恍然间,我来到这个城市已有近五年时间。忆起过去,往事历历在目,原来旧时的许多情形依然是那样的明晰和深刻,依然会让今日的我感到当时的幸福或者疼痛。然而,就在这期间,对这个地方我已不再感到陌生,包括这里的街、路、树木和人们。但,不管我对这个地方有多么熟悉,我还是一个异乡之客。在我的眼中,以及我的言语和行为中,这里永远意味着不是家乡,而是异乡。
古诗里旅人的形象总是孤独惆怅的,他们行走在单调的黄土路上,伴着秋阳和落叶,抑或携着一个总也饮不尽的思乡酒壶,仰面朝天,看到一行同样漂泊的旅雁,感叹一声,潸然泪下。而过去我还以为那只是诗中所言而已。五年前,我告别父亲母亲,坐上开往异乡的列车。当列车启动的一刹那,看到窗外的景物开始移动,我意识到原来我真的可以逃离这个地方,这个有着我过多过多回忆的地方。那时的离别对我来说不是悲伤而是庆幸——我确实是在逃离,我强烈地希望抛却一切故乡的土地带给我的苦难,去一个新的地方,做一个新的开始。年轻与自负似乎总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火车缓缓地在一个新而陌生的车站停下,我踏上一片新的土地。一时,“新”成为我感受异乡的第一个字。我走在大街上,身边走过陌生的人们,商店橱窗的光亮映出我的身影。公交车上人们向外瞧看的目光,天上驶过红绿颜色的滑翔机,高空里正在游移的大朵儿白云。道旁绿叶满枝的法桐,电线上停留的一群小鸟。前方红绿灯下积聚的越来越多的车辆和行人,我的早已消失在这个喧嚣世界里的心跳。这一切构成我对这个地方的印象。
我开始喝当地的水,在街边小摊上享受小吃,同本地人打交道说话聊天,去超市里购买生活用品,乘着公交车去当地有名的景点游览。新的地方给我造成的最初陌生感开始缓缓散去,就像水蒸气从一汪水里升腾一样。
然而,记得国内一部艺术电影里面的一句台词,“生活哪能尽如人意呢,总有一些地方会出现问题的是不是?总有一些地方会出现问题的”。我以为逃离了生我养我的故乡,踏上另一片土地,日子就会总是阳光明媚的。当雨天到来,总忘带伞的我依旧会被淋得浑身湿透,狼狈不堪。异乡变得立体起来。
日子犹如一个酒罐,你总要把里面盛了酒,才感觉到它的充实和质感。立体起来的异地他乡让我感到了生活的真实和土地的沉重。我想到,原来我最初诞生的土地许多年来带给我的欢笑和苦难,并不会因为我到了另一个地方而消失掉。那些,只是换了衣装而已。我有所了悟并开始怀念起家乡,怀念起我的父亲母亲。
五年了,我以为懂得了这个地方的方言就懂得了当地的文化,以为熟悉就是融入。错,我对这个地方永远都是异客。一年前我大学毕业,在当地的一家公司供职。公司里,我的同事大都是本地人,与他们朝夕相处,作为异乡客的感觉愈加强烈。原来我以前对这个地方的了解只是浅表。这个地方同我的家乡一样深厚的文化积淀所散发出的光辉,通过我的同事(本地人)散发出来,令我感到惊奇和不可思议。同时我觉得相比他们自己仿佛就是无根的草,脚下没有丰肥土壤和坚硬的岩石,我成了一个彻彻底底的异乡之客。
在这里,我的房间是租住的,它不属于我,我对它的每一次修饰都感到这种修饰只是暂时不是长久。商店里卖的许多用于房间的修饰物,尽管我很想买来布置住的地方,但一想到终要离开,就告诉自己罢了罢了。和我的这种情形一样,我认识一个朋友,曾经去过她租住的地方(她也不是本地人)。还没进到她的房间,她就跟我解释说屋里有点乱,因为她过些日子就要搬走。进到房间之后,我看到她原来布置在房间里的物件已取下来不少了,被她小心地收在一个纸箱里。我问她什么时候搬,她说两个月后。我感到诧异。她这样跟我解释,她说她是一个很怀旧的人,她从小就害怕突然失去某些东西,就像房间里她曾精心布置的装饰物,为了在最后的时候能够不使自己睹物伤情,所以她提前将回忆打包收了起来。想到那个朋友,我看到自己,曾经却是那么决绝地离开了家乡,许久之后才感到离别的伤痛,才知道自己已经离家太久了。写到这里,我不禁觉得有些眼热。
又是一个深夜,窗外下着无息无止的绵绵秋雨。不知从何时起,或许就从今晚,我对家乡的思念开始变得愈加强烈。原来一个人并不能完全离开家乡,就像精神不可以完全脱离肉体,一旦脱离,一切就变得无所依靠,连水中的浮萍都不如。再过些时日就是中秋,我想是时候该回家了。
异乡客,活在异乡的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