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名书香女人
——读《闻书香 识女人》有感
不管时代怎么变,环境怎么变,写书读书依旧是风雅的游戏。这一点,由始至终都没有变。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悟智慧人生;书香,溢眉间芳香。
——题记
拿到《闻书香 识女人》便爱不释手,喜欢作者徐坤智慧幽默的文字及犀利深刻的剖析,轻松处妙趣横生,深刻处极富哲理,尤其是《读书:隐秘的快乐》一文,勾起我对童年的回忆。
“我的三个亲爱的姑姑都在外地上山下乡……常随身带些禁书回来偷读,看不完时就藏在床铺下面和枕头底下。这个秘密被我发现后,偷她们的书读就成了我的乐趣。”“十七八岁,正是争强好胜不知疲倦的年纪。四卷本的《约翰•克里斯朵夫》两三天就读完了……然后就紧忙往下传,后面的同学正排着一长排等着。”作者用“偷着读书”和“饥饿式读书”来描述读书带给自己“隐秘的快乐和愉悦。”这让我想起我的童年时代,同为六零后的我,与徐坤相比多了些庆幸,因了母亲工作性质关系,我没事就往书店钻,一呆就是大半天,遗憾的是那时缺乏对阅读的指导和引领,阅读的书目和方式都很单一。记忆中,《江姐》、《雷锋》、《鸡毛信》、《高玉宝》、《地道战》等连环画百看不厌,稍稍上点档次的就是《红岩》和《人生》,选择《人生》责源于当时热播的广播剧,喜欢剧中的高加林。再后来,就是高中时代阅读的《第二次握手》、《简•爱》和《平凡的世界》,那时的阅读也只停留在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上,至于文字后蕴含的社会背景和文化内涵则全然不知。
“读书求学让人走得更远,既完成了地理意义上的命运迁徙,也使心灵在书籍里走遍全世界。”在作者看来,读书不但使人风雅、帮助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读书还是追求精神快乐的一种方式,是完善自我的必修课。这些亲历的读书经验,有一种带着体温的鲜活感、体验感,让读者从中悟出如何读书才能读有所获、读有所用,与书相伴成长。与书结缘纯属偶然,初为人母的我没有爱好,没有特长,为了哄小儿开心,我喜欢随手捧起一本书给孩子讲故事,由起初的《365夜童话》、《伊索寓言》到后来的《小红帽》、《卖火柴的小女孩》、《童话王国》,阅读的过程也是自我弥补和充电的过程。再后来,我跟孩子一起阅读四大名著、世界获奖小说,与孩子一起写读书随笔和心得体会,不知不觉中,家庭的书香氛围越来越浓,家人的阅读习惯得以坚持并固化。阅读,亲密了我们母子间的关系;阅读,破解了青春期遭遇更年期的尴尬。
阅读不但提升了我的育子素养,还在一篇篇名著和经典中完成了自我升华,正如作者提倡文中提倡的“读大师吟经典”,名著、经典不但可以与大师的“真我”相遇,更可能遇到更好或未来的自己。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旦夕祸福,人生在世,不如意者十有八九,心情郁闷时,我喜欢捧起一本书,将自己封闭在文字的世界里,忘掉一切不愉快;情绪高昂时,我也喜欢捧起一本书,让心灵在文字中得到浸润和沉淀。培根曾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数学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没了阅读的功利,阅读的书目也就越来越随意,名著、养生、小说、游记、散文……在阅读中体味人世间的五味杂陈,在阅读中看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方向,还有对世界、人生、社会五彩缤纷的描述,每每遨游于文字之中,让“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心灵也得到慰藉和净化。
开心时读书,快乐倍增;难过时读书,忧伤减半;空闲时读书,寂寞全无;闲暇时读书,心灵归宿——幽幽书香,红袖添香;与书相伴,心儿飞翔,十几年的坚持让我感悟到:阅读不仅仅是一种乐趣、一种享受,更多的时候是一种心灵的沐浴。“香水留不住的容颜,诗书足以让其驻足。”既然挡不住容颜的消逝,就让我们做一名书香女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