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时评:关注“两千元巨款”背后的诉求
国家公务员考试热点时评:关注“两千元巨款”背后的诉求“上世纪70年代的两千元跟现在的两千
国家公务员考试热点时评:关注“两千元巨款”背后的诉求
“上世纪70年代的两千元跟现在的两千元,这两者之间的差距太大,我真的无法接受。”已经退休的高女士发现当年有一笔巨额工资单位没有发放,过了近四十年,单位只同意按照原来的金额补发给她。
显然,双方疏忽导致四十年前的工资至今未领。作为医护人员的高女士因公出国,没有交待家人按月到医院代领工资。就当时的条件而言,高女士的家人按月帮她到医院领工资,是最好的方式。而作为医院,应及时提醒联系高女士的家人来领工资,或服务上门,将工资送到高女士直系亲属手中。对因物价指数上升而导致的迟发工资纠纷,或协商,或诉讼,因责任是双方的,解决这一纠纷并不难。
倒是高女士的一句“四十年前的两千元是一笔巨款”引发共鸣,值得关注。几年前,有全国两会代表到北京市场搞调研,发现用10元可买到21个鸡蛋、或5根黄瓜、或3个苹果、或5张地铁票、或7个番茄,引发了各地晒物价的热潮。有网民晒出七十年代10元钱能买到20斤菜心、近100斤大米、11本书等等。还有网民算出惊人结果,说60年代末的最低工资36元,一场电影的学生票是5分,现在的一场电影的学生票最低30元,是600倍。以此类推,现在的21600元工资才能抵60年代末的工资36元。
在七十年代,高女士的“两千元巨款”,多养几个娃不在话下。可如今,二胎政策出台后,引发网上多生一个孩要付出多少成本的热议。有人算下来,孩子就算上学不留级,不择校,不上辅导班,不社交,保持一般的生活水平,一个家庭把孩子拉扯到24岁最起码要付出56.7万。于是,不少想要二胎的妈妈惊呼:“养不起!不敢生了!”尽管这些算法值得商榷,“2000元巨款”毕竟是物质匮乏年代的标志,但九斤老太般怀想“购买力变迁史”,折射出人们对当下收支比的困惑与增加收入的诉求。
不仅如此,从基尼系数专业数据的角度看,国民收入分配差距偏大。人社部劳动工资研究所发布的《中国薪酬报告》显示:2011年,2032家上市公司中高管平均薪酬为47.1万元,职工平均薪酬为8.2万元,相差5.74倍;其中相差最大的竟然达到112.77倍。如果再跟低收入群体的薪酬相比,差距更为惊人。就像高女士一样,在七十年代几十元钱的工资能养活全家。那时,干部、教师、医生、职员的工资都很低,而重体力劳动者要高一些,因此人们觉得收入比较合理,几乎没有攀比心态。
高女士不满补发四十年前工资是一面镜子,映照出当下民众对收入分配的关切。“十三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坚持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持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规范初次分配,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锅里有,碗里才有。”破解收入分配难题,要靠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更要靠改革与发展。如果住房、医疗、教育以及养老等不再成为压趴骆驼的稻草,老百姓不缺钱、敢花钱,那么,“两千元巨款”就不会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怀旧情结。
申论部分不仅要多关注社会热点,更重要的是勤动笔练习,并使用适当的教材提升自己,《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标准教材》(查看教材详情)申论部分主要提供对申论的全面认识、提升申论应试能力、申论的应用文写作以及相应真题演练,能够助备考者一臂之力,切实增加申论科目分数。