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兰词(插图本)
基本信息·出版社:万卷出版公司 ·页码:338 页 ·出版日期:2008年12月 ·ISBN:7807594594/9787807594598 ·条形码:9787807594598 ·版本:第1版 ·装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纳兰词(插图本) |
|
|
|
纳兰词(插图本) |
|
基本信息·出版社:万卷出版公司
·页码:338 页
·出版日期:2008年12月
·ISBN:7807594594/9787807594598
·条形码:9787807594598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家藏四库系列
·图书品牌:北京智品图书
内容简介 《纳兰词》(插图本)内容简介:《四库全书》编定于清乾隆四十三年,共收中华典籍3461种。如此浩瀚典籍仅分经(儒家经典)、史(各类史书)、子(百家著述)、集(名家诗文)四类。其后《四库》之名既具有中华经典集成的寓意,同时也具有古代图书分类的含义。进入二十一世纪,中华经典所蕴含的智慧,越来越为世人瞩目。丛书策划者为了消除今人阅读古代文言经典的艰涩,力求使用时人容易读懂的版画图示和读解心得的方式,让读者充分汲取古人成功的养分,使圣贤的智慧真正进入寻常百姓家。所以丛书得名《家藏四库》。
媒体推荐 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此初入中原未染汉人风气,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王国维《人间词话》
况周颐在《蕙风词话》中称:一容若短调,清新婉丽,诚如其自道所云。并誉其为国初第一词手。
纳兰词缠绵清婉,为当代冠。
——郑振铎
聂晋人日:一容若为相国才子,少工填词,香烟中更觉清新,婉丽处又极俊逸,真所谓笔花四照,一字动移不得者也。
——张任政《纳兰性德年谱·丛录》
编辑推荐 《纳兰词》(插图本)编辑推荐:
丛书推荐人——序言作者
毛佩琦,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明清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中国明史学会常务理事、北京郑和下西洋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北京吴晗研究会副会长。长期从事中国明史、社会生活史、文化史研究,主要著作有《明成祖史论》、《明清行政管理制度》、《中国明代政治史》,主编有《岁月河山——图说中国历史》、《中国社会通史明代卷》等。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主讲明史、七解《中庸》,影响广泛。
容若词一种凄婉处,令人不能卒读。人言愁,我始欲愁。
大量精美版画,古意盎然,配合图说,以直观方式协助阅读。
注音、注释,有助读者毫无障碍地阅读全文。
词中均配有词解、词人逸事,以优美的语句阐述词意,详细介绍作者创作时的心态和历史背景,向读者展示其丰富细腻的内心世界。
目录 阅读指南
国学与我们同在
编者的话
纳兰词
梦江南(江南忆,鸾辂此经过)
又(春去也,人在画楼东)
又(江南好,建业旧长安)
又(江南好,城阙尚嵯峨)
又(江南好,怀古意谁传)
又(江南好,虎阜晚秋天)
又(江南好,真个到梁溪)
又(江南好,水是二泉清)
又(江南好,佳丽数维扬)
又(江南好,铁瓮古南徐)
又(江南好,一片妙高云)
又(江南好,何处异京华)
又(新来好,唱得虎头词)
又(心灰尽,有发未全僧)
又(挑灯坐,坐久忆年时)
又(昏鸦尽,小立恨因谁)
赤枣子(惊晓漏)
忆王孙(西风一夜剪芭蕉)
又(暗怜双鲽郁金香)
又(刺桐花下是儿家)
玉连环影(何处)
又(才睡)
遐方怨(欹角枕)
诉衷情(冷落绣衾谁与伴)
如梦令(正是辘轳金井)
又(黄叶青苔归路)
又(纤月黄昏庭院)
又(木叶纷纷归路)
又(万帐穹庐人醉)
天仙子(梦里蘼芜青一剪)
又(好在软绡红泪积)
又(水浴凉蟾风入袂)
又(月落城乌啼未了)
江城子(湿云全压数峰低)
长相思(山一程)
相见欢(微云一抹遥峰)
又(落花如梦凄迷)
昭君怨(深禁好春谁惜)
又(暮雨丝丝吹湿)
酒泉子(谢却荼蘼)
生查子(东风不解愁)
又(鞭影落春堤)
又(散帙坐凝尘)
又(短焰剔残花)
又(惆怅彩云飞)
点绛唇(一帽征尘)
又(别样幽芬)
又(一种蛾眉)
又(五夜光寒)
又(小院新凉)
浣溪沙(锦样年华水样流)
又(肯把离情容易看)
又(已惯天涯莫浪愁)
又(十里湖光载酒游)
又(脂粉塘空遍绿苔)
又(燕垒空梁画壁寒)
又(抛却无端恨转长)
又(桦屋鱼衣柳作城)
又(海色残阳影断霓)
又(泪渑红笺第几行)
又(伏雨朝寒愁不胜)
又(谁念西风独自凉)
又(莲漏三声烛半条)
又(消息谁传到拒霜)
又(雨歇梧桐泪乍收)
又(谁道飘零不可怜)
又(酒醒香销愁不胜)
又(欲问江梅瘦几分)
又(一半残阳下小楼)
又(睡起惺忪强自支)
又(五月江南麦已稀)
又(残雪凝辉冷画屏)
又(微晕娇花湿欲流)
又(五字诗中目乍成)
又(记绾长条欲别难)
又(杨柳千条送马蹄)
又(身向云山那畔行)
又(万里阴山万里沙)
又(收取闲心冷处浓)
……
序言 国学是什么?简单地说,就是中国人之所以成为中国人的学问。因此,国学不仅包括数千年来积累流传下来的经典,比如“四书五经”、《老子》、《庄子》、《孙子》、《史记》、《汉书》、唐诗、宋词,也包含研究中国人思维方式、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乃至娱乐方式的各种学问。广而言之,国学研究的对象不仅包括文献,也包括实物;不仅包括物质文化遗产,也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我国各民族的建筑、服饰、饮食、音乐、绘画、医药、戏曲等等。
国学是不断丰富、不断发展的学问。上面说的从“四书五经”到唐诗、宋词就是一个不断丰富发展的过程。近代以来,国学的研究范围还在不断地扩大,比如,敦煌学、甲骨学,是随着有关文物的出土而兴起的;比如红学,是随着文学理论和学术风气的发展变化而兴起和发展的。随着时间推移和学术进步,必将有更多的学问被纳入国学研究的范围。
数千年来,中国人做学问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理论和方法,比如思想理论、史学理论、文学理论,以及训诂学、考据学、音韵学等等。但这些理论和方法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比如,在史学研究领域,由于地下文物的出土,王国维等人提出了所谓以地下文物与传世文献相补充互证的二重证据法。近代以来,西风劲吹。国人主动借鉴西方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中国学问,王国维借鉴尼采的哲学等研究中国的文学戏剧,胡适以杜威的实验主义研究中国的“国故”。国学从来没有拒绝外国学问的介入,佛教传入中国后,经过改造,形成了中国独特的佛学、因明学;自明朝末年西学传入中国后,中国的天文学、数学等就已经融入了西学的因素。
文摘 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