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盏一盏的灯
——我读《今天怎样做德育》
灿烂的阳光驱散了一个月来的阴霾,温暖地照射在大地的每一个角落。我的心里也暖暖的,不只因为窗外的阳光,还因为桌前摊开的这本张万祥老师编著的书——《今天怎样做德育——点评88个情景故事》。
我特别喜欢这本书的封面,一顺黄色的纸张上一个抽象的灯泡,这个简单的图案暗合了我读这本书最大的感受:用心做德育,每个老师都会成为照亮学生成长之路的一盏灯。
合上书本,在我脑海中闪亮的首先是发生在吴老师和刘老师身上的情景故事,他们在处理突发事件时另辟蹊径,打破常规,点亮了智慧之灯。
且看两个教育情景:吴老师意兴冲冲准备好一切去班里上课,竟然发现讲桌上赫然立着一块写着“吴××之灵位”的木牌;刘老师毫无防备的推开虚掩着的教室门准备精心“传道受业解惑”,却冷不丁被门上的塑料水袋浇成了落汤鸡……这时,如果我们勃然大怒、火冒三丈、暴跳如雷也许都不为过,可是,这些当事人并没有按照这常规做法去处理这件事情,吴老师说,去世的自己被同学们立牌位的敬意感动竟然起死回生来上课了,化干戈为玉帛,机智地摆脱了困境。刘老师擦擦脸上的水,神情自若地走上讲台,一句“今天是泼水节吗?”巧妙地缓和了紧张气氛。
乌申斯基说:“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青年人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可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这两位教师的智慧之举,不仅是救自己于“水深火热”中,更是给学生的心灵注入了“最有用的阳光”。
其实,学校生活中,不仅老师会遇到尴尬事,学生也同样会遇到,有时候老师费尽口舌去劝慰,但是并不能消除给孩子幼小的心灵带来的创伤。比如有小学的孩子尿裤子被老师发现,比如有男孩子公然嘲笑某个小女孩吃完食品经常舔食品袋,等等。这样棘手的问题应该怎么办?
张万祥老师在前言中说,读这本书的时候可以先看情景故事,然后自己想一想应该如何做,然后再看书中的具体做法。说实在话,我看了以上两个情景故事之后,心中一片茫然。而文中的老师都采用了引火烧身的办法,为孩子们点亮了尊重之灯。
第一个老师告诉孩子,老师小时候也尿过裤子,一下子消除了小女孩的疑虑。第二个老师告诉全班同学,自己小时候也经常舔食品袋,而且感觉回味无穷,并趁机把这火烧到全班孩子身上,孩子们纷纷表示自己都舔过食品袋。
当一个人的尴尬有了老师分担,甚至有身边更多的同学分担,在幼小的孩子心里,尴尬的事情似乎成了一种光荣,老师巧妙地引火烧身,彻底化解了小女孩的尴尬。这一切,其实是教师在自觉地尊重每一位学生,关注更多的是孩子内心的情感体验并小心翼翼地去呵护这些稚嫩的心灵。德育过程中怎样才算尊重,这两位老师的做法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
有智慧的教育启人心智,而充分给予学生信任,给学生带来心灵光辉的教育更让人感动,邱老师就是这样,抓住契机,给孩子点亮了希望之灯。
调皮大王王四坤在自己表现并不是那么优秀的情况下,竟然想让老师给自己一朵代表着荣誉的大红花,原因只是自己曾经答应过妈妈“要拿一朵大红花回去”。按理说,王四坤没有达到奖励大红花的标准,这朵花不应该让他带回去的,不然,这不是弄虚作假吗?可是,邱老师却不这样认为。他觉得这恰恰是王四坤追求进步的表现,于是他适时果断地抓住了这个教育的契机,把大红花“借”给了王四坤,并趁势激励他勇敢追求上进,老师的信任给了孩子无限的希望,最后,这孩子真的不负师望,得到了真正属于自己的大红花。
张万祥老师在书中的一则点评说得好:“教育是什么?就是给受教育者留下希望和信心!”相信邱老师给王四坤点亮的希望之灯一直会伴随孩子的一生。
在这本书里,类似这样闪烁着尊重的光芒、宽容的光芒、仁爱的光芒、机智的光芒的范例不胜枚举,他们用心做德育,用自己灵活机智的做法化解尴尬、驾驭课堂,不仅当场处理偶发事件,更注重在学生的心湖投下石子,让激荡的涟漪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留下成长的痕迹。书中的每个老师都是一盏灯,这是他们用自己的良知和责任点亮的灯,它发出的是微弱的光芒,可是这一簇簇不起眼的光芒却点燃了孩子内心的希望,给了孩子一生向上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