行为的策略
一、环境教育与环境伦理观的培养
二、先行策略:行为之前的干预
三、后继策略:行为之后的干预

第十一章 生态心理健康研究
第一节 人与自然
一、人与自然本来就是和谐的整体
二、正确认识人的自我中心意识
三、由浅至深的生态主义观点
四、文明与自然的和谐
第二节 生态心理健康
一、心智健全的新标准
二、生态潜意识与生态自我
第三节 生态疗法研究
一、森林疗法
二、荒野疗法
三、园艺疗法
参考书目
后记
……
序言 历史总是在矛盾中辩证地发展。现代工业文明在带来进步的同时,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也暴露出它固有的内在缺陷,突出表现为生态、环境和资源压力日渐增大,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美好的要求,全世界都需要反思现代工业文明的价值观念、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体制结构,探索真正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之路。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总书记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之一,提出力争用十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到2020年全面小康实现之时,使我国成为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这对我国转变发展方式、建设和谐社会、发展生态文明,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也为我国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文摘 2.在某种程度上生态潜意识阐明的内容,表明自然是有秩序的,“宇宙”是终极的“自然系统”,包括物理、生物、心理和文化系统的系列。
3.生态心理学的目标是,恢复受抑制的生态潜意识的疗法,唤醒固有的、在生态潜意识之内的环境交互性意识。其他疗法是寻找治愈人与人之间、人与家庭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疏离。生态心理学寻找治愈人与自然环境之间更多根本的疏离。4.生态潜意识发展的关键阶段是儿童的生命期。生态心理学寻找恢复儿童天生就有的万物有灵论的特质,通过自然神秘主义中所表达的宗教和艺术、荒野体验、深层生态学观点,去适应建立生态自我的目标。
5.生态自我的成熟是走向对星球负有道德责任的感觉,就像对其他人负有道德责任的生动体验。
6.生态心理学最重要的治疗项目是对某些强制的男性化性格特征的重新评估,男性化性格特征贯穿于我们的政治权力组织,它驱使我们去主宰大自然,就好像大自然是一个另类和无权力的领域。在这方面,生态心理学富有意义地描绘了对某些而不是全部的生态女权主义的洞察力和带有非神秘化性别成见见解的女权主义者精神。
7.生态心理学提出在庞大的城市工业文化上建立心智健全的必要性,在社会方向上,生态心理学是后工业化的而不是反工业化的。
8.生态心理学主张,在星球的和个人的幸福感之间有一个协同的相互影响。“协同作用”这个词的生态学解释是:星球的需要是人的需要,人的权力是星球的权力。
后记 《生态环境心理研究》一书对生态环境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本书由十一章构成。第一章对生态环境心理研究做了总体概述。第二章探讨了心理学研究中的生态环境理论。第三章对自然环境与人类行为进行了研究。第四章探讨了环境应激问题。第五章至第九章从环境认知、气候、环境灾难、城市环境、生活环境等角度研究了生态环境对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影响。第十章研究了生态环境保护的心理策略。第十一章探讨了生态心理健康的问题。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