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去跳出来
——谈《邮票齿孔的故事》教学突围
《邮票齿孔的故事》的备课进入最后一个自然段,却让我陷入了僵局。这个自然段写了阿切尔的心理活动以及邮票齿孔的社会作用。本段既没有生动的细节描写,更没有精彩的故事情节。一开始,我设计的教学思路是让学生一读而过,体现以读为本的教学思想。可是,又总觉得不够。本段的叙述虽然简洁,但邮票齿孔的重要性尽在其中。让学生从字里行间体会体会到这一点才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感悟。带着思索我又走进了教参书。教参书提供了一个很重要的教学资源。那就是抓住“方便”“立即”“仍然”几个词语做文章。我眼前一亮,立刻想到了常用的换词体会法。让学生给这几个词找近义词,然后引导学生说一说这些词说明了什么。无疑,这个教学方案在朗读的层面上又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学思路的突围着实让我轻松了许多。可这种感觉两天后又荡然无存,代之以莫名的沉重。换词体会的方法虽然可以开拓学生的思维,但老师主导太多必然会给学生带来牵着鼻子走的被动。而且,三个词采用同样的教学方法,课堂必然会冗长单调,生注意力也不利于集中。
这种困惑一直陪伴我走上了课堂。前三个自然段的教学自然流畅,学生思维活跃,情绪高涨。我问学生:“同学们,假如你就在那位先生身边,看到他用别针很容易地撕开了邮票。你会怎么想又会怎么说呢?”学生纷纷举手,有的说:“这位先生,你真会动脑筋,这种撕邮票的办法真好。”有的说:“先生,你真聪明,你善于动脑,我也应该向你学习。”“那么,阿切尔先生又是如何想的呢?”我顺势引入了第四自然段的学习。一个学生大声朗读:要是有一台机器能给邮票打孔,不是很好吗?一句话提醒了我,顿时,眼前一亮。对呀,有一台打孔机真的很好,可是它好在哪儿呢?让学生从文中找嘛!“同学们,读读课文,你从哪儿看出有台打孔机很好呢?”问题一抛出便激起千层浪。学生争相发言。他们围绕“容易”、“方便”、“立即”\”仍然”这些关键词语,谈得头头是道。我聆听孩子思维拔节的声音,欣赏每一个孩子的精彩发言,内心有说不出的喜悦。可想而知,如果这节课我始终按预定的教学思路走下去。学生的思维将会受到多大的限制。
这则教学案例给了我以下启示:老师所做的一切都是为学生服务的,只有立足学生发展的教学才是高效的。因此,在备课的时候,教师首先要耐心走进文本,细读研摩,仔细推敲,但在选择教学方法的时候就要跳出文本,敢于放手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给学生的思维留出最大的空间。只有真正调动学生潜能的课堂,才能迸发出无穷的活力,绽放异彩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