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是作文课,我用一节课评讲了作文之后,就让孩子们读课外书。因为学校新配了一套十本的名著,再加上我给儿子买的一套十二本的名著和其他课外书,基本三十本了。但班里有六十人,还有一半的孩子没有书。幸好学校发的有《中学生阅读》,将近六十本了,我就让孩子们去书柜自己挑选没有读过的。可就是这个挑选过程,让我有了思考。
《中学生阅读》是公共财产,应该人人都有权利观看,但也该人人都有义务爱护。可瞧瞧,有的没皮没尾,有的纸张烂了,为什么孩子们在看的时候,发现书的皮快掉或者某一页烂时,而不去想到应该粘一下呢?举手之劳而已,为什么传来传去却没人去做呢?是真的学习紧,没时间,还是因为不是自己的?
再一个,有的孩子一下子拿了五六本,我就在想,一节课四十五分钟,你能读五六本书?如果真的读的速度这么快,有效果吗?我认为如果真的是认真读书的孩子,一节课读一本也有点困难。孩子们为什么读不完,却要占那么多书?是单单的个性强的问题,还是心里没有别人,只有自己的问题?
还有,有孩子翻几下自己的书,就认为自己拿的书不好看,而是跑着和别人交换。我想,这些孩子为什么认为自己的书不好看?是真不好看,还是总认为别人的好?这样换来换去,能静下心来认真读书吗?读书要的是一种心境,只有沉入其中,才能读出书中文章的内容,情感,才能有自己的感悟。如果只是随便翻翻,那就失去了读书的意义了。
一节简单的读书课,看似孩子们都读的挺有滋有味的,其实,有很多看似很小,其实也不小的问题隐含其中,需要我们师生共同解决,我希望孩子们能逐步完善自己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