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教学《竭泽而渔》想到的……
《竭泽而渔》是鲁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最后一组课文“回顾·拓展八”里的最后一份学习材料,是本册教材中两则“成语故事”之一(另一则是《水滴石穿》)。
由于《竭泽而渔》不是课文,因此,许多教师可能把它简单处理一下,就浅尝而过了。但实际上,编者选编这则成语故事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配合第八组课文专题,使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也就是说,这则成语故事具有总结全组课文的特殊作用。如果浅浅地过一下,那么我们就会失去一个有效训练学生思维与语言的很好的例子。下面我谈一谈我在教学《竭泽而渔》时的一些思考:
一、解题导入
师:(板书“竭泽而渔”四个大字)请同学们一边看一边跟我写,想一想,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注意“竭”字的写法。(教师板书,并强调与“渴”字的区别)
生:纷纷谈自己的理解。
师:现在请大家快速阅读课本中的“成语故事”,想一想,故事中的哪句话解释了“竭泽而渔”这个成语?把划出来读一读。
生:先把湖泊里的水排干,当然捉得到鱼,但是以后这里就无鱼可捉了。
师:根据这句话,思考“竭”、“泽”和“渔”三个字的意思。
生:竭——排干,泽——湖泊,渔——捕鱼
(反思:这个环节的设计,充分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试着用自己的话来解说一个成语。然后,让学生速读课文,在故事中找到能解释成语的一句话,由于目标明确、任务简单,大多数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找到了这句话。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对照句子,解释成语中单个字的意思。由于重点强调了“竭”字的写法,学生在做本单元测试卷此成语填空时没有一人写错。)
二、细读故事
师:几乎每一个成语的背后都有一个动人的历史故事。请再仔细地读一遍课文,思考这个故事讲的是什么?“竭泽而渔”的策略对于当时的晋国有什么好处?从故事的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这种策略存在的问题?
生(自己思考,然后同桌二人对以上问题展开讨论。)
教师指名学生回答。
生:这个故事讲的是春秋时期,晋国和楚国打仗。晋国用“欺诈”的战术取得了战争的胜利。但战争结束后,论功行赏,出计欺诈的大臣反在别人之下。
生:“竭泽而渔“的策略对于当时的晋国的好处就是取得了对楚国战争的胜利。
生:“竭泽而渔“的策略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一是大臣雍季的话:“欺诈这种战术偶然用一次可以帮助取胜,但以后不能再用,毕竟这不是长远之计。”二是晋文公的话:“雍季所说的,关系到百年大计;狐偃的策略,只是为了一时之利,我们怎么能认为一时之利要比百年大计重要呢?”
师:“我们怎么能认为一时之利要比百年大计重要呢?”改成陈述句怎么说?
生:我们不能认为一时之利比百年大计重要。
师:如何理解“雍季所说的,关系到百年大计;狐偃的策略,只是为了一时之利,我们怎么能认为一时之利要比百年大计重要呢?”这句话?
生:联系全篇故事,得出结论:不能只顾眼前利益,目光短浅,而应该目光长远,从长计议。
……
师小结:是啊,百年大计,是关系到每次都能取得战争的胜利,而一时之利,只能偶然用一次帮助取胜,但以后敌人就不会再上当了。
为强化学生的印象,我设计了一个十分夸张的板书:
百年大计> 一时之利
“百年大计”四个字我写得十分高大,每个字都“顶天立地”,四个字占据了大半个黑板,相比之下,“一时之利”四个字我写得十分渺小。这种文字大小的强烈对比,强烈刺激了学生的感官,学生们都情不自禁地“啊”了出来。
(反思:由于细读课文时,需要回答多层次的问题,有概括短文主要内容的,有从文章中找到原句来解答问题的,也有用自己的话来解决问题的。这就需要运用讨论的方法,来取得问题的答案。奇特的板书设计给学生以强烈的刺激,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拓展延伸
1、积累词汇
在学生说出“竭泽而渔”的内在含义——“不能只顾眼前利益,目光短浅,而应该目光长远,从长计议”之后,我引导学生调动自己的语言积累,说出“目光短浅”的近义词——有学生回答出“鼠目寸光”;“目光长远”的近义词——“高瞻远瞩”;“用兵打仗并不排除欺诈”——用成语来概括就是“兵不厌诈”。与“竭泽而渔”同意的成语还有“焚林而猎”、“杀鸡取卵”等。
2、联系课文、生活实际
引导学生回顾本组所学课文,想一想:还有什么事情也关系到长久之计,也需要长远规划?
学生自然而然想到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课文《大瀑布的葬礼》一文就形象告诉我们,不能仅为了眼前的利益,而让一个世界上最大的瀑布断流“死亡”。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还知道了教育也是“百年大计”——“十年育树,百年育人”。这次地震,许多学校的教学楼被夷为平地。国家表示,要在城区建设能抗八级地震的最好的学校,这也是“百年大计”;千万不要有建筑商为了一时之利,偷工减料,再建设豆腐渣工程“杀”人了!
(反思:这个环节一方面让学生积累了与此文相关的一些成语,另一方面让学生回顾了课本、联系了生活实际,从多方面加深了对“百年大计”的理解。)
四、质疑教材
课文中说“春秋时期,晋国和楚国在城濮(今山东濮县南)曾有一场大战。”看了这句话,我产生了质疑,山东濮县?从来没有听说过山东有这个县呀?我遍查了手中的两三本近几年出版的中国地图册,根本没有这个县。难道历史上有这个县不成?如果是历史上有,那么课文中就不应该写“今山东濮县”。
山东濮县今安在?通过查阅手头的几本书和网络资料,得知山东濮县在历史上的确存在过。如果用今天的行政区划来说,濮县旧址在今河南省濮阳市的范县境内,其代表地为濮城镇(濮阳县境内还有一个小濮城村).濮城镇在西北,旧城乡在东南。
其实古时的河南范县、山东鄄城县都属于濮阳郡、东郡或濮州。百科全书“濮县”条介绍:濮县,春秋时卫鄄邑,后魏置濮阳郡,隋置濮州.故治在濮县东二十里.明徙今治。虽然史籍多指系“山东濮县”,而山东省境内现并无“濮县”。又有文献介绍,山东濮县为现在的河南省范县(邮政编码:457500)。后来,我又询问了我校的司机刘师傅,他是老范县人,经历了濮县地名变化的,也证明了今天的范县,就是原来的濮县。
那么,《晋楚城濮之战》中的“城濮”是不是今天的范县呢?我翻查了一些历史书籍,如柏杨著的《中国人史纲》等,从书中的地图上看,城濮之战的发生地,可能是今天的山东鄄城。但由于没有经过专家确认,我也不敢确定。
但是,从教材编写者的角度而言,虽然“今山东濮县”是一个无关紧要的细节,但也应该从教材是“百年大计”的角度出发,来谨慎对待教材中的每一个知识点,以免传授给孩子错误的知识,给孩子不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