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文学 > 诗歌词曲 >

周汉诗学与文学思想研究

2011-01-29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周汉诗学与文学思想研究 去商家看看
周汉诗学与文学思想研究 去商家看看

 周汉诗学与文学思想研究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页码:261 页
·出版日期:2008年09月
·ISBN:9787500472278
·条形码:9787500472278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周汉诗学与文学思想研究》在关注民族文化早期特征的前提下,探讨周代处于萌芽状态的某些诗学范畴及其在汉以后的发展演变。同时,立足于大文学的视野,重新审视了从与史学、哲学融为一体,到逐渐分化独立的汉代文学思想的发展历程。既重视史的梳理,也对这一时期文学思想的理论特点和历史影响等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系统的研究。全书内容丰富,视野开阔,理论思考和学术观点,均不乏独到之处,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作者简介 刘怀荣,男,1965年4月生,山西岚县人。1992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师从著名学者霍松林先生,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青岛大学特聘教授、文学院副院长,兼山东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诗经学会理事、山东省中国古代文学学会副会长。已出版《中国古典诗学原型研究》、《中国诗学论稿》、《唐宋元诗词曲名篇解读》、《二十世纪以来先秦到唐代诗歌研究》等学术著作十余部,在《文学遗产》、《文史哲》、《社会科学战线》等刊物发表中国古典文学研究论文100余篇。曾获山东省优秀科研成果一等然、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等科研、教学奖励。2004年被评为山东省高等学校首届教学名师,2005年获山东省优秀青年知识分子荣誉称号,2007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目录
前言
上编
第一章 早期赋、比、兴之异同与比兴思维的发展
第一节 赋、比、兴在发生期的异同
第二节 比兴思维在发生期的演变

第二章 汉代以来比兴思维的演变
第一节 汉人兴、比混同的诗学观
第二节 唐人重讽谕寄托的比兴观
第三节 比兴之艺术审美品格的成熟

第三章 “香草美人”思维方式与比的关系
第一节 楚辞中的“香草美人”及其阐释混乱”
第二节 “香草美人”思维方式产生的文化思想基础
第三节 “香草美人”思维方式的发展演变

第四章 中国的“香草美人”与西方的“双性同体”
第一节 神话思维中的“香草美人”与“双性同体”
第二节 作为文学批评术语的“香草美人”与“双性同体”
第三节 “香草美人”的民族特色及其与“双性同体”的本质差别

第五章 赋的思维方式的发展演变
第一节 献诗、赋诗与赋的思维方式的转化历程
第二节 纵横游说、谐辞隐语与赋的思维方式的发展
第三节 先秦辞赋:赋的思维方式的文体形态
第四节 汉大赋:赋的思维方式的艺术升华
第五节 赋体的诗性特征与赋的形式化

第六章 言意问题的历史源流与玄学“言意之辨”
第一节 言意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魏晋之前关于言意问题的三种观点
第三节 魏晋玄学“言意之辨”中的四种言意观

下编

第七章 汉初诗学思想的历史继承与转换
第一节 上古“乐教”与儒家“《诗》教”之要义
第二节 三家诗对《诗》教伦理精神的发扬
第三节 楚骚艺术精神的历史转换

第八章 汉代的赋学与诗学思想
第一节 “苞括宇宙”的赋学思想
第二节 汉乐府所体现的诗学思想

第九章 毛诗及郑笺的诗学思想
第一节 毛诗《序》、《传》的理论特点
第二节 《毛传》标兴的诗学价值
第三节 郑玄对传统《诗》学的继承与突破

第十章 《吕氏春秋》的文学思想
第一节 《吕氏春秋》的编撰意图
第二节 取众出一的内在旨趣
第三节 系统完整的形式构架
第四节 以“适”为美的中和思想
第五节 得意舍言的思维导向

第十一章 《淮南子》的文学思想
第一节 《淮南子》创作的潜在动机
第二节 游心于虚、举事顺道的整体倾向
第三节 体本抱神、神与形化的形神论
第四节 愤中形外、有感而发的至情说
第五节 有符于中、各因其宜的尚用观

第十二章 董仲舒的文学思想
第一节 天:文学的本源
第二节 天地之美与文学之美
第三节 天人体系中的文学情感
第四节 王道理想与文学实用精神

第十三章 史官文化的天人理论与司马迁的文学思想
第一节 《史记》的整体倾向
第二节 实录精神与爱奇取向
第三节 发愤著书与人性张扬
第四节 批评模式的因袭与审美情趣的新变

第四章 “九天说”与扬雄的文学思想
第一节 扬雄思想的二重性
第二节 “先王之法”与“鸿文无范”
第三节 “文必艰深”论的传统评说
第四节 “文必艰深”论的哲学基础
第五节 从扬雄晚年悔赋看“文必艰深”论

第十五章 求实与创新:王充的文学思想
第一节 《论衡》文化精神述要
第二节 人文品第的理论意义
第三节 立足实诚的文本思想
第四节 超越六经的创新意识

第十六章 班固文学思想的正统色彩与史学意识
第一节 感于哀乐的诗言情论
第二节 宣德崇儒与丽雅征实
第三节 辨源清流的史学意识
附录一《诗经》怨刺诗论析
第一节 谋国图远者的怨责
第二节 不满朝政者的怨刺
第三节 自伤伤时者的怨歌
第四节 怨刺诗的艺术特点
附录二汉哀帝罢乐府与东汉歌诗发展之关系
第一节 汉哀帝罢乐府的政治背景
第二节 汉哀帝罢乐府对歌诗发展的影响
参考书目
后记
……
序言 20世纪以来,有两种观念对我们的文学研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一是来自中国传统的对事物发生源头兴趣不够的思想,这使得我们在一些文学发生问题上常常容易满足于文献的记载,而不做更深入的思考;一是西方的纯文学史观,它不仅改变了我们对中国文学的传统认识,而且有效地改写了中国古代文学史。现代学术史上的诸多成绩与不足,可以说大都与这两种观念分不开。具体到周汉诗学和文学思想方面,我们对《周礼》所谓“六诗”的普遍怀疑,对“魏晋时代为文学自觉时代”的盲目信从,实为非常典型的例证。其中,由于不相信“六诗”的真实性,更不相信“六诗”还有更为古老的发生源头,致使从《毛诗序》的“六义”人手,对丰富多彩、代有其新义的赋、比、兴难以做出清楚解释的尴尬长期存在。由于固守纯文学观念,确信文学自觉于魏晋,就不免影响到对汉代文学思想的深入思考。或者对其发展及特征的研究失之粗率,或者虽有较为深入的探讨,却囿于西方纯文学史观,而不愿正视中国文学思想的实际。
本书即是笔者近年来围绕这两大问题进行思考的一个小结。全书一方面在把赋、比、兴作为中国古代最基本的三种民族艺术思维方式的前提下,尝试对赋、比、兴的发生及其在周汉这一历史阶段的发展演变,以及与之相关的一些诗学问题进行重新解读,对赋、比、兴作为中国诗学原生概念和基本构架的事实进行初步的描述。另一方面,坚持在大文学史观的视野下,对蕴涵于文、史、哲一体化状态中的汉代文学思想的发展、演变进行具体的探讨,对于传统的“文学自觉”问题,以及近十余年来中国大文学研究的实践,提供一点自己的思考。全书分上、下两编,共十六章。上编主要是从中国诗学核心概念的文化发生人手,在把赋、比、兴作为中国古代基本的艺术思维方式的前提下,以赋、比、兴这一组诗学概念为基本的研究个案,对赋、比、兴的产生及其早期关系,“香草美人”、言意问题、赋与赋体文学之关系等重要理论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文摘 第一节献诗、赋诗与赋的思维方式的转化历程
我们曾从赋牺牲到贡赋制的客观实在的方面和“《诗》教”的发展过程考察了赋、比、兴由宗教、文化及社会概念向诗学概念演变的轨迹。①这里则想从语言学的角度人手,结合献诗和赋诗的实际,对赋的演化过程作出更进一步的说明。之所以如此,是出于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在赋、比、兴系列概念的原始含义中,赋重在指具体的行为过程(赋牺牲或贡赋),而比、兴更偏重于这过程的结果.,相比之下,不如赋具体实在。这一特点直接影响了赋、比、兴后来的发展,使得赋更适宜于从名实转化的语言学的角度来讨论。二是在赋、比、兴中,赋之含义最丰富,其语言表现力和衍生力也最强,客观上形成了一套独特的诗学术语。
从语言学的角度来说,赋在诗学领域化生出的概念很多,有诗体之赋,有诗法之赋,有用诗之赋,有作诗之赋。此外,从诗之功能论,赋与颂密切相关;从赋的总体特征论,它又是赋体文学形成的必要前提。凡此种种,使赋的语义特征变得极为复杂。对这一语言现象,以往因为只承认诗歌表现方法之赋,并且人为地割断它与赋体文学问的联系,因而绝少有人注意。对赋的各种涵义间的联系也自然缺乏整体的探讨。而这恰恰是弄清赋在古典诗学传统中的地位所不可不深究的。
种种迹象表明赋的文化概念与诗学概念,在语言学上有着一致的演变规律,其诗学概念的发展又是通过与会盟活动息息相关的两个环节即献诗与赋诗的社会实践完成的。
关于献诗,学者们多愿从古籍中零星的记载来讨论其特点,承认在周代确曾有过这样一种制度,即由公卿、列士及矇、瞍、瞽、师、工等乐工以献诗的方式向君主提出讽谏。但对这种制度的产生,则往往不予提及。
后记 我对中国诗学的关注,始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攻读博士学位时。1992年毕业后,来到青岛大学中文系任教,不久参加了赵明先生主持的《两汉大文学史》的撰稿工作,我承担的是其中的“文学思想编”。当时主要是借鉴罗宗强先生中国文学思想研究的基本方法,对汉代的文学思想进行了一番考察。其中所论及的文学思想,其实有相当一部分是包含于经学、子书等著作中的。这种在中国大文学视野下考察文学思想的做法,我个人认为是比较符合中国文学的实际情况的。故后来也有意识地把这一思路用于中国诗学研究,通过诗歌作品,乃至发生期的潜在诗学来探讨诗学理论问题,并尝试把诗学研究和文学思想研究加以融合。数年前,曾有过对汉代文人生活、文学作品与文学思想等进行综合研究的计划,并列出了详细的大纲。但是,接下来的几年里,却常常为琐事所缠而深感精力不足。而今回首,才知道当时对自我能力和精力的估计实在是太高。自责之余,不免自嘲。现在呈现在读者诸君面前的这部书稿,算是对这一研究思路暂做一个小结,更深入的探究只能留待他日。
书稿完成于2005年年初,然出版却几经周折,后经孟天运教授的热情推荐和王浩先生的鼎力支持,被列入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的出版计划,并获得青岛大学学术著作出版基金的资助,责任编辑宫京蕾老师,严谨认真,对本书多有匡正,谨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当我又一次校阅这部旧稿时,心中不禁感慨万千。其中既有岁月蹉跎,困学无奈的伤感,但更多的是感恩。在我的问学生涯中,我的硕士导师何林天先生、博士导师霍松林先生给予我的启蒙和引领,是我终身难忘的。自1992年参加工作以来,我更是得到过许多师友的无私帮助,我的家人也给予我极大的理解与支持,使我这个百无一用的“榆木”之人,能稍有小成。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