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经济管理 > 管理学 >

农业宏观管理学

2010-02-16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页码:322 页 ·出版日期:2001年02月 ·ISBN:7810662546 ·条形码:9787810662543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农业宏观管理学 去商家看看
农业宏观管理学 去商家看看

 农业宏观管理学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页码:322 页
·出版日期:2001年02月
·ISBN:7810662546
·条形码:9787810662543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内容简介 《农业宏观管理学》突出了宏观战略性、发展可持续性和创新应用性,适合作为高校的经济管理、财贸金融、推广与发展专业的本科生教材和干部培训、自学之用。我们本着以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借鉴西方经济学科有关理论方法,筛选吸纳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围绕对本科生加强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及应用实践的要求和开拓创新的理念,对《农业宏观管理学》的框架结构、内容体系及实践运作等进行了反复研讨推敲,精心编撰,认真修改,团结协作,终于首次完成撰稿,以应教学改革之需求。
编辑推荐 《农业宏观管理学》: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目录
绪言
一、选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模式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有效的宏观管理
三、农业宏观管理学的内容框架及学习意义

第一章 农业宏观管理原理
第一节 管理的起源与作用
第二节 宏观管理学的研究内容、功能及实践
第三节 宏观管理的职能及其转变
第四节 宏观管理的新体制与管理现代化

第二章 农业发展战略与农业发展计划
第一节 农业发展战略的作用与内容
第二节 农业发展战略制定的依据及程序
第三节 我国农业发展的基本战略
第四节 我国的农业发展计划

第三章 农业增长与经济效益的宏观管理
第一节 农业增长的含义与度量
第二节 农业增长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三节 农业增长方式及其转变
第四节 农业经济效益的宏观管理

第四章 农产品供需平衡的宏观管理
第一节 社会总供需的宏观管理
第二节 农产品需求及其形成
第三节 农产品供给及其形成
第四节 农产品供求平衡的宏观管理

第五章 农业结构与布局的宏观管理
第一节 农业结构的演进规律
第二节 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第三节 农业布局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第六章 农业劳动力与科技教育的宏观管理
第一节 农业人口与劳动力就业的宏观管理
第二节 农业科学技术的宏观管理
第三节 农业教育的宏观管理

第七章 农业自然资源与环境的宏观管理
第一节 农用土地资源的宏观管理
第二节 农用水资源的宏观管理
第三节 农业生物资源的宏观管理
第四节 农业生态环境的宏观管理
第五节 农业减灾的宏观管理

第八章 农业投资的宏观管理
第一节 农业投资需求与投资供给主体
第二节 农业投资需求总量的宏观管理
第三节 农业投资结构的宏观管理
第四节 农业投资效益的评估与宏观管理

第九章 农业贸易的宏观管理
第一节 农业贸易的要素及作用
第二节 农业对外贸易及其宏观管理
第三节 技术贸易与利用外资的宏观管理
第四节 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管理

第十章 农业宏观管理的主要方法
第一节 综合平衡法
第二节 投入产出法
第三节 其他方法

第十一章 农业宏观管理的手段与政策
第一节 管理手段及其综合运用
第二节 经济杠杆
第三节 农业政策

第十二章 农业经济运行的监督、预警与分析
第一节 农业经济运行的监督
第二节 农业经济监测预警系统
第三节 农业宏观管理效果分析

第十三章 西方国家宏观经济管理
第一节 西方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兴起及目标
第二节 西方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政策措施及手段
第三节 西方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第四节 主要发达国家的宏观经济管理模式
第五节 当代各国宏观经济管理可资借鉴的经验
参考文献
……
序言 《农业宏观管理学》是由全国高等农业院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学科组审定,中华农业科教基金资助的经济管理类本科专业“九五”规划教材,亦是教育部《面向21世纪高等农林院校经济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与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04-21项目)成果。新编本教材既是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重大转变中的产物,也是我国建立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伴而来的必然选择。
众所周知,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下,有其与之相配套的《国民经济计划学》、《农业计划学》等系列教材。而今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阶段,原有教材已时过境迁,显然不合时宜了,需要改革创新和积极探索,构建新的教材及其内容体系。为此,经过研讨和农业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组审定,特将原《农业计划学》教材更替为《农业宏观管理学》,按照市场经济原理重新编著。我们本着以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借鉴西方经济学科有关理论方法,筛选吸纳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围绕对本科生加强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及应用实践的要求和开拓创新的理念,对《农业宏观管理学》的框架结构、内容体系及实践运作等进行了反复研讨推敲,精心编撰,认真修改,团结协作,终于首次完成撰稿,以应教学改革之需求。本教材突出了宏观战略性、发展可持续性和创新应用性,适合作为高校的经济管理、财贸金融、推广与发展专业的本科生教材和干部培训、自学之用。
文摘 插图:


一、选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模式
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之前的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由于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简单化理解,照搬别的社会主义国家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模式,并形成了一种传统观念,认为: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特有的东西,计划经济才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这就导致了在实践中一度严重忽视价值规律、忽视市场机制的作用,总是用指令性计划和行政控制来代替和限制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并建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这一体制在我国历史上曾一度起到重要的积极作用,但由于其权力过分集中,忽视价值规律,甚至排斥市场机制,不利于群众积极性的发挥等弊端,已越来越不适应当今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对原有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改革,其重大问题是对改革的目标模式的选择和确认,核心是正确认识和处理计划和市场的关系。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展开和深化,我们逐步摆脱了上述传统观念的束缚,对计划和市场关系的理解和认识也随改革的实践不断地达到更新的境界和更高的层次。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