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湖北人民出版社 ·页码:318 页 ·出版日期:2008年07月 ·ISBN:7216055519/9787216055512 ·条形码:9787216055512 ·版本:第1版 ·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呼喊:当今中国的五种声音 |
|
|
|
呼喊:当今中国的五种声音 |
|
基本信息·出版社:湖北人民出版社
·页码:318 页
·出版日期:2008年07月
·ISBN:7216055519/9787216055512
·条形码:9787216055512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凌志军文集
内容简介 《呼喊:当今中国的五种声音》作者以"声音"来表达思潮之意,重点考察了五种:"主流的声音",阐述邓小平理论如何从"逆流"成为主流;"教条主义的声音",阐述了极左思潮如何从主流成为逆流;"民族主义的声音",剖析了极端民族主义对国家的危害;"封建主义的声音",提醒人们警惕在传统文化复兴之际,封建主义的死灰复燃;"民主的声音",着力区别民主化不是自由化,倡导民主建设制度化。20世纪90年代末,中国经过二十年的改革开放,呈现出多种思潮并存的局面。《呼喊:当今中国的五种声音》对这些思潮进行反思,运用大逻辑大视野的审度和人物活动事件脉络的细节化书写,对五种主要思潮在中国的历史、现状和影响作出独立的深刻剖析。
作者简介 凌志军,祖籍广东,1953年生于上海,长在北京。十五岁到工厂做工,十六岁做农民,十九岁当兵,二十五岁成为新华社记者。三十岁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三年后获得法学硕士学位,现为人民日报社高级编辑、资深记者。
凌志军是当今中国时政作家的代表性人物,被誉为“中国的威廉·曼彻斯特”、当代中国记者的“标杆”。2003年《南风窗》年度人物。他的每一本书都引起巨大反响。他拥有广泛的读者。他在过去十多年间连续出版九部著作,全部进入畅销书排行榜。他的著作还以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出版。
2007年出版的《中国的新革命》,被境内外媒体和研究机构评为当年“值得记忆的好书”、“年度商业书”、“最佳商业图书”。
2005年出版的《联想风云》,入选当年“最佳风云榜”,并获得“2005年度北京地区最佳版权输出图书奖”。
2003年出版的《变化》,被中国大陆媒体评为“年度图书”,同时在台湾获得“开卷好书奖”。
2000年出版的《追随智慧》,被媒体评为当年“最佳纪实文学”。
1998年和同事马立诚合著的《交锋》起轰动,也引发了激烈争论,成为当年“中国第一畅销书”。
1996年出版的《历史不再徘徊》,获得新闻出版署颁发的“优秀图书奖”。
媒体推荐 本书从评述中关村1980年到2006年的历史入手,描绘了中国社会发展波澜壮阔的画卷。 中关村曾经被当作一个“试验区”。假如我们以为“试验区”的含义,仅仅就是发明新技术和推销新产品,那就小看它了。事实上,它更大的意义在于试验着新的社会思想和价值取向。因此,与其说中关村在技术上有什么贡献,不如说中关村最大的贡献,在于对旧体制的破坏和突破,从而激醒了中国人创造财富和融入世界潮流的热望。
在中国做记者和财经写作者,要找研究型的榜样,首选是凌志军。对上世纪90年代的细微观察、和评论,我没有看到比他更好的人了。
——吴晓波(著名财经作家、哈佛大学访问学者)
凌志军作为中国政论写作的里程碑式的人物,已经成为不是谦辞可以推却的事实。
——《人物》杂志
凌志军先生似诚实的态度让政论诚实地走进公众,影响着那些必将影响中国未来的年轻人。我们相信,他业已“尽可能地向读者说了心里想要说的话”,最大限度地保持着诚实的大勇之气。
——《南风窗》杂志1993年“年度人物奖”颁奖词
凌志军的选材多带有前沿性,他是属于使命感和责任感很强的新闻工作者。
——《凤凰周刊》
凌志军是中国当代报告文学界有独特价值的一个作家。凌志军的最大的价值在他的思考。在这个意义上,凌志军的著作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显现出它的历史价值。
——杨浪(财讯传媒集团副总裁)
《呼喊》是一本思潮评论的书,议政的书,鼓吹启蒙和思想解放的书,觅出当代知识分孚瑾想和良知的书。
——何西来
《呼喊》是一部评析当代中国社会思潮的作品。该书高度概括又生动形象,其中历史叙事和理论探讨十分严谨简洁。作者正在把枯燥的社科类政论文体变得引人入胜,在图书市场整体不景气的情况下独树一帜。
——《中国青年报》
转型时期的生活万象纷呈,复杂之极、有的令人欣喜,有的令人心痛,凡此种种,都被《呼喊》的作者以清晰的逻辑归纳起来,加以速彻分析读了使人心清目爽。
——《中国经济时报》
编辑推荐 《呼喊:当今中国的五种声音》是一部评析当代中国社会思潮的作品。该书高度概括又生动形象,其中历史叙事和理论探讨十分严谨简洁。作者正在把枯燥的社科类政论文体变得引久入胜,在图书市场整体不景气的情况下独树一帜。书中将二十年来中国的思潮概括为五种,作者并没有试图给予解释,只是要求自己如实地描述一些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事情。 一个不能产生新思想的民族,是生机衰竭的民族。一个不能产生思想家的时代,是贫乏危机的时代。中国需要思想家和新思想,他们的涌现,使我们的精神天空星光灿烂。
目录 引言
卷一 主流的声音
第一章 乍暖还寒
劫后余生
“老九”回来了
堂堂五尺男儿全都啜泣起来
把印“红宝书”的纸拿去印考卷
大学里的“新三届”
汪东兴说,邓小平“马列主义水平不高”
第二章 中南海纷争再起
舆论制造的伟人
华国锋注定不能成为新时代的旗手
中国曾经怎样批判邓小平
“拥邓联盟”步步进逼
十八个月的“批邓”全都白费了
第三章 胡耀邦与“文章救国”
胡耀邦其人
京城的“理论维新”
“胡青天”
背水一战
“文章救国”的季节
第四章 万里与民心向背
泪洒江淮
“有些人什么都管,就是不管农民的死活”
华国锋为中国确定的主旋律
“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走我的独木桥”
万里能否再次逢凶化吉
第五章 昔日“逆流” 今日主流
邓小平到处“点火”
谭震林说:第一次畅所欲言
“最可怕的是鸦雀无声”
新时代的宣言
新核心
卷二 教条主义的声音
第六章 冰冻三尺
三十年反“左”,屡战屡败
为什么把极左派说成极右派
“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是谁的发明
极左思潮造就的千万冤魂
向极左的经典之作发起挑战
一把“达摩克利斯剑”
“红旗”落地,“人民”上天
“英明领袖”四面楚歌
第七章 忽喇喇似大厦倾
把人民公社的老一套主张全都翻过来
“张浩事件”为什么震撼全国
“观望派”与“反对派”
“左派”阵营土崩瓦解
人民公社的终结
第八章 保守派卷土重来
“我们遇到前所未有的严重问题”
从第二代领导集体向第三代领导集体的过渡
风起青萍之末
邓小平的种种忠告全都没有用
是不是新一轮“批邓”
第九章 邓小平力挽狂澜
邓小平问:这东西姓“社”还是姓“资”
中国人为什么格外热衷“左”与右
年夏:反“左”的呼声
魔鬼是怎样变成天使的
“左派”再度销声匿迹
第十章 大批判烽烟再起
失去邓小平的中国
“左派”阵营发布不同政见
江泽民排除干扰
“阴转晴”
朱镕基前边有多少“地雷”
卷三 民族主义的声音
第十一章 我们对于别人的民族主义不以为然
喜玛拉雅南麓的轩然大波
吓人的自尊
“我们还不如当年的犹太人”
第十二章 何为民族主义
民族意识与民族主义
潘多拉盒子里飞出的怪物
第十三章 中国涅槃
从义和团到火烧英国代办处
邓小平扭转乾坤
第十四章 开放的冲击
砸烂麦当劳?
“租界”之争
何谓“卖国典型”
民族工业:封闭还是竞争?
第十五章 新冷战
说“不”何以升温
“妖魔化”的背后
民族主义危害中国国家利益
中美关系亟待突破
战略伙伴关系:江泽民和克林顿互访成功
欧洲大同、全球化和亚洲价值观
卷四封建主义的声音
第十六章 东方的迷信
书记原来信狗血
万众膜拜气功师
有识之士泣血呼唤
第十七章 愈演愈烈官本位
八方兴起买官潮
杀手重现为哪般
第十八章 儒家学说再度崛起
新儒学谁来评点
五四运动是罪人吗?
卷五民主的声音
第十九章 潜流激荡
科学无禁区
“西单墙”风波
佩服得五体投地
重点讨论民主问题
第二十章 周扬之死
形形色色的人全都为一个人默哀
一篇报告引起的是非
“自由讨论”之后的“紧张空气”
问题的关键:“不要发表”是否合法
周扬的悲剧所在
第二十一章 民主要走向制度化
毛泽东:民主是一个方法
邓小平:最重要的是制度
万里:政治问题也可以争鸣
“十三大”:民主政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十五大”: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
主要参考文献
……
序言 收在这里的文字,叙述了1978年至今我们国家的变化和冲突,牵涉到政治经济技术文化社会的方方面面,巨细交织,贵贱混杂。都是真人真事,没有虚构。我虽掺杂了一些自己的观点,但也是眼见耳闻,有感而发。原是九个单行本,陆续印行,现在依原版集中重排,共九卷,没有增删,只是顺序稍有更动。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交锋》和《呼喊》这两本。是和我的同事马立诚合著。他设计了《交锋》全书的构架,并且撰写了其中第一、第二部分,因此他是这本书的第一作者。他也是《呼喊》卷三和卷四的撰写者。这两本书当时影响很大,争议也很大.这都不是属于我一个人的。如果没有马立诚,就不会有这两本书。
很多人问我最喜欢自己的哪本书,这问题不好回答。每一次写作都是牵肠挂肚。作品好比儿女,手心手背都是肉。当然这是夹杂了个人情感,倘若平心而论,哪能没有高下呢!单说技巧,我想最为洒脱开放、也能代表我的写作追求的.应当是《变化》。在这之前,《沉浮》属于典型的时政文字,《交锋》和《呼喊》也是。我对塞满主流报刊上的、人云亦云、套话连篇、完全没有独立精神的文章。不能接受。想要另辟新途,所以这些文字的品格与流行的时政文章截然不同。在这之后的《追随智慧》、《联想风云》、《成长》、《中国的新革命》。是在试图开拓当代中国商业史的写作空间,从政治和文化的立场来叙述经济技术,又以大历史的眼光来衡量瞬间。可是要说在写作方面更进一步,自《变化》之后,便觉得非常困难。
文摘 第一章乍暖还寒
劫后余生
1978年开始的时候,毛泽东不在人世已经一年又三个月。伟大领袖再也不能健步走上天安门城楼,向着人与红旗汇成的海洋挥手致意,只是静静地躺在广场中心他的纪念堂中。灵堂灯暗,面容犹明。他的胸腹高高隆起,其形状如同我们国家千山万壑之中有着“帝王岳”之称的泰山主峰。这尊躯体用防腐技术妥善处理,护以水晶棺具,令亿万人民颌首瞻仰,以使他的精神万世能够长存。然而灵魂毕竟不能永生,在经历了最初的震撼、悲哀和茫然之后,几乎所有的人都在心里孕育着某种期待。
这一年春天来得似乎格外早。北京沐浴在明媚的阳光中,雨水特别少,也没有往年常有的漫天风沙。自从3月初以来,有5585人陆续来到这里。有教师,有科学家,有诗人,有医生。这些人可以合而称之为“知识分子”。不过,在过去的二十多年中,人们总是把他们叫作“旧社会留下来的”,或者是“役有改造好的”,或者是依附在某一张皮上的“毛”,到最后,干脆就只是叫他们“臭老九。现在,虽然不再说“臭老九’了,但报纸的编辑眼看着他们涌向京城里来,却不知道该怎样来称呼这些人了。他们来自全国三十个省市区,甚至连台湾也包括在内,其中一百一十七人是中国科学院的院士,这是我们国家最有学问的人。在刚刚过去的“十年文革”当中,不学无术的人几乎个个耀武扬威,而这些“最有学问”的院士却苦不堪言,很多人纷纷死去,就剩下这一百一十七个,劫后余生,现在全来了,一个也不少。
他们纷纷进入京城大街小巷,就如同一滴水汇进了一片大海,你无法在普通人中把他们分辨出来。那时候没有人穿西服,街上也没有形形色色的流行服装。这些人差不多全都穿着中山服,或者中式对襟袄,不是蓝色就是灰色,皱皱巴巴。住在大饭店里,却又总是往四合院里钻时而从你身边走过,像是匆匆过客;时而聚集在一起,半天也不会散去;时而沉默无语,时而喋喋不休;时而笑,时而哭;时而吟诗,时而唱歌。叫旁人看来,这真是一群不正常的人。那几天,反常的事情的确层出不尽。比如有一天,郭沫若忽然站了起来,一边喃喃说着三个字:“我要去。”医生们站在一旁看着他,不敢相信。这老人在病床上已经躺了很久,大家都说他从此不会再有站立起来的那一天了,可现在他却站着,虽然有些佝偻,却是活生生的。“俄要去,”郭沫若说,“去参加科学大会。”医生们面面相觑,然后小心地劝说他不能出门。但是,老人执拗得像个孩子,不容旁人劝说。医生们想来想去,实在不敢担保他的身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