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页码:274 页 ·ISBN:7561331207 ·条形码:9787561331200 ·版本:第1版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Pages Pe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读史会管理 |
|
|
|
读史会管理 |
|
基本信息·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页码:274 页
·ISBN:7561331207
·条形码:9787561331200
·版本:第1版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Pages Per Sheet
·丛书名:历史实战智慧丛书
·图书品牌:北京博集天卷
内容简介 世事沧桑,风云变幻,数千年历史的淘洗下来的管理之道却历久弥新,依然适用于这个波谲云诡的时代。
在寒雨敲窗的长,在柔和温馨的灯下,透过一缕轻舞的茶香,古往今来洞悉于胸。你将不惑不惧,更加有力……
毛泽东曾一再让他的高级干部读史,学习古人的管理经验,透析历史中的管理智慧,给今人处理现实管理难题以启示。
管理是一门权变的艺术,管理者是一个部门的主宰,驾驶者,“一将无能 ,累死千军”管理者的决策,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现代企业里,管理里大多具备突出的才干,但是同时管理者,业绩和成就却有较大的差异,其基本原因就在于管理艺术的高低。
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我们的历史文化浩如烟海,取之不尽、用之不绝。在我国历史上,产生过许多伟大的管理思想家,也有过很多成功的管理经验,可以说具有丰富的管理思想底蕴。因此,熟读历史,活用历史的智慧,从中汲取管理经验是极为重要的。
本书通过回味历史,从历史故事的机趣中阐述管理的道理,浅显易懂,生动有趣。是年轻人步入职场,是年轻管理者更上一个台阶,是卓越管理者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最佳读物。
媒体推荐 书评
毛泽东曾一再让他的高级干部读史,学习古人的管理经验。
透析历史中的管理智慧,给今人处理现实管理难题以启示。做管理的人,多读历史,好比站在山上,可以看到很远很多东西;没读历史,如在暗沟里走路,摸索不着,那会苦煞人。
——毛泽东
只有凭借历史的经验才能解决这个复杂世界所面临的问题,跨过盘根错节的历代管理思想丛书,就找到了达到现代管理的最优境界之路。
——“科学管理之父”弗·温·泰罗
东西方管理思想有其内在的相通之处,这种相通源于对人性的根本性认识和历史和惊人相似之处。
——当代最负盛名的管理学大师 托马斯·彼得斯
世事沧桑,风云变幻,数千年历史淘洗下来的管理之道却历史弥新,依然适用于这个波澜云诡的时代。
在寒雨敲窗的长夜,在柔和温馨的灯下,透过一缕轻舞的茶香,古往今来洞悉于胸。你将不惑不惧,更加有力……
编辑推荐 世事沧桑,风云变幻,数千年历史的淘洗下来的管理之道却历久弥新,依然适用于这个波谲云诡的时代。
在寒雨敲窗的长,在柔和温馨的灯下,透过一缕轻舞的茶香,古往今来洞悉于胸。你将不惑不惧,更加有力……
目录 第一章 管理者成功的关键是用对人
知人是治理的关键
杀人与用人的差别
是金子总会发光
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
使用确定有本事的人
……
文摘 请读片段
使用确实有本事的人
“一个萝卜一个坑”,是对因事设人标准的通俗解释。凡事有标准好办事,管理者如果“因事设人”给人才设定一个标准,以后一切按标准办事就会有章法可循,有效益可得。相反,因事设人失去标准,就会破坏科学的用人原则,而使人事混乱。因此,根据一定的标准,找出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因事设人的标准显得非常重要。
俗话说,“宁咬鲜桃一口,不吃烂桃一筐”。这句话用在“用人”上,就是说要使用那些确实有本事的下属,而对于那些蠢材愚人,就不必处处照顾,一碗水不见得要端平。那么,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请继续看商鞅的故事:
公孙鞅听说秦孝公下令招贤,就投奔秦国,通过秦国的宠臣景监求见孝公。孝公接见了公孙鞅,问他政事。
公孙鞅论述了一系列羲(伏羲)、农(神农)、尧、舜成就帝业的战略措施,秦孝公听了很不称心,认为这些道理太迂腐。他在听公孙鞅说话时都睡着了,因此未重用公孙鞅。
后来景监又一次向秦孝公推荐公孙鞅,秦孝公又召见了他,公孙鞅向秦孝公讲了夏禹开疆定土、汤武顺天应民的各种治国方略,秦孝公说这些也不适用,又没有重用公孙鞅。
景监在一次宴席上听到秦孝公感叹说:“寡人下令求贤,数月有余,而没有得到一个奇才,我徒有冲天之志而无羽翼之资啊!”便再一次向秦孝公推荐公孙鞅,说:“臣客公孙鞅自言有帝、王、霸三术。过去他向您讲了建帝、称王之术,您以为难用,今天何不召来谈谈‘霸业’之术呢?”秦孝公一听“霸业”之术,很感兴趣,就召来了公孙鞅,问他“霸业”之术。公孙鞅于是出了变法的主张。
公孙鞅对孝公说,国家不富强,不可以用兵打仗;军队不训练好,不可能战胜敌人。要使国家富强,必须使土地多生产粮食;要想军队能打仗,就要多训练,多打仗。有功就要赏,人民才能听你使用,有过就要罚,而后才能有纪律,才能政令必行;实行这个政策,国家没有不富强的道理。
孝公很同意公孙鞅的意见,想继续听下去,但这时公孙鞅告辞要走,孝公说:“我正听得起劲呢,你怎么不说了,要走呢?”公孙鞅说:“您思考三天,三天之内主意打定了,我再来谈。”公孙鞅退出来后,景监说:“孝公听得很起劲,你怎么不谈了呢?”公孙鞅说:“这可是大事,孝公的主意是否坚决,是否考虑成熟了,我们不知道,拿不定主意,我可不敢轻易谈。”
第二天,孝公就派人来请公孙鞅。公孙鞅说:“臣与君言三日后才能谈,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