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时评:加快构建技术技能积累的集聚地
国家公务员考试热点时评:加快构建技术技能积累的集聚地近期,教育部颁布了《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
国家公务员考试热点时评:加快构建技术技能积累的集聚地
近期,教育部颁布了《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旨在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服务“中国制造2025”的能力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行动计划》中首次明确提出将高职院校打造成技术技能积累的重要资源集聚地,而这也是首次明确高等职业教育在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建设中的功能定位。
纵观我国技术转移体系建立的进程,大致经历了三次重大的实践探索过程。一是1989年开始的高新技术开发区计划。二是《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和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的发布,标志着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种子计划”正式启动。三是2014年出台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旨在通过产教融合,加快先进技术转化和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国家技术转移体系的建设和完善。
科学是第一生产力,但技术、技能才是生产力的实现方式。科学无国界,技术有壁垒,很多时候,技术的重要性是要高于科学的。技术应需求而生,关乎人的生活质量、社会发展和国家强盛,而技能则是作为个体的人完成某项任务的操作活动方式和心智活动方式,是能力表现的手段。高职院校构建技术技能积累集聚中心的目标制定,既在客观上要求高等院校承担起科学成果转化为应用型技术的“中转站”作用,也在个体层面要求重视学生的技能培养,为“中国制造2025”规划中提出的制造强国培育合格的“大国工匠”。而这两者也共同构成了高职院校在国家技术转移体系中的角色定位。
促进技术技能回归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已经成为世界诸多创新强国的共识。美国在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后开始实施再工业化战略和重振制造业战略,提出要打造世界一流的劳动力。德国则以“工业4.0”的前瞻规划继续支撑其强大的实体工业,创造严谨的技术技能人才成长环境。
在现阶段,加快把高职院校构建为技术技能积累的集聚中心,首先需要推进专业对接产业,夯实高职院校技术技能积累的基础。结合区域经济发展实际,重点强化学科服务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等相关“中国制造2025”产业的支持。
其次,需要深化校企合作,丰富高职院校技术技能积累的实践形式。加快构建学校、行业、企业多方联动,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深度合作的“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积极探索以现代学徒制培养为主的特色学院的校企共同培养模式;引导国有大中型企业、省级以上行业协会、科研机构、高等职业院校等,围绕区域经济和行业企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牵头组建各类职业教育集团,发挥职业教育集团在促进技术技能积累中的重要作用。
最后,还要注重文化传承与创新,强化高职院校技术技能积累的底蕴。“中国制造2025”目标实现不仅需要大批技术过硬的工匠和技术工人,更需要大国工匠精神的培育和传承。有文化、有深度的技术技能积累才会更有生命力。高职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要把“推进技术技能积累”和“发挥文化育人作用”有机融合起来,在实践和文化传承中,切实将高职院校建设成技术技能积累的集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