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教育科技 > 科学与自然 >

天文知识大观

2010-03-10 
基本信息·出版社:时事出版社 ·页码:434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8月 ·ISBN:7802322634/9787802322639 ·条形码:9787802322639 ·版本:第1版 ·装帧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天文知识大观 去商家看看
天文知识大观 去商家看看

 天文知识大观


基本信息·出版社:时事出版社
·页码:434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8月
·ISBN:7802322634/9787802322639
·条形码:9787802322639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天文知识大观》是目前最全面、细致、系统展现天文学基本知识的科学普及读物。书中紧跟世界最新天文学成果,以简洁、形象的语言帮助读者更加直观、深入地观测和认识遥不可及的星空。宇宙究竟是什么构成的?太阳为什么会发光?地球之外的字宙深处是否有生命存在?你一定对这些趣味话题感兴趣吧!那么,此书会带给你答案。
作者简介 丁章聚,54岁,中学一级教师,中国地理学会会员,从事中学地理教学30余年,教学成绩优良,曾发表各级论文10多篇,多次荣获政府嘉奖。
编辑推荐 《天文知识大观》为全国青少年精心撰写的天文知识必读图书。宇宙是遥远而神秘的,它充满着无穷无尽的奥秘。如今。人类的脚步登上了月球.人类的探测器成功登陆火星,人类的使者旅行者号飞船离开了太阳系……在天文学的研究下宇宙正一步步掀开它的神秘面纱。阅读完《天文知识大观》,相信您不再会对诸如光线弯曲、黑洞、时间旅行、空际飞行这些抽象的科学概念感觉陌生,并且会更加了解与我们息息相关的宇宙。
目录
第一章 宇宙
第一节 宇宙的起源
1.盘古说/2.盖天说/3.浑天说/4.宣夜说/5.地心说/6.日心说/7古印度的宇宙观/8.古埃及的宇宙观/9.相对论宁宙说/10.大爆炸宇宙说/11.宇宙绳论/12其他的宁宙成因说
第二节 宇宙的构成
1.宇宙/2.宇宙的年龄/3.宇宙的结构/4.宇宙的形状/5.宁宙的范围/6.宇宙的中心/7.宇宙的重量/8.宁宙的运动/9.宇宙的四种基本力/10.宇宙的物质/11.宁宙的暗物质/12.宇宙的暗能量/13.宁宙重力透镜/14.范艾伦辐射带/15.星际尘埃/16.反物质/17.宇宙中的智慧生物/18.宇宙中的其他星系
第三节 宇宙的未来
1.宁宙的膨胀/2.宁宙膨胀说的理论基础——哈勃定律届:宁宙末来的命运

第二章 星系
第一节 星系的起源与构成
1.星系/2.总星系/3.星系的起源/4.星系的演化/5.星系的发现/6星系的组成/7.星系的结构/8.星系的运动和质量/9.麦哲伦云/10仙女星系
第二节 星系的类型
1.星系的分类/2.椭圆星系/3.旋涡星系/4.不规则星系/5.棒旋星系/6.特殊星系/7.透镜星系/8.激扰星系/9.巨星系/10.多重星系/11.矮星系/12.环状星系
第三节 星系团
1.星系团/2.星系团分类/3.星系团的运动特征/4.南星系群/5.超星系团/6.本超星系团/7.后发座星系团/8.室女座星系团/9.武仙座星系团

第三章 银河系
第一节 银河系及其构成
1.银河系/2.银河系的特征/3.银河系的结构/4.银盘/5.银心/6.银晕,7.银河系旋臂/8.银河系的自转/9.银河系的空间运动/10.银河系的磁场/11.银河系的早期观测/12.银河系中的黑洞/13.黑洞的性质和类型/14.霍金的量子黑洞
第二节 星云的构成与分类
1.星云/2.星云的分类A行星状星云/4.弥漫星云/5.亮星云/6.暗星云/7.气体星云/8.尘埃星云/9.猎户座大星云/10.螺旋星云/11北美星云/12.哑铃星云/13.蟹状星云/14.玫瑰星云/15.三叶星云/16.礁湖星云/17.马头星云/18.黑眼睛星云/19.环状星云/20.猫眼星云/21.蝴蝶星云/22.爱斯基摩星云/23.鹰状星云/24.马蹄星云/25.蚂蚁星云/26.沙漏星云/27.天鹅星云/z8.麦哲伦星云

第四章 恒星
第一节 恒星及其构成
1.恒星/2.恒星的温度/3.恒星的能量/4.恒星的大小/5.恒星的质量和密度/6.恒星的命名/7.恒星的亮度与星等/8.恒星光谱/9.恒星磁场/10.恒星的距离测定/11.恒星的运动/12.恒星的大气/13.恒星的结构/14.恒星的空间分布/15.展示恒星特性的赫罗图/16.最亮的恒星/17.最美的恒星/18.织女星和牛郎星
第二节 恒星的演变
1.恒星演化理论/2.星胎:恒星的孕育/3.原恒星:恒星的诞生/4.主序前星:恒星的少年/5.主序星:恒星的青年/6.红巨星:恒星的壮年/7.白矮星:恒星的老年/8.恒星的归宿
第三节 星团
1.星团/2.疏散星团/3.球状星团/4.半人马座∞星团/s.昴星团/8毕星团
第四节 双星
1.双星/2.目视双星/3.分光双星/4.共生双星/s.交食双星/6.X射线双星/7.密近双星
第五节 变星
1.变星/2.几何变星/3.爆发变星/4.星云变星/5.磁变星/6.光谱变星/7.脉动变星/8.造父变星/9.周光关系/10.金牛座T型变星/11大陵五/12.长周期变星
第六节 其他恒星和星体
1.聚星/2.耀星/3.新星/4.超新星/5.超新星1987A/6.再发新星/7.矮新星/8.中子星/9.“黑寡妇”脉冲星

第五章 太阳和太阳系
第一节 太阳系及其构成
1.太阳系/2.太阳系起源/3.太阳系形成和演化/4.太阳系结构/5.内太阳系/6.中太阳系/7.外太阳系/8.最远区域/9.行星视运动/10.行星际物质/11.卫星/12.行星环/13.行星连王朱/14.奥尔特云/15.柯伊伯带
第二节 太阳及其构成
1.太阳/2.太阳的寿命/3.太阳的结构/4.太阳的能量及其利用/5.太阳自转和公转/6.太阳耀斑/7.太阳光球/8.太阳光斑/9.太阳磁场/10.太阳常数/11.太阳发光/12.太阳活动/13.日地关系/14.黄道光/15.太阳黑子/16.太阳风/17.极光/18.日珥/19.日冕/20.冕洞/21日食/22.日震/23.“尤利西斯”号探测器
第三节 水星
1I水星/2.水星地形地貌/3.水星的五个校端/4.水星的核心/5.水星天1本运动/6.水星凌日/7.水星的极地/8.水星“殖民地”/9.水星的空间探测/天文知识大观
第四节 金星
1.金星/2.金星的自转和公转/3.金星的地形地貌/4.金星的地质结构/5.金星的大气环境/6.金星凌日/7.美国的金星探测/8.前苏联金星探测
第五节 地球及月球
1.地球/2.地月系/3.地球的起源和演化/4.地球圈层结构/5.地球的形状和大小/6.地球的磁场、磁层和辐射带/7.地球自转与公转/8.地壳的组成/9.地球的大气层/10.地球的气候/11.地球爆炸假说/12地球大灾难与彗星/13.小行星撞地球/14.防范小行星与彗星/15.月球/16.月球的成因/17.月海/18.月陆/19.月面辐射纹/20.月坑/21月背/22.月食/23.月相/24.月球火山/25.月球磁场/26.月球土壤/27.月球资源/28.月球质量瘤/29.月球地质演化/30.月球与地球/31.阿波罗载人登月工程
第六节 火星
1.火星/2.火星的卫星/3.火星大气环境/4.火星大冲/5.火星的地理/6.火星的表面/7.把火星变成地球/8.火星的空间探测/9.登陆火星探测计划
第七节 木星
1.木星/2.木星环/3.木星的体态/4.木星上的大红斑/5.木星的卫星/6.彗木大碰撞/7.木星的空间探测
第八节 土星
1.土星/2.土星的光环/3.土星的卫星/4.土星大白斑/5.土星磁场/6.土星的空间探测
第九节 天王星
1.天王星/2.天王星的轨道/3.天王星的卫星/4.天王星内部结构/5天王星的发现/6.天王星的空间探测
第十节 海王星
1.海王星/2.海王星的结构/3.海王星的卫星/4.海王星的大黑斑/5海王星的发现/6.海王星的空间探测
第十一节 冥王星
1.冥王星/2.冥王星的轨道/3.冥王星的空间探测
第十二节 矮行星
……
第六章 探索宇宙
附录 天文学重大发现一览表
……
序言 宇宙究竟是由什么构成的?
银河系有多大?
太阳为什么会发光?
地球是纯圆的吗?
月亮为什么有圆缺?
地球之外的宇宙深处,是否会有生命?如果有,那我们怎样去和他们联络呢?
……
这些问题,从来都是令人神往、遐想的趣味话题。你一定对此也会感兴趣吧!那么,天文学将为你解惑。
天文学不仅有趣,而且有用,它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因此,天文学是伴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的诞生而最早发展起来的一门科学。恩格斯谈到科学发展顺序时指出:“首先是天文学——单单为了定季节,游牧民族和农业民族就已经绝对需要它。”天文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文化的萌芽时代。远古时期,人们为了标示方向、确定时间和季节,而对太阳、月亮和星星进行观察,确定它们的位置、找出它们变化的规律,并据此编制历法。从这一点上来说,天文学是最古老的自然学科之一,它的历史已近五千年。
天文学研究的疆域是整个宇宙。空间上看,从最小的粒子到跨度达数十万光年的星系,无不是天文学研究的对象;时间上看,从宇宙的创生到宇宙的结束(如果有结束的话),无不是天文学研究的范畴。
质来化验分析,也不能模仿着建造一颗星星,我们甚至连直接测量一颗普通恒星的质量、密度、化学成分都无法做到,一切几乎仅依靠天文望远镜的“观测”这样一种相对单一、被动的研究手段。由于天文学的特殊性,无法接近研究对象,通过观测得到的信息又缺少关键资料,所以天文学研究的方法与其他自然科学有着明显的区别。可以说,天文学理论如在沙里淘金一样,大量的探索只能留下很少的科学结晶,但天文学却从来没有停止过发展。
伟大的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有一句名言:“人类的天职在于勇于探索。”人类在文明史的道路上已经探索了几千年,如今,人类的思维和行动早已跨出了地球。尤其是现代人的视野大大开阔,人类的脚步已经登上月球,人类的探测器已成功登陆火星,人类的使者“旅行者”号飞船已经离开了太阳系……这一切都促使人们要更加深入地了解我们的地球与宇宙之间的关系,去探索浩淼宇宙中星辰的秘密。
对于人类来说,宇宙是遥远而神秘的,它充满着无穷无尽的奥秘。在天文学家的努力下,人们正一步一步揭开宇宙神秘的面纱。总有一天,诸如光线弯曲、黑洞、时间旅行这些深不可测的词汇,在人们的心里会变得不再陌生,我们也会更加了解与我们息息相关的宇宙。
我们编写这本书的目的,就是向读者全面介绍现代天文学知识,希望能把这些知识讲得更精确、更全面、更通俗易懂;也希望你通过这本书的阅读能对天文学知识有更全面的了解与掌握。当然,限于编者的水平,不足之处颇多,还望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文摘 由于太阳位于银盘内,所以我们不容易认识银盘的起初面貌。为了探明银盘的结构,根据20世纪40年代巴德和梅奥尔对旋涡星系M31(仙女座大星云)旋臂的研究得出旋臂天体的主要类型,进而在银河系内普查这几类天体,发现了太阳附近的3段平行臂。由于星际消光作用,光学观测无法得出银盘的总体面貌。有证据表明,旋臂是星际气体集结的场所,因而对星际气体的探测就能显示出旋臂结构,而星际气体的21厘米射电谱线不受星际尘埃阻挡,几乎可达整个银河系。光学与射电观测结果都表明,银盘确实具有旋涡结构。银心
银心是指银河系的中心,即银河系的自转轴与银道面的交点。银心在人马座方向。银心除作为一个几何点外,它的另一含义是指银河系的中心区域。太阳距银心约10千秒差距,位于银道面以北约8秒差距。银心与太阳系之间充斥着大量的星际尘埃,所以在北半球用光学望远镜难以在可见光波段看到银心。射电天文和红外观测技术兴起以后,人们才能透过星际尘埃探测到银心的信息。
中性氢21厘米谱线的观测揭示,在距银心4千秒差距处,有氢流膨胀臂,即所谓“3千秒差距臂”(最初将距离误定为3千秒差距,后虽订正为4千秒差距,但仍沿用旧名)。大约有1000万个太阳质量的中性氢,以每秒53千米的速度涌向太阳系方向。在银心另一侧,有大体同等质量的中性氢膨胀臂,以每秒135千米的速度离银心而去。它们应是1000万至1500万年前,以不对称方式从银心抛射出来的。在距银心300秒差距的天区内,有一个绕银心快速旋转的氢气盘,以每秒70一140千米的速度向外膨胀。盘内有平均直径为30秒差距的氢分子云。在距银心70秒差距处,则有激烈扰动的电离氢区,也以高速向外扩张。
现已得知,不仅大量气体从银心外涌,而且银心处还有一强射电源,即人马座,它发出强烈的同步加速辐射。银心区有一个大质量致密核,或许是一个黑洞。在星系包括银河系的演化史上,曾有过核心激扰活动,这种活动至今尚未停息。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