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韵悠悠作文
叠韵悠悠吃过饭,到楼下玩,正巧碰见邻居张阿姨在逗她的小孙子:“好乖乖,快快来,上街街,买果果,送奶奶。”我一听
叠韵悠悠
吃过饭,到楼下玩,正巧碰见邻居张阿姨在逗她的小孙子:“好乖乖,快快来,上街街,买果果,送奶奶。”
我一听,“扑哧”笑了,这普普通通的话经张阿姨一重叠真是韵味十足。
想想使用叠字好象是我们与生俱来的本领,牙牙学语,孩子开口就会说的就是“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吃饭叫“吃饭饭”,睡觉叫“睡觉觉”,凳子叫“小板板”,筷子叫“小筷筷”,糖果叫“小果果”,同样的东西如果用叠字,马上就充满了童真童趣。再如“姐姐、哥哥、妹妹、弟弟”等,几乎有关亲情的每一个称呼都可以用叠字的形式来表达。叠字的称呼一出口,浓浓的亲情马上就充溢整个心胸。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尤其是诗文中,叠字的使用林林总总,形形色色,不一而足。通俗的,高雅的,望文生义的,出处不明的,音韵和谐可以琅琅上口的,佶屈聱牙说来结结巴巴的,温婉有趣感觉温情脉脉的,生硬强横说来别别扭扭的,俯拾皆是,不胜枚举。
比如,得意时,你就“眯眯”笑,伤心了,你就“呜呜”哭;见到情人“娇滴滴”,心里马上“美滋滋”,见到仇人“恶狠狠”,心里马上“气嘟嘟”;要上战场“雄赳赳,气昂昂”,败下阵来似霜打的茄子“软蔫蔫”;早晨 “高高兴兴”上班去,黄昏“平平安安”下班来;下雨听的“淅沥沥”,雷电到来“轰隆隆”;“众目睽睽”之下你“目光炯炯”,面对爱人“信誓旦旦”,写起情书“洋洋洒洒”,老师提问“扭扭捏捏”,张开嘴巴又“结结巴巴”,上课睡觉“迷迷糊糊”,老师谈话还“振振有词”,叫来家长“唯唯诺诺”,心有不甘只能 “草草收兵”。叠字与我们的生活真是息息相关。
上学时也读过好多优美的文章,也曾在老师的“威逼利诱”下背诵过不少的精彩语段,时至现在,大多数都就着家里的那碟老咸菜和着馒头一起吃光了,但是惟有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中“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几句话至今仍是记忆犹新,尤其是“曲曲折折、田田、亭亭”等叠字简直就是点缀文中的颗颗珍珠,使得满篇文章熠熠生辉,每每诵之,不忍释口。
大千世界,芸芸读者,大概没几个不知道李清照的《声声慢》,请听起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再听结尾: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词者用九个叠字词来描写一份孤单无绪的愁情,那浓郁的心绪真是“怎一个愁字了得”!这句子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原因大概已经清清楚楚。
张国立拍的电视连续剧《我这一辈子》片尾歌词很不错,全是叠字:
山山水水莹莹,风风雨雨冷冷,情情义义切切,岁岁年年行行。
时时运运命命,恩恩怨怨生生,晨晨昏昏梦梦,是是非非平平。
福福祸祸错错,萋萋荣荣兴兴,亲亲仇仇过过,生生死死情情。
我国也有很多叠字联,堪称一绝。
有一次,见一服装店前一叠字对联:
进进出出 笑颜开 人人满意
挑挑拣拣 花色美 件件称心
此联一出,买者卖者全都乐乐呵呵,真个高高兴兴。
杭州西湖花神庙里有一副对联:
紫紫红红,处处莺莺燕燕
风风雨雨,年年朝朝暮暮
此联浑然天成,了无烟火味,斧凿痕。
叠字在古诗词中有许多用得极为广泛,像“车粼粼,马萧萧”,“风萧萧兮易水寒”,“无边落木萧萧下”,“听寒蛩夜泣,乱雨萧萧”,都是用“萧萧”来描写声音。“白发萧萧”,“寒日萧萧上锁窗”,“风吹日短星萧萧”,“无煤经路草萧萧”,却是用“萧萧”来描写疏落、杂乱、衰杀的景象。“思悠悠,恨悠悠”,“悠悠我心忧,苍天曷有极”,都是用“悠悠”来描写一份难以琢磨的心情。“斜晖脉脉水悠悠”,“闲云潭影日悠悠”,“白露霭悠悠”,“白云千载空悠悠”,却是用“悠悠”来描写大自然的奇妙景观,奇奇妙妙,言有尽而意无穷。
也曾见过三个字重复使用的例子。欧阳修的《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李清照的《临江仙》:“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长扃。”白居易的《慈鸟啼》:“夜夜夜半啼,闻者为沾襟!”陆游的《钗头凤》:“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算不算数,要么就是滥竽充数了?
罗罗嗦嗦,唠唠叨叨,七七八八,婆婆妈妈。匆匆到此,草草收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